以社区服务项目为例探索社区服务机制的建立

以社区服务项目为例探索社区服务机制的建立

ID:46273938

大小:453.52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11-22

以社区服务项目为例探索社区服务机制的建立_第1页
以社区服务项目为例探索社区服务机制的建立_第2页
以社区服务项目为例探索社区服务机制的建立_第3页
资源描述:

《以社区服务项目为例探索社区服务机制的建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总第618期管理观察2016年7月第19期ManagementObserver上旬出版以社区服务项目为例探索社区服务机制的建立张银华(四川工商学院人文学院,四川成都611745)摘要: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加快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因此,本文以两个社区服务项目为例,探索在社会工作介入社区服务的过程中,建立各种机制的有效方法、途径和模式,包括社区居民需求评估机制、社区居民个性化服务机制和社区居民自治机制。关键词:社区服务需求评估居民自治机制建立社区儿童心理健康干预和中年妇女形象塑造是2013项目的主要内容是采用现代儿童社会工作方法

2、和机制在年国家级大学生创新训练立项项目,项目运用社会工作儿童早期教育中及时纠正行为认知偏差,以“社区+社专业知识和方法,针对儿童和中年妇女群体设计组织了工+家庭”的模式,对儿童以及社区和家庭的心理健康一系列有效的活动,在社区服务机制建立方面进行了有教育模式加以探索。从而达到把儿童在不同的年龄段存效的探索。在的潜在性问题去除掉,使儿童能不断发现、体验、感中年妇女形象塑造项目针对现今妇女心理健康水平受并珍惜平凡生活中的美好,形成健康人格。明显低于全国常模(P<0.01)的9个因子(即躯体化、这两项活动以服务群众、提高城市居民生活质量为强迫症状、人际关系

3、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目的,探索建立覆盖不同层次、满足多元需求的社区服偏执、精神病性)的状况,积极引进和发展专业妇女社务体系,促进社区居民对社区活动的融入,打造个性化会工作,选取了中年妇女问题比较突出、社会分层比较的社区服务体系,逐步形成以公众需求为导向的社区服合理的四川省成都市郫县花篱社区,重点实施以“中年务运作机制。同时还力争通过形式丰富多样的活动构建妇女为本”的全女性小组工作。在专业社会工作理念和多样化、个性化的社区服务体系。项目还通过对老年、理论指导下,以社区中年妇女为服务对象,在充分了解妇女、儿童、青少年等群体提供个性化的服务,以

4、改善和确定社区妇女的需要及相关问题的基础上,通过发动社区居民生活状况,提高社区居民生活水平和幸福指数,和组织社区妇女参与小组活动,利用社区内外资源,有增强社区居民的归属感,促进和谐社区的建设。在此基计划、有步骤地解决社区范围内与中年妇女生理、心理础上,项目还将尝试构建居民自治体系,探讨社区居民健康有关的问题,同时,通过这些活动积极培养社区的自治的长效机制。妇女领袖、妇女的互助精神和民主参与能力,从而推动整个社区的中年妇女整体形象塑造活动。一、探索社区居民需求评估机制社区儿童心理健康干预项目针对日益突出的儿童问题(包括心理复杂、厌学、脾气暴躁、情绪障

5、碍、自闭对相关社区进行实地调研,采用问卷调查、深度访谈、症、多动症、性早熟等方面),希望通过强化社区、家观察法等了解不同群体的社区居民对社区服务的不同需庭及第三方机构的心理健康教育,创新现代儿童社会工求,并对调研数据进行科学合理的统计分析,探索建立作方法和引进社工人才队伍来及时有效地解决儿童问题。居民需求评估机制。作者简介:张银华(1976-),女,四川汉源人,四川大学管理学学士,法学硕士,四川工商学院社会工作专业讲师,研究方向:应用社会学、社区治理、社区服务等。·44·中国公共管理通过调研分析发现,对居民的需求评估非常复杂。社会服务领域的人才构成

6、,其存在就是为贯彻落实国家现实中居民群体结构复杂多样,年龄层次跨度极大(从政策,将各种福利和服务落实到居民身上。社会组织的几岁的儿童到近百岁的老人),群体构成方式众多(有另一个作用是在政府和居民中间建起了一座桥梁,使上以共同兴趣爱好结成的群体,有以共同利益诉求结成的层政策可以下达,下层民意可以有序上传。因此,无论群体,有以个体特征相近结成的群体等),个体发展层从哪方面来说,社会组织从事社会服务都具有非常大的次参差不齐,这些问题导致调查无法在短期内建立起一优势。现阶段国家和地方出台的相关举措,有力地促进致的、普适的需求评估标准。且有些潜在的需求非常隐

7、秘,了社会组织的发展。如果不是充分接触各方并加以深入了解,很难发现这些尽管有政策支持社会组织的发展,但在调查中发现,需求的存在。如在对簇桥小学的深度访谈中,就发现学社会组织的发展也存在一些制约性问题。本项目的各调校在不合作的家长面前,对孩子的教育束手无策。儿童研活动实施都与相关社会组织进行了合作,在合作中发的心理健康不仅仅是学校的责任,仅靠学校教育无法保现,这些社会组织的成员基本上是非社工专业人员,他证儿童的身心健康,学校教育需要与家庭教育密切配合。们不仅来自外专业,同时有很多是其他行业转过来的,但现实是很多家长把孩子扔进学校就不管了,认为学校在专

8、业性方面明显不足。这样的班底在策划具体服务时在孩子教育方面是专业机构,理所当然承担起孩子的全就会出现简单重复的问题,连一相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