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人才强企战略的虚拟企业大学构建——以国网苏电大学为例

基于人才强企战略的虚拟企业大学构建——以国网苏电大学为例

ID:46292424

大小:1.82 MB

页数:9页

时间:2019-11-22

基于人才强企战略的虚拟企业大学构建——以国网苏电大学为例_第1页
基于人才强企战略的虚拟企业大学构建——以国网苏电大学为例_第2页
基于人才强企战略的虚拟企业大学构建——以国网苏电大学为例_第3页
基于人才强企战略的虚拟企业大学构建——以国网苏电大学为例_第4页
基于人才强企战略的虚拟企业大学构建——以国网苏电大学为例_第5页
资源描述:

《基于人才强企战略的虚拟企业大学构建——以国网苏电大学为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本期专韪{SpEClALTOPIC张龙,江苏省电力公司副总经理,教授级高工,南京工学院和华北电力大学双学士。王勇,江苏省电力公司人力资源部副主任,高级工程师,武汉水利电力大学工学硕士,南京大学工商管理硕士。卞康麟,江苏省电力公司人力资源部副主任,高级工程师,东南大学工商管理硕士。马生坤。江苏省电力公司人力资源部副处长,高级工程师,河海大学工商管理硕士。电子邮箱:ⅫIsb∞舀Ⅻ12008@126.COmo基于人才强企战略的虚拟企业大学构建——以国网苏电大学为例●张龙王勇卞康麟马生坤内容摘要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培训在企业核心竞争力建设中的作用日益凸显,如何建设企业大学成为培训界近10年来的

2、重要研究内容,企业大学建设也成为了最重要的商业现象之一。本文通过实际案例的分析,详细阐述了企业大学的一种重要形式——虚拟企业大学建设遵循的原则和建设内容,为企业界,特别是为国有企业界提供借鉴和参考。关键词企业大学虚拟企业大学构建一流的企业要有一流的员工队伍。在知识经济的背景下,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来源于知识的学习、整合与转化,实质是隐含在公司核心产品或服务里的知识与技能,企业间的竞争更多体现的是员工素质的竞争。而通过员工队伍建设,提升员工学习能力,促进企业核心能力的不断呈现和传承,则是企业打造核心竞争优势的重要途径。企业大学作为人才培养的最高形式,正广受企业推崇。自GE建设世界第一家企业大学——

3、克劳顿学院以来,企业大学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据调查显示,2012年《财富》世界500强企业中,有近80%拥有或正在创建自己的企业大学。本文通过实际案例的分析,详细阐述一种新型企业大学建设遵循的原则和建设内容,为企业界提供借鉴和参考。一、企业大学与虚拟组织企业大学的概念界定经过了逐步演变和发展的过程,至今仍处于不断发展和变化之中,比较主流的观点是企业大学领域的研究、咨询专家珍妮·C·梅斯特(1998)在《企业大学》一书中提出:企业大学是公司建立的教育机构,它的职能就如同一把开发并教育员工、客户及供应商的战略保护伞,能够满足组织商业战略的要求。同时,她归纳总结了企业大学成功的12个关键要素,涉

4、及战略目标、课程、评估、外部合作等方面。众所周知,企业大学既承担企业人才培养的重要任务,又是服务于企业战略,传播企业文化的重要载体,很多企业大学有培训、学历教育、资格鉴定、对外盈利培训等业务,其脱胎于企业传统培训中心,以更高级的形式出现,又与传统的高等教育大学又存在显著区别。本文通过理论研究和对长期实践的总结,认为:企业大学是企业为实现战略目标,运用现代管理理念和技术建立的一种为员工、客户和合作伙伴提供培训和教育的组织模式和学习方式。起码应包含三大体系:一是课程体系。课题体系是企业大学最直接为员工提供的服务和产品,企业大学开发课程的能力,相当于企业做产品研发的实力。课程体系开发的过程,是把隐

5、睦知识显性化,显性知识结构化,结构知识数码化的过程。二是资源体系。主要分为师资队伍和配套资源:师资队伍代表了企业大学的最核心的竞争力,师资队伍的完善程度直接关系到培训工作是否能顺利开展,培训目标是否能有效达成,完善的师资队伍不仅仅是拥有一个数量庞大的师资人群,更重要的是构建与培训课程体系和培训目标相一致的师资队伍的结构和质量,应该包括内部专职师资队伍、兼职师资队伍、外部合作师资队伍队伍、教学辅助人员等等。配套资源是为开展培训服务和实现培训目标而建立的培训场所、设备设施、网络学习平台等等,对拥有大量技能人员,需要进行实操训练的企业来讲,与现场同步的实训设备设施更显得尤为重要。三是运营体系。主要

6、分为组织体系和管理制度:组织体系包含了组织构架、组织变革、流程再造与组织再造等,具体的对一个企业大学说,组织体系就是健全组织结构,合理分解机构职能、科学明确分工及职责等,保证各项业务顺利高效实施。管理制度是保证业务运营的行为准则,不但包括大学层面的组织分工、培训实施流程、考核评估等管理内容外,还应包括实施层面的学员管理制度、师资管理制度、考勤作息制度、教学设备管理制度等等。同样,虚拟组织也有多种解释,内涵也在不断丰富和拓展,学术界普遍认为虚拟组织是一种区别于传统组织的一种以信息技术为支撑的人机一体化组织,为完成特定的任务而成立,又会因为任务终结而解散的无定形的组织形式。约翰·伯恩(JohnA

7、.Byrne,1993)将虚拟组织描述成企业伙伴间的联盟关系,是一些相互独立的组织通过信息技术连接的暂时联盟,这些组织在诸如设计、制造、分销等领域分别为该联盟贡献出自己的核心能力,以实现技能共享和成本分担,其目的在于建立起某种特定产品或服务的世界一流竞争能力,把握快速变化的市场机遇,它既没有办公中心也没有组织结构图,可能还是无层级、无垂直一体化的组织。而温迪·杰森(WendyJansen,1999)认为虚拟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