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量具管理程序

[精品]量具管理程序

ID:46293937

大小:69.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11-22

[精品]量具管理程序_第1页
[精品]量具管理程序_第2页
[精品]量具管理程序_第3页
[精品]量具管理程序_第4页
[精品]量具管理程序_第5页
资源描述:

《[精品]量具管理程序》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1目的随着公司的发展,和产品的不断更新,对各类量具和检测设备的需求也日益增人。量具在生产、试验、测量等工作中起到关键作用。是各类数据性能测试的重要依据,保证质量的必备之品。同时各种外来机构和认证屮心在对企业审核时,都会对量具进行检查。为使公司使用的测暈和监视设备满足生产和保证它们的测量能力需对其进行控制、校准、维修和增补。2适用范围适用于本公司全部测量和监视设备的控制与管理。3职责3.1品管部经理负责领导和指定对测量和监视设备的控制与管理的人员。3.2品质部负责测量和监视设备的控制与管理。3・3各使用部门负责正确使用和维护测量和监视设备。如有损坏、丢失、计不准确等应及时吿之品

2、管部。3.4如工作需要需新购买测量和监视设备。要送给品管部登记,并外送检验后方能使用,鉴定证书由品管部专人保管。4术语与足义4.1测量和监视设备:指本公司使用的计量器具、检验、试验和测试设备。4.2效验:指对计量和检测设备定期的校准,以确保其精确度。精确度达不到要求的应及时申请请购新件。3强检:指计量管理部门规定和公司实际所需的必要量具、测试设备要强制检测。5控制程序1测量和监视设备的管理5.L1测量和监视设备的选择和新增5.1.1.1根据本公司产品特点,结合产品标准的计量、测试、检验和试验任务及所要求的准确度和精度,选择适用的测量和监视设备,以满足生产过程屮的检验、试验、测

3、试和计量的各项要求。5.1.1.2测量和监视设备的购置,由各使用部门根据实际情况填写“采购申请单”请购。5.1.2测量和监视设备的到货和使用5.1.2.1供应商拓展部购买的测量和监视设备到货后,属强检的测量和监视设备,应提供计量管理部门的检测证明,非强检的测量和监视设备应提供出厂检测证明。5.1.2.2用作检测手段的比较标准,在接收时要初始验证,验证其正确性,作好记录并予保存,并按规定周期加以复检,同时规定复检的内容和周期,作好记录作为控制的证据。5.1.3在用检测和测试设备由品管部建立台帐,并保存在品管部。5.2人员控制5.2.1测量和监视设备的使用人员必须掌握测试设备的技

4、术性能和操作方法,防止测试设备因使用不当而使其校准失效,并在规定环境下使用5.2.2测量和监视设备的使用人员应爱护测试设备,保护好周期校准状态标识并有责任在校准有效期前向品质部提出周期校准即将到期的提示。5.2.3无企业编号或超校准周期的测试设备须报品管备案,即时编号并加贴标识,以备后校。5.3测量和监视设备的校准、检定的控制5.3.1品质部每年12月底前根据设备检修计划编制下一年度测量和监视设备的年度周检计划,经品质部经理审核,报总经理批准后执行。5.3.2计量管理员按检定计划,对在用测量和监视设备进行周期检定。5.3.2.1本公司可自行校准、检定的在用测量和监视设备由品管

5、部进行检定、校准。5.3.2.2本公司不能自行校准、检定的在用测量和监视设备(包括标准计量器具),外送到国家认可的计最检走机构进行校准、检足。5.3.2.3强检项目由品质部负责与国家指定的检定部门联系检定。5.3.2.4新购置的测量和监视设备,应确定检定周期,纳入检定计划。5.3.2.5所有检测设备的校准、检定记录、合格证书由品管部归档保存。5.3.2.6经过周期校准、检定的在用测量和监视设备,应附有周期校准、检定状态合格标识。5.4失准测暈和监视设备的控制3.4.1在使用过程中,若发现测杲和监视设备失准,使用人员应立即停止使用,同时向本部门管理人员报告,本部门管理人员应用同

6、类测量和监视设备来检测产品以判断原设备是否失效,同时重新检定检验、试验、测试和监视结果的有效性。并做好记录并予保存。2对失准的测量和监视设备由品质部外协修理,做好记录并予保存。5.4.3修理后的测量和监视设备应重新校准,并車排校准周期,纳入年度周检计划。5・5测量和监视设备的搬运、防护和贮存控制5.5.1所有测昴和监视设备应按规定的方法搬运、防护和存放。5.5.2外送校准检定的测试设备,为保证在运送过程中不影响测试精度,规定必须有专派车辆送取。5.5.3暂时不用的测试设备,就地封存,并妥善保管。6特殊设备的控制本公司的特种设备较少,考虑到检修成本的因素决定采用外协检修的形式。

7、6记录和表格1濫视和测彊装置管理台帐及检足计划〉6.2碓用测彊和监视设备校准记录、检定证书〉3.3啖准测量和监视设备修理记录〉制定:日期:审核:日期:批准:日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