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0度绩效技术在高校专业评教中的运用策略

360度绩效技术在高校专业评教中的运用策略

ID:46279598

大小:67.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11-22

360度绩效技术在高校专业评教中的运用策略_第1页
360度绩效技术在高校专业评教中的运用策略_第2页
360度绩效技术在高校专业评教中的运用策略_第3页
360度绩效技术在高校专业评教中的运用策略_第4页
360度绩效技术在高校专业评教中的运用策略_第5页
资源描述:

《360度绩效技术在高校专业评教中的运用策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360度绩效技术在高校专业评教中的运用策略摘要:高校专业教学评价运用360度绩效技术,目的在于通过将学生评价、同事评价与自我评价三者加以联合,促使教学管理以一对一的方式反馈专业教师的评价结果,便于专业教师通过差距反馈来调整自我行动。为了说明360度绩效评价的运作机制,构建了360绩效评价模型并加以阐释,在高校专业教学中验证了其操作过程。关键词:360度绩效技术;自我评价;高校;专业;教学评价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9255(2013)04-0056-05一、360度绩效管理方法在高校专业教学

2、中应用的必要性教学是一种有意识的规范性活动,是教师引导学生进行的一种有目的的学习活动。它既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门科学。我国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目标是用先进的教学理念武装教师,灵活发展自我运用教学理论的能力,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教学技能。本文所讨论的教学指的是高校教师和学生为达成特定的教学目标而共同参与的计划性活动,涵盖了师牛关系、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环境等儿个方面的内容。20世纪以来,教学理论迅速发展,基于行为主义的教育理论以其“刺激一一反应”假设占据了主导地位,随后又相继产生了情感教学理论和认知教学理论,近几年

3、发展的人本主义教学观倡导“非指导性教学”,强调学生的独特性及教师对学生的态度,重视学生自主发展的心理需求,侧重为学习者创造良好环境,以达到学生自我实现的境界。[1]这些理论始终以“教学”为研究对象,致力于探明教学的规律,揭示教学活动屮教师的冇效行为。如何才是“有效”?教学评价体系的优化与完善显得日益的重耍。教学评价的目标是为了使教育活动达到合目的性和规律性的统一,旨在发现、证实、创造和享用教育的价值,是教育活动的一种价值判断。传统教学遵循着“课程一一教学一一评价”的线性关系,很多情况下,评价外在于教学,高校的督导专门实施

4、教学评价,大多通过一节课来判断该教师的教学效果。很多高校对每年一次的教学优秀评奖成为利益追逐的对象,而不是提高整体教学的得力工具,存在一种舍本逐末的不良倾向[2],导致教学和评价处于相互分离的状态,教学评价轰轰烈烈,却与追求的教育价值渐行渐远。我国高校教师教学评价主要是在政府的政策文件推动下进行的,冇关研究和实践的历史并不长,通常带有浓厚的“管理主义”倾向,缺乏对教学过程本身关注,教师也缺乏自觉意识。对高校专业课教师的评价不仅要关注教育情境中的教学行为、教学技能、教学态度,更要在“怎样改进教师的教学行为”方面下大气力,要

5、注重教学价值深层面的动因,注重教学活动屮的主体性发展。为了克服评价与教学相分离的现状,本文试图将360度绩效评价方法中的自我评价引到教学评价实践中来,以期对专业教师的教学评价方法做进一步的探讨。高校专业教学运用360度绩效评价的过程中,如使用范围、是否作为薪酬设计依据、评价结构耍素差异、评分一致性、实施成木等争论较多,最重要的是360度反馈评价是否真止改善专业课教师的行为。360度绩效管理技术建立在两个假设基础之上:(1)从多个角度观察专业课教师,评价结果应冇较高的信度和效度;(2)专业课教师自我意识增强的过程伴随着行为

6、和观念的改变,行为因自我意识的改变而改变。[3]360度绩效管理强调专业课教师要从中发现口我,不断调整自我。高校专业教学恰恰是针对改善专业课教师的行为而实施360度绩效管理方案。高校专业教学运用360度绩效技术冃的在于打破由管理者评定专业课教师的惯例,提高评价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让学牛和同事等都参与评价,并通过一对一的方式反馈评价结果,避免不恰当反馈所造成的负效应。360度绩效技术最重要的就是通过提供反馈使专业课教师获得多方面、准确的反馈信息,以改进教学方法,并藉此发现和培养教学带头人和教学骨干,为教师聘任与职称评聘等提供

7、依据。二、自我评价在高校专业教学360度绩效管理方法中的应用山于360度绩效管理技术侧重于评价角度的多元化,专业课教师的工作绩效因不同的观察视角、不同的评价标准、不同的偏好也就会产生不同评价值,因而存在管理者(同事)、学生、专业课教师自己之间的评价一致性问题。通过大量的情景模拟和现场试验,我们发现,管理者评价与同事评价之间的一致性较高,而自我评价与管理者评价、同事评价、学生评价的一致性较低。在评价指标的评价方面,胜任特征的评价一致性较高,而不易观察的认知变量评价一致性较低。试验说明,自我评价与大多数评价的偏离较大,运用3

8、60度绩效管理技术就是重点考虑自我评价因素,认真考虑自我评价因素,充分挖掘潜在的自我意识和观念。自我一致性理论是认知评价理论的最新成果,它探讨核心价值与追求目标的一致性程度。如果核心价值或者内在的兴趣是其追求目标的理由,那么它有比较大的可能性实现目标。1955年,P.H•坦南包姆(P.H.Tennenboum)和C.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