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土地利用的碳排放时空分析——以天津市为例

基于土地利用的碳排放时空分析——以天津市为例

ID:46292332

大小:867.81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11-22

基于土地利用的碳排放时空分析——以天津市为例_第1页
基于土地利用的碳排放时空分析——以天津市为例_第2页
基于土地利用的碳排放时空分析——以天津市为例_第3页
资源描述:

《基于土地利用的碳排放时空分析——以天津市为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总第588期管理观察2015年9月第25期ManagementObserver上旬出版基于土地利用的碳排放时空分析——以天津市为例12卢志强,杜文姬(1.北京大学城市规划与设计学院,广东深圳518055;2.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北京100871)摘要:土地利用变化对碳排放有着重要影响,将两者结合起来开展研究,已成为学术研究的热点。本文以天津市为例,采用定量方法,基于土地利用变化,从时间与空间两个角度分析该区域的碳排放效应。研究发现:2002—2011年天津市碳排放总量呈现上升趋势,年均增长8.379%,碳减排压力较大;建设用地是主要碳源,其碳排放量远高于林地与草地的碳吸收量;各区县土

2、地利用的碳排放具有显著的区域差异,市内六区最高,滨海新区其次,蓟县最低。关键词:土地利用碳排放天津市近几十年来,人类发展、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的问是中国直辖市之一。截至2010年底,天津市常住人口为题日益突出,人类活动所引起的土地利用变化对各国低1299.29万人,土地面积为11916.88平方公里,生产总值碳社会的构建具有重要影响。除了化石燃料之外,土地为9224.46亿元,其中,第一、二、三产业产值分别为利用方式的变化也是影响大气中CO2含量增加的重要因145.58亿元、4840.23亿元与4238.65亿元,所占比重分素之一(WatsonRT,2000),更关系到地球碳排放与碳别为1

3、.58%、52.47%与45.95%。可以看出,天津市经济吸收的平衡。从土地利用的视角开展碳排放研究,具有发展以二、三产业为主,第二产业产值所占比重较高。一定的新颖性。国内外学者多从森林(刘国华等,2000;快速城镇化背景下,天津市土地利用结构发生了较大的ChoiSung-Deuk,2006)、草地(朴世龙等,2004)等不变化,如建设用地面积不断增加,林地面积增长较慢,同生态系统开展碳排放研究。此外,国内学者已开展的导致该区域土地利用碳排放的时空变化。研究侧重于省域尺度,研究区域多集中于江苏(赵荣钦(二)研究方法等,2010)、重庆(蓝家程等,2012)及武汉(余雪振,考虑到相关数据的

4、可得性,本文主要分析建设用地2013)等少数几个省(市)区,而对天津市的研究尚属较少,与耕地的碳排放,林地与草地的碳吸收,其中,后三种且已有的研究多集中于能源消耗、公共政策等角度,缺少土地利用类型的碳排放或碳吸收采用碳排放系数法(石从土地利用角度开展研究。天津市作为国家低碳试点城市,洪昕等,2012),测算公式为:随着城镇化、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土地利用结构发生了较Y=∑Ai·Ci(1)大的变化,以该区域为研究对象,具有典型性。因此,本式中,Y为碳排放总量;Ai为第i种土地利用类型的面积;文以天津市为例,基于土地利用变化,开展碳排放的时空Ci为第i种土地利用类型的碳排放(吸收)系数,吸收分

5、析,以期从理论上丰富土地利用与碳排放的关系研究,为负值。通过测算建设用地承载的能源消耗的碳排放,实践上为当地构建低碳社会提供借鉴与参考。可以间接估算建设用地的碳排放量。本文主要分析煤炭、石油与天然气三类能源,则建设用地碳排放的估算公式一、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张秀梅等,2010)为:L=∑Mi·Qi(2)(一)研究区概况式中,L为碳排放量,Mi为第i种能源消耗标准煤量,天津市位于华北平原东北部,管辖13个区和3个县,Qi为第i种能源的碳排放系数。作者简介:卢志强(1990-),男,民族:汉,籍贯:河南南阳,学历: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城市与区域规划.杜文姬(1991-),女,民族:汉,籍

6、贯:山西忻州,学历: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城市地理与城市规划.·64·国家治理与政府效能此外,本文所需数据来源于天津市土地利用变更调表22002—2011年天津市主要土地利用方式碳排放量测算(万吨)碳排放总查数据、《天津市统计年鉴》(2003—2012),及《中年份耕地林地草地建设用地量国能源统计年鉴》(2003—2012)。参考前人研究成果(Cai200220.528-196.344-0.0012103.9371928.119ZuCong,2005;何勇,2006;徐国泉等,2006;方静云等,200320.398-207.391-0.0012312.3852125.3902007;赖

7、力,2010;肖红艳等,2012),各土地利用类200419.118-211.085-0.0012506.4492314.481型与能源消耗的碳排放(吸收)系数见表1。200519.112-211.363-0.0012722.7372530.485表1各土地利用类型与能源消耗的碳排放(吸收)系数200619.101-211.859-0.0012767.8532575.093名称参数值平均值单位数据来源200719.034-209.4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