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经典]纳洛酮-醒脑静联合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观察

[精品][经典]纳洛酮-醒脑静联合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观察

ID:46290628

大小:67.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11-22

[精品][经典]纳洛酮-醒脑静联合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观察_第1页
[精品][经典]纳洛酮-醒脑静联合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观察_第2页
[精品][经典]纳洛酮-醒脑静联合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观察_第3页
[精品][经典]纳洛酮-醒脑静联合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观察_第4页
[精品][经典]纳洛酮-醒脑静联合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观察_第5页
资源描述:

《[精品][经典]纳洛酮-醒脑静联合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观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经典]纳洛酮-醒脑静联合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观察纳洛酮醒脑静联合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观察【摘要】目的观察纳洛酮、醒脑静脉注射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将137例伴有意识障碍的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3组,联合组(纳洛酮+醒脑静)49例,单用纳洛酮组46例,单用醒脑静组42例。用药10d为1个疗程,对3组患者治疗后的意识状态好转的起效时间及10d、20d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临床疗效的总有效率进行比较。结果联合组意识状态好转的起效时间、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临床疗效的总有效率均优于纳洛酮组及醒脑静组(P〈0

2、・05或P<0.01)。结论纳洛酮联合醒脑静脉注射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比单用纳洛酮或醒脑静脉注射射液效果好,无明显不良反应。【关键词】纳洛酮;醒脑静脉注射射液;脑梗死急性脑梗死是常见的内科急重症,其预后与治疗有密切关系。我科2006年6月至2010年12月采用纳洛酮联合醒脑静治疗49例伴有意识障碍的急性脑梗死患者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全部病例经头颅CT或MRI证实有与临床表现相关的脑梗死病灶。病例采用双肓对照法随机分为3组,联合组49例,男32例,女17例,年龄36〜79岁,平

3、均(60.4±7.4)岁;纳洛酮组46例,男24例,女22例,年龄38、75岁,平均(62±8)岁;醒脑静组42例,男22例,女20例,年龄38~75岁,平均(70.2±5.7)岁。3组患者的年龄与性別构成、梗死面积、意识状态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o1.2治疗方法患者均于入院当天开始治疗,给予降颅压、消除脑水肿;营养脑细胞;降低血液粘稠度、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以及对症支持等常规治疗。其中联合组在入院后即予纳洛酮(北京四环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产)2mg加入0.9%氯化钠50ml输液泵推注,

4、维持5h,同吋加用醒脑静脉注射射液(云南大理药业有限公司生产)20ml加入0.9%氯化钠250ml中静脉滴注,1次/d。纳洛酮组用纳洛酮2mg加入0.9%氯化钠50ml输液泵推注,1次/d。醒脑静组用醒脑静脉注射射液20ml加入0.9%氯化钠250ml中静脉滴注,1次/d。高血压者加用降血压药物,血糖增高者饮食控制加适量降血糖药物控制血糖。3组均以用药10d为1个疗程。1个疗程结束后进行疗效评定。1.3疗效评定治疗前后由经治医师查体,记录或者血压、意识和神经功能情况,根据全国笫4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通过的脑

5、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1995年)进行评定。分6项:基木痊愈:功能缺损评分减少91%~100%,病残程度为0级;显著进步:功能缺损评分减少46%~90%;进步:功能缺损减少18%~45%;无变化:功能缺损减少17%左右;恶化:功能缺损评分减少或增多>18%;死亡。1.4统计学方法计量资料以均数土标准差(x±s)表示,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分别用F检验和x2检验,以P以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2.1临床疗效联合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纳洛酮组及醒脑静组(x<

6、sup>2=5.12,P<0.05;x2=5.47,P<0.05)。治疗前3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10,20天分别评分,联合组明显优于纳洛酮组及醒脑静组(P<0.01);联合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分别见表1、表2。表13组临床疗效比较(例,%)组别例数基木痊愈显著进步进步无变化总有效率联合组495827981.63*纳洛酮组4625162350.00醒脑静组4226151954.76注:与醒脑静组比较,*P〈0

7、・05。表23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x±s)组别例数治疗前治疗第10天治疗第20天联合组4940.22±3.8831.32±6.21❷❷*△❷25.76±7.35❷❷*△❷纳洛酮组4640.37±4.3836.12±5.96❷❷△❷31.42±7.12❷❷△❷醒脑静组4240.13±4.6736.31±5.83❷❷△❷32.12±7・51❷❷△❷注:与纳洛酮组及醒脑静组治疗后比较,❷❷*^P〈0・01;与木组治疗前后比较,❷❷△❷P〈0・012.2意识状态好转起效时间根据意识清醒、嗜睡、昏睡、浅昏迷、中

8、昏迷、深昏迷这6个状态,每向清醒方向转变一个状态即视为好转。起效平均时间:联合组(23.38±11.79)h;纳洛酮组(29・45±ll・36)h;醒脑静组(29・87±11.75)h。联合组与纳洛酮组及醒脑静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o2.3不良反应3组屮有少数患者偶见一过性血压升高、室上性心动过速、烦躁、恶心呕吐、皮疹等不良反应,不需特殊处理均很快恢复止常。3讨论脑梗死是一种发病率、致残率很高的急性脑血管病,常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