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张锡纯应用牛蒡子探要

[经典]张锡纯应用牛蒡子探要

ID:46290338

大小:64.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11-22

[经典]张锡纯应用牛蒡子探要_第1页
[经典]张锡纯应用牛蒡子探要_第2页
[经典]张锡纯应用牛蒡子探要_第3页
[经典]张锡纯应用牛蒡子探要_第4页
[经典]张锡纯应用牛蒡子探要_第5页
资源描述:

《[经典]张锡纯应用牛蒡子探要》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经典]张锡纯应用牛茅子探要张锡纯应用牛旁子探要【摘要】清朝名医张锡纯应用牛茅子颇有特点。一是应用独具特色:疏邪透热治外感;润肺利肺以止咳;祛痰、降气以平喘;淸热解毒治肺痈;降胃气以止吐虬润肠通便以治痢;通利小便以治淋。二是配伍精妙:与山药、白芍、半夏、代赭石等药配伍精当,值得研究学习。❷【关键词】用药特点;牛茅子;张锡纯张锡纯为清末民初医学家,学贯中西,苴著作《医学衷中参西录》是一部实践性很强的医学巨著。载录了临证实践所得,创制了不少疗效很好的方剂。其用药颇具特色,如对代赭石、山药、石膏、山茱萸等药的应用为大家所称道,余仔细研读其书,发现医家用牛旁子亦有独到之处,其自制方中含牛茅子

2、的方剂共18首,分析其在功用、配伍方面的特点如下。❷1功用特点❷1.1疏邪透热治外感牛茅子味辛,具有疏散风热作用和透疹作用,临证常用于治疗风热表证、温病初起、麻疹。《本草求真九“牛旁子味辛且苦,既能降气下行,复能散风除热,是以感受风热邪毒而面目浮肿、咳嗽痰壅、咽间肿痛……无不因此表解里清”O张氏治温病的犹龙汤屮,利用牛茅子透散特性,配伍蝉蜕,既解表又透里热,治胸中素蕴实热,又受外感,内热为外感所朿,不能发泄。时觉烦燥、或喘、或胸胃疼,其脉洪滑而长者;张氏创制的从龙汤,用治“外感痰喘,服小青龙汤,病未全愈,或愈而复发者……再服原方不效者,自拟此汤后,凡遇此等证,服小青龙汤一、二剂即愈者

3、,继服从龙汤一剂,必不再发。未全愈者,服从龙汤一剂或两剂,必然全愈”。该方利用牛茅子通利透散作用,一方面疏邪透表、化痰平喘,另一方面,又可防龙骨、牡蛎之涩滞,使龙骨、牡蛎敛正气不敛邪气,发挥其治痰的作用(张盛赞方中龙骨、牡蛎的作用,谓两者相配,为治痰之神品。余认为牛茅在方中起到了有很好的佐制作用,功不可没)。❷1.2润肺利肺以止咳牛勞子归肺经,善治肺系疾病。张锡纯认为牛勞子体滑气香,能润肺利肺、止咳,在资生汤、醴泉饮、参麦汤、沃雪汤诸阴虚劳热方中,均配有牛勞子,在治阴虚外感的加味越婢加半夏汤中也配有牛莠子,在这些方剂中,张氏利用牛旁子的润肺作用,配伍山药、玄参,或配麦冬等共奏养阴润肺

4、、止咳作用。张称“牛茅了与山药并用最善止嗽”、牛旁子与山药、玄参并用,“为养肺止嗽Z要品”,“牛勞了与山药、玄参、麦冬治劳嗽”O张氏如此称颂牛劳了的润肺作用,这在历代医家中是较少见的。❷1.3祛痰、降气以平喘牛莠了药性苦寒降泄,能消痰涎、降逆以平喘,在从龙汤、加味越婢加半夏汤中均有祛痰作用。张氏认为牛茅子又能“使逆气转而下行、即能引药力速于下达也”,具有平喘Z功,如在治阴虚不纳气的薯濒纳气汤中,牛劳子配苏子降逆平喘;在滋培汤中,牛旁子配赭石、陈皮清痰、降胃气平喘,张认为“胃气宜息息下行,有时不下行转上逆,并迫肺气亦上逆即可作喘”,牛旁子能祛痰平喘,降肺气平喘,甚至通过降胃气以平喘。❷

5、1.4清热解毒治肺痈牛莠了药性苦寒,具有清热解毒作用,常用于治疗热毒咽喉肿痛、疮疡、痒腮等。《药品化义》:“牛茅子能升能降,力解热毒。味苦能清火,味辛能疏风,主治上部风痰,面目浮肿,咽喉不利,诸毒热壅,马刀瘵病,颈项痰核,血热痘,吋行疹了,皮肤瘾疹,凡肺经郁火,肺经风热,悉宜用此。”而张氏用其清解肺部热毒,治肺脏损乱,或将成肺痈脓血者,乂兼治肺结核,如清金解毒汤。❷1.5降胃气以止吐帆牛莠了除归肺经外,乂归胃经,药性苦降,张氏认为其具有降胃气止吐血、血的作用。张氏治吐的寒降汤、清降汤、保元寒降汤、保元清降汤四方中均有牛旁子,张认为吐血Z证,多由胃气挟冲气上逆,覷血之证,多由于胃气、冲

6、气上逆,并迫肺气亦上逆,降其胃气,则血止矣,引《内经》厥论篇:“阳明厥逆,喘咳身热,善惊,鲍、呕血”为据。张氏用牛茅子与代赭石、半夏配伍降胃气止血。张氏止血方的创制受张仲景泻心汤启发而又有所发挥,尤注重降胃气。因世人虑大黄之峻猛,故用代赭石代替大黄重镇降逆,凉血止血,乂以牛茅子、半夏降胃气,降其胃气则血止矣。❷1.6润肠通便以治痢牛勞子苦寒降泄,具有滑肠通便的作用,泻下作用较缓和。现代药理研究表明,牛莠主要成分为牛莠貳和脂肪油,这些成分有润肠通便Z功。张氏治下痢、噤口痢的燮理汤中配有牛勞子。张氏言:“痢证古称滞下,所谓滞下者,诚以寒火凝结下焦,瘀为脓血,留滞不下,而寒火交战之力乂逼迫

7、之,使之下也。”方中牛茅了能通大便,自大便以泻寒火Z凝结,与清热的黄连、温阳通滞的肉桂等配伍成方,共奏燮理阴阳、泻下通滞之功,施之于人,效显异常。❷1.7通利小便以治淋牛茅子有一定的利小便之功。古籍亦有记载,如《食疗本草》谓牛旁子有“通利小便”的作用,《张文仲方庆“治水盅腹大,牛勞子微炒”,《太平圣惠方》治风水身肿“牛莠子二两,微炒,为细末”o张氏用其利小便以通淋,治疗淋浊,偏实者,与金银花、鸦胆子等配伍,如毒淋汤;偏虚者,与山药、龙牡等同用,如澄化汤。❷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