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法律法规知识 第1章 物流法律基础知识

物流法律法规知识 第1章 物流法律基础知识

ID:46291263

大小:1.16 MB

页数:33页

时间:2019-11-22

物流法律法规知识 第1章 物流法律基础知识_第1页
物流法律法规知识 第1章 物流法律基础知识_第2页
物流法律法规知识 第1章 物流法律基础知识_第3页
物流法律法规知识 第1章 物流法律基础知识_第4页
物流法律法规知识 第1章 物流法律基础知识_第5页
资源描述:

《物流法律法规知识 第1章 物流法律基础知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本节教学内容第一章 物流法律基础知识第一节 法律基础知识第二节 物流法律关系教学目标1.了解法律基础知识,明确物流法律关系的基本要素。2.重点是法的渊源和法的适用;物流法律关系的主体。3.能够建立起良好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理念。第一节 法律基础知识一、法律的概念和特点二、法的渊源三、法律体系和法律部门四、法的适用一、法律的概念和特点(一)法律的概念法律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法律是指法的整体,是指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体现统治阶级意志的,以规定人们权利和义务为调整机制,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社会规范的总称。其中包括法律、有法律效力的解

2、释及其行政机关为执行法律而制定的规范性文件,如规章。而狭义的法律专指拥有立法权的国家机关根据立法权限和立法程序制定的规范性文件,如《民法》。(二)法律的特点1.法律是一种特殊的社会规范2.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社会规范3.法律是以权利义务为内容的社会规范4.法律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社会规范二、法的渊源1.宪法2.法律3.行政法规4.地方性法规5.国际条约6.国际惯例三、法律体系和法律部门(一)法律体系:法律体系是指由一国各个法律部门的现行法律规范所组成的有机统一整体。根据法律规范调整对象的性质以及调整方法不同,法律规范可划分

3、为若干个法律部门,这些法律部门互相配合,协调一致,从而形成了一个有机统一的法律体系。(二)法律部门法律部门是根据一定的标准对一国各种法律所作的类别划分。宪法行政法民法法律部门     商法经济法刑法诉讼法劳动法四、法的适用(一)适用原则1.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原则。2.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原则。3.司法机关独立行使职权,只服从法律的原则。二、适用范围(一)时间效力(二)空间效力(三)对象效力法的溯及力:法律的溯及力是指法律对它生效以前所发生的事件和行为是否适用的问题,如果适用,就是有溯及力,如果不适用,就是没有溯及力。我国

4、法律在溯及力的问题上,采用的是从旧兼从轻的原则。就是法律一般不溯及既往,但新法规定较旧法轻时,可以适用新法。三、法律解释立法解释法定解释 司法解释行政解释1.按解释主体效力分:学理解释字面解释2.按解释方法分:限制解释扩充解释第二节 物流法律关系物流法律关系即物流法律规范所调整的具有权利义务内容的具体社会关系。物流法律关系包括主体、内容和客体三个要素。一、物流关系主体:(一)自然人(二)法人:包括企业法人、事业法人、机关法人、社会团体法人(三)其他组织:合伙企业、个人独资企业(四)国家机关二、物流关系内容:权利和义务三、物流关系客

5、体(一)物(二)智力成果(三)行为四、物流关系的发生、变更和终止(一)物流法律关系的发生。又称物流法律关系的设立,是指因某种物流法律事实的存在而在物流主体之间形成了权利和义务关系。(二)物流法律关系的变更。是指因某种物流法律事实的出现而使物流主体之间已经发生的物流法律关系的某一要素发生改变。(三)物流法律关系的终止。是指因某种物流法律事实的出现而导致业已存在的物流法律关系归于消灭。本课小结法的概念、特点;法的渊源;法的适用物流法律关系主体、内容、客体;主体包括自然人、法人以及在法律上的规定重点是法的渊源和法的适用以及物流法律关系主

6、体。作  业1.完成案例性作业:教材课后的案例分析。2.实践性练习:自行或统一到法院审判庭参加庭审,要求将法庭内所看到的写下来,并写一份参加法院庭审的感受,重点是谈对法律的认识。3.有条件的同学可以阅读一下《民法通则》,熟悉相关的法条。本课内容第三节 物权和所有权一、物权二、所有权第四节 代理导入案例:张某和刘某系同一单位职工,共同居住在单位的家属楼房同一层。两户住宅房中间,有一共同使用的楼道,并有一临街窗子。张先入住,就将该楼道打上隔断,自己装杂物用。刘入住时发现此事,曾向张提出拆除隔断的意见,张没有接受。后因住房改革,双方都交

7、款买了住房的所有权。刘又向张提出拆除隔断,张仍然不同意。刘便向法院提出诉讼。你认为法院应当如何处理?第三节 物权和所有权一、物权(一)物权的概述(二)物权的变动(三)物权变动的原因(四)物权的保护(一)物权的概述概念:物权是一种重要的财产权,物权是指自然人、法人直接支配不动产或者动产的权利,它包括所有权、用益物权和担保物权。特点:物权与其他财产权尤其是债权相比,具有以下法律特征:1.物权的绝对权2.物权以物为客体3.物权是通过物的支配而享受物的经济利益的权利4.物权具有排他性(二)物权的变动1.物权的取得(1)原始取得(2)继受取

8、得2.物权的变更3.物权的消灭(三)物权变动的原因⑴因物权法律行为而消灭。如通过买卖、互易取得所有权,通过合同设定他物权。⑵由于物权行为以外的原因而消灭。如生产、收益、取得时效、国有化、征收、法院强制执行、法律规定、添附、先占、遗失物之拾得、埋藏物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