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移因子联合抗结核药治疗初治菌阳肺结核疗效观察

转移因子联合抗结核药治疗初治菌阳肺结核疗效观察

ID:46275977

大小:64.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1-22

转移因子联合抗结核药治疗初治菌阳肺结核疗效观察_第1页
转移因子联合抗结核药治疗初治菌阳肺结核疗效观察_第2页
转移因子联合抗结核药治疗初治菌阳肺结核疗效观察_第3页
转移因子联合抗结核药治疗初治菌阳肺结核疗效观察_第4页
资源描述:

《转移因子联合抗结核药治疗初治菌阳肺结核疗效观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转移因子联合抗结核药治疗初治菌阳肺结核疗效观察【摘要】目的探讨转移因子联合抗结核药治疗初治菌阳肺结核的疗效。方法将70例初治菌阳肺结核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两组均采用2HRZE/4HR方案,治疗组在2HRZE/4HR方案治疗基础上加用转移因子。结果治疗组在痰菌阴转率、病灶吸收、空洞闭合等方面,均较対照组有明显改善(P〈0.01,P<0.05)o结论:转移因子联合抗结核药治疗初治菌阳肺结核提高临床治疗效果确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关键词】转移因子;结核,肺;联合用约转移因子是一类小分子可透析物质,可以将供者的细胞免疫功能

2、转移给受者,使受者得到细胞免疫功能,具冇转移和扩大细胞免疫力的功能。对肺结核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现将转移因子联合抗结核药治疗初治菌阳肺结核的临床疗效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初治菌阳肺结核患者共70例,均符合2001年屮华医学会结核病学分会发布的《结核病诊断和治疗指南》以及200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颁布的行业标准《肺结核诊断标准WS288-2008》[1],其中男31例,女39例,年龄21〜59岁,平均(39.56±11.68)岁,体重>40kg0排除标准:①有严重心、肝、肾及血液系统疾病的患者;②糖尿病和高血压患者;③嗜酒

3、、吸毒者;④合并肺外结核患者。⑤合并呼吸衰竭、气胸或者出现大咯血的患者。⑥笏物过敏者和孕期妇女。临床症状:低热51例、盗汗34例、咳嗽64例、咳痰55例、咯血或者出现血痰者35例,所冇患者均伴冇不同程度的胸痛。1.2方法将70例初治菌阳肺结核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男16例,女19例,平均(38.63±10.37)岁;治疗方法常规采用2IIRZE/4IIR方案[2],II:异烟脐,R:利福平,Z:毗嗪酰胺,E:乙胺丁醇。前2个月(强化期)给予用异烟月井、利福平、毗嗪酰胺、乙胺丁醇,1次/d,后4个月继续给予异烟耕

4、和利福平治疗,1次/d。治疗组:男15例,女20例,平均年龄(39.98±12.67)岁,治疗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加用转移因子口服液,1次/d,10ml/次,治疗6个月。所有患者均在治疗的前3个月每半个月对患者的肝功能进行检测,疑似肝损害的患者要加强肝功检测频率,每周进行一次,以防止药物性肝损害的发生。治疗期间嘱患者忌生冷、辛辣饮食,禁烟酒。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o1.3疗效判定标准痰菌阴转:治疗期间,每月末连续进行3次痰涂片检查,结果为阴性不再复阳为标准。病灶变化:病变吸收1/2以上者为显效吸收

5、;吸收不足1/2者为吸收;病变无改变为无效;病情加重为恶化。好转二显效吸收+吸收。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3.0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釆用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2.1两组阴转率比较见表12.2两组患者胸片病灶变化见表22.3两组空洞变化情况治疗前治疗组伴有肺部空洞患者28例,经6个月治疗后闭合25例,缩小2例,对照组伴肺部空洞患者29例,经6个月治疗后,闭合23例,缩小4例。2.4两组不良反应情况治疗组肝功能异常4例,胃肠道反应3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7/35),

6、对照组肝功能异常6例,胃肠道反应10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5.7%(16/35)o组间比较,aP〈0・05。3讨论转移因子是细胞免疫调节剂的一种,患者口服转移因子后,不会被胃蛋白酶和胃酸等分解和破坏,通过上消化道系统的吸收,在血液系统中可滞留24h以上,其药物作用的发挥渗透到机体免疫系统的多个环节。转移因子对机体免疫状态的调节呈特异性或非特异性,使患者的细胞免疫反应得到增强,对骨髓造血功能也有促进作用。转移因子之所以可以使机体免疫系统紊乱现象得以纠正,是因为其对机体免疫系统具有特殊性的双向调节药理作用,从而达到对疾病的治疗目的。临床实验

7、也已证明[3],转移因子可以有效改善免疫系统功能。本研究表明,治疗组患者在痰菌阴转、病灶吸收、空洞闭合均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这说明了转移因子可以通过提高患者的机体免疫力对病情的恢复有促进的作用,提高临床治疗效果确切,而且临床应用过程中安全性高,患者用药方便,易于接受,是一种有效的免疫调节药物,值得临床推广使用。参考文献[1]中华医学会结核病学分会•结核病诊断和治疗指南•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1,24(2):70-74.[2]中华医学会结核病科学会•肺结核化学疗法•中华结核和呼吸系疾病杂志,1982,6(5):381-384.[3]林

8、科•转移因子胶囊对CTX所致小鼠免疫低下的影响•泰山医学院学报,2009,8(6):108-111.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