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收流失类型及其治理对策[文献综述]

税收流失类型及其治理对策[文献综述]

ID:462894

大小:57.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7-08-05

税收流失类型及其治理对策[文献综述]_第1页
税收流失类型及其治理对策[文献综述]_第2页
税收流失类型及其治理对策[文献综述]_第3页
税收流失类型及其治理对策[文献综述]_第4页
税收流失类型及其治理对策[文献综述]_第5页
资源描述:

《税收流失类型及其治理对策[文献综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文献综述(20__届)税收流失类型及其治理对策税收是组织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形式,是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杠杆。当前我国税收收入流失十分严重,每年税收流失额至少在4000亿元左右。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近年税收流失规模还在扩大,7直接导致国家财政收入的减少,而且严重干扰了正常的税收工作和社会经济秩序,对国民经济稳定增长和社会和谐产生极大危害,这将会成为严重阻碍我国进一步改革和发展的重大障碍。国内外学者对于税收流失及相关的治理措施的研究已取得了相当多的成果对税收流失的概念、形式、现状和产生税收流失的因素进行分析,提出了相关的治理税收流失的措施,将为

2、我国现在的税收流失做好有效的防范及治理措施,以减少我国的税收流失。1税收流失的理论界定目前,国内外对税收流失还没有形成统一的界定。国外大部分学者都认为:税收流失是纳税人违背政府立法意图而导致税收收入难以按预期入库的行为。即纳税人采用非法手段或虽然合法但却违背税法精神的手段来减轻法定纳税义务,造成实际征收入库的税收收入少于按照税法规定的标准征收的税收收入的各种现象和行为,主要包括偷税、逃税、避税等。而我国的大部分学者将税收流失分为狭义和广义两个层次,如我国著名学者梁朋(2000)在其《税收流失经济分析》中认为,狭义的税收流失是指各类税收行为主体

3、,以违反现行税法或违背现行税法的立法精神的手段,导致实际征收入库的税收收入少于按照法律规定的标准计算的应征税额的各种现象和行为,狭义层次和国外的概念大致相近。而广义的界定将在未实现其用途之前的耗损和散失都应看作是税收流失。所以可将其定义为:税收流失是指在现行税收法律制度下,应该征收入库但没有征收入库或没有及时征收而散失的税收收入以及已经征收入库但尚未发挥效用而耗损的税收。2税收流失的影响分析在税收流失的研究方面,税收流失问题影响着其他经济问题如:劳动就业、资源配置、公平分配等,以及税收流失对国民经济各方面的影响。Isachcen和Strom(

4、1980)在论文(TheHiddenEconomy:TheLaborMarketandTaxEvasion),Covell(1985)在论文(TaxEvasionwithLaborIncome)中都分别考察了税收流失引起与劳动力供给的问题的变化。梁朋(2000)在《税收流失分析》一书中详细地分析了税收流失对财政收入、劳动力就业、资源配置、收入再分配和宏观调控等国民经济诸多方面的影响,对国民经济稳定增长和社会和谐产生极大危害。贾绍华(2002)7在《中国税收流失问题研究》中也谈到了税收流失的效应分析,他认为税收流失首先会影响国家的宏观调控能力,

5、危害资源合理配置,导致国家财政困难加重;其次税收流失会导致纳税人之间的税负转嫁和税收不公平;然后税收流失会严重损害国家税收法律法规的尊严和权威性,破坏国家的税收征管秩序和税收行政执法活动,严重侵蚀税收基础。3国内外学者对税收流失问题的研究综述3.1国外研究综述国外学者对税收流失问题的研究,基本上是开始于上个世纪70年代,对于税收流失问题的研究主要是从偷逃税上入手,并将其作为重点研究的对象,研究已经颇有成果。最早研究逃税的理论模型是由Allingham和Sandmo(1972)建立的,即《所得税偷逃析》,研究的重点是高税率是否会导致更高或更低程

6、度的遵从。《所得税偷逃:一种理论分析》以“纳税人都是理性人”的假设基础上建立了预期效用最大化模型即A—S模型,该模型分析了纳税人如何在税率、被查获概率和罚款率的影响下,做出是如实申报纳税还是低申报所得逃税,以及低报多少所得的选择。为此,纳税人一方面通过隐瞒收入以增大效用,另一方面又必须承担由于被处罚而引起的效用损失,因此纳税人应合理地申报收入以达到预期效用最大化。Yitzhaki(1974)对A-S模型作了重要改进,对A-S模型作了修改,将逃税额作为罚款的依据,从而得出A-S-Y模型,并认为逃税额与税率负相关。在A-S-Y模型中,收入是外生给

7、定量。对此模型进行扩展,考虑劳动供给和逃税决策之间的相互作用,使收入变为内生给定量从而得到内生收入逃税模型。Srniivasan.T.N.(1973)又在其基础上创造了预期所得最大法模型。该模型对有关避税、税收成本问题、税式支出问题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并出现了与偷逃税问题相结合来进行研究的趋势。塞勒登年首次引入逃避税这一概念,把避税与偷逃税两个概念合二为一,将避税和偷逃税问题结合起来进行研究,对有关避税问题、税收成本问题、税式支出问题的研究也得到了相应的发展,并出现了与偷逃税问题研究相结合的趋势。HenkElffers,DickJ(1997)认

8、为在税制设计时有意提高预扣税款可以提高税收遵从,因为人们往往将获得税款返还视为一种获得,而将补缴税款视为一种损失。Erard和Feinstein(1994)7在模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