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率市场化改革对存款利率定价的影响——基于微观市场模型的分析

利率市场化改革对存款利率定价的影响——基于微观市场模型的分析

ID:46281708

大小:1.29 MB

页数:3页

时间:2019-11-22

利率市场化改革对存款利率定价的影响——基于微观市场模型的分析_第1页
利率市场化改革对存款利率定价的影响——基于微观市场模型的分析_第2页
利率市场化改革对存款利率定价的影响——基于微观市场模型的分析_第3页
资源描述:

《利率市场化改革对存款利率定价的影响——基于微观市场模型的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利率市场化改革对存款利率定价的影响——基于微观市场模型的分析口朱孟楠赵茜王宇光(厦门大学经济学院,福建厦门361005)[摘要]从微观个体的行为模式出发,可知在利润最大化和利润平滑的驱动下,大型银行和中小银行在利率市场化后会有不同的定价策略,市场的自我调节将促使银行业最终转入所有银行按市场地位和实体经济约束定价的成熟阶段。[关键词]利率市场化;存款利率;银行业结构[中图分类号]F830.4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154(2014)05—0001—03一、引言利率市场化一直是我国金融改

2、革的重要议题之一。参考马胜杰’1o的定义,利率市场化指金融交易主体享有自主决定利率的权利,利率在数量结构、期限结构和风险结构等方面均由市场自发选择,政府仅享有间接影响利率的权利。作为经营货币信用业务的特殊企业,利率定价权不仅是商业银行的一项基本权利,更是其设计经营战略、拓展市场空间的关键。因此,利率市场化将引导银行的竞争方式由非价格竞争,转变为价格竞争,从而使得科学合理的定价能力成为银行获取竞争优势的一项关键因素。虽然我国自1996年就开始推进利率市场化的改革进程,但关于利率市场化的研究却多集中于利率

3、市场化的思路、进程和国际经验比较等宏观层面,较少涉及银行自主定价方面的研究。直到2012年我国加快利率市场化进程之后,才开始有学者关注商业银行利率定价这一问题。张宗益等’2o就研究了商业银行的价格竞争同其风险之间的关系,张桥云和王宁’3o也针对影响我国商业银行存款利率浮动幅度的因素进行了研究。然而,这些研究大部分是基于当前利率管制状态下的数据进行的实证分析,并没有从利率市场化后银行的行为特点进行分析,因而存在着一定的局限。从目前的情况来看,部分银行已经在采用一些变通的办法变相提高存款利率,特别是很多中

4、小银行,通过大量使用存款锁定以及提前返现等方法高息揽储,在一定范围内实现了利率的自主定价。这不仅反映了处于资源劣势地位的中小银行对于利率自主定价的迫切诉求,也意味着不同规模的商业银行在利[基金项目]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课题攻关项目(12JZD027)率市场化过程中的自主定价行为存在诸多差异。本文计划通过构建利率决定方程,从个体行为出发,研究银行利率市场化后不同类型银行间定价行为和存款利率的差别。由于利率市场化涉及银行体系开放、金融市场一体化、监管改革以及汇率开放等多方面问题,因而从微观层面进行分析,

5、不仅可以有效地探究利率市场化对银行的影响差异,还能从一个崭新的角度为利率市场化提供分析思路,从而为推动利率市场化的进程提供政策建议。本文的创新在于,通过分析我国利率市场化的外部条件并建立银行的行为模型,探讨利率市场化对我国银行的差别影响,进而得出了相关结论和政策启示。二、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一)利率市场化的外部环境分析周冰’4o对利率市场化的跨国比较研究表明,利率市场化改革通常会选取经济相对平稳而不是动荡的时期进行。较早的研究,如闫素仙’5o也指出,利率市场化必须要有宏观经济环境的配合。因此,在进行利

6、率市场化的分析时,应假设外部宏观经济环境处于平稳时期,因此,本文做出如下假设:假设1:利率市场化后时期的宏观经济、政治环境相对平稳,经济处于相对宽松、繁荣的周期,资产收益率的波动不涉及系统性风险因素。假设1意味着各经济变量不会有太大波动,这有助于排除噪声因素的影响。江春和刘春华’6o对典型发展中国家的实证研究指出,产权制度、金融监管、竞争机制等都会对利率市场化改革产生影响,在宏观经济不稳定时这种影响就更为显著,因而宏观经济2014年第5期lI的稳定对于利率市场化有着重要作用。而在对外部宏观经济环境作出

7、假设后,还应考虑银行业的行业环境。鉴于我国银行主要经营存贷业务,因此应对可贷资金市场的供需状况做出假设。由于我国经济仍处于高速发展的时期,因而可贷资金的需求异常旺盛。实际上,各地“钱荒”频发,大量企业因融资难倒闭,正反映了我国企业旺盛的融资需求,而民间金融利率的持续高企,各种融资工具的不断创新,也表明企业对于可贷资金的需求居高不下。由此,本文做出如下假设:假设2:在任一利率水平上,可贷资金的需求曲线均为水平线。值得注意的是,在中国目前存在信贷上限的情况下,上述假设不可能同时成立。但利率市场化后,政府的

8、调控应更多地体现为政策工具的运用,不应进行过多的行政限制和行政干预。因此,考虑没有信贷限额的市场环境来分析利率市场化是十分必要的。但为了能够有效地防范市场风险,政府也应该保留诸如存贷比限制这类的调控工具。对此,本文做出如下假设:假设3:银行的经营受到存贷比的限制,但没有信贷限额对银行进行管制。假设3使得假设1和假设2并存成为可能,同时也通过保留存贷比限制这一工具,贴近了中国的现实情况。而在存贷业务之外,利率市场化后,中间业务也将成为银行利润的一个重要增长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