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地质灾害气象预报预警模型研究

安徽省地质灾害气象预报预警模型研究

ID:46299410

大小:588.11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1-22

安徽省地质灾害气象预报预警模型研究_第1页
安徽省地质灾害气象预报预警模型研究_第2页
安徽省地质灾害气象预报预警模型研究_第3页
安徽省地质灾害气象预报预警模型研究_第4页
资源描述:

《安徽省地质灾害气象预报预警模型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第26卷第1期安徽地质、,01.26No.12016年3月GeologyofAnhuiMarch2016文章编号:1005-6157(2016)01一O65—4安徽省地质灾害气象预报预警模型研窕朱省峰,王博,赵付明,杨世伟,侯捷(安徽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安徽合肥230001)摘要:通过对基于地质环境信息平台的地质灾害气象预报预警模型构建进行了探讨。拟在先期已具备的地质灾害预警分区、地质灾害易发分区基础上,以地质灾害“易发度”、预报降雨量、有效降雨量为因子,采用logistic归模型确定各个评价单元的预警等级,经插值计算、图斑合并,实现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

2、。关键词:地质灾害;易发度;雨量;预报预警;模型中图分类号:P694;P426.616文献标志码:A0引言和时间范围及其危险程度大小进行对地质灾害成灾的贡献大小,不能安徽省是我国地质灾害较发育预测,并通过电视台、电台、互对一些未知或是尚空缺因素进行全的省份之一。据不完全统计,截至联网等媒体向社会公众预先发出面考量,且受人为主观因素影响较2015年底,全省共有各类地质灾的报告和警告[1]。据不完全统计,大。有鉴于此,本文尝试提出了基害隐患点4682处,威胁人口7.8万“十二五”期间我省共制作地质灾于地质环境信息化平台的地质灾害人,威胁财产27.7亿元。其中

3、,大害气象预报预警产品668期,发布预报预警模型建立方法。别山区和皖南山区是我省地质灾害黄色以上预警111次,预警信息152地质灾害气象预报预警模型的发生较为集中的地区,目前仍有5.8万余条,确保了我省汛期地质灾害建立万人受到地质灾害的严重威胁。我信息传递的畅通无阻,也为政府部2.1地质灾害预警分区省地质环境脆弱,加之近年社会经门及时调整部署我省的地质灾害防在综合分析安徽省突发性地质济高速发展,丘陵山区基础交通设治工作提供了重要依据。灾害产生的地质环境背景条件和施建设等迅猛,山区切坡建房大量1问题的提出易发区特征的基础上,并依据全省增加,造成地质灾害频发

4、。2001我省现有的地质灾害气象预报自然地理单元划分为5个地质灾害年一2015年共发生崩塌、滑坡、泥预警模型是基于5个预警分区的临预警区。淮北平原地质灾害预警区石流、地面塌陷等突发性地质灾害界降雨量模型,通常综合预报雨(I)、江淮波状平原地质灾害预警14797起,直接经济损失15.9亿元,量、前期累计雨量,结合地质环境区(Ⅱ)、沿江丘陵平原地质灾害预死亡69人,对人民生命财产构成严背景条件,人类工程活动等因素,警区(Ⅲ)、大别山区地质灾害预警重的威胁,直接影响我省社会经济依据地质专家经验分析研判得出预区(Ⅳ)、皖南山区地质灾害预警区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稳定

5、。地质灾警区划。这种模型抓住了问题的关(V)。害已经成为我省危害最大且最难防键环节,即降雨这个重要诱发因2_2地质灾害易发分区范的自然灾害之一。素,但是由于我省尚未建立智能化按国内现行地质灾害分区评价地质灾害气象预报预警是以地预报预警分析系统,一些地质环境方法,按照《县(市、区)地质灾质环境背景条件为基础,根据前期基础资料、人类工程活动的数据,害调查与区划基本要求实施细则》实际降雨量和未来24h的预报降雨不能快速有效地进行综合分析,主推荐的“地质灾害综合危险性指数量,对降雨可能诱发的突发性滑要依据地质专家经验判断,这种模法”,采取单因素致灾的量化评价坡、

6、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发生的空间型方法不能很好地反映出各个因素和多因素综合评价的技术路线开展收稿日期:2015.09.15作者简介:朱省峰(1967-),男,安徽濉溪人,高级工程师,现主要从事水女地质、工程地质与环境地质技术和管理工作。安徽地质2016短工作。根据县市地质灾害多年成果一现状地质灾害强度指数;坡、泥石流总面积/平均面积(无量分析总结,崩塌、滑坡、泥石流地一现状地质灾害强度权值。纲);质灾害的发生主要与地形地貌、降2.2.2地质灾害潜在强度指数cf一第f个单元格内崩塌、滑水量、地层岩性和人类工程活动等地质灾害潜在强度指数计算公坡、泥石流总体积/平均

7、体积(无量因素有关。式:纲);利用MAPGIS软件全省将各预Zq=∑乃×Ai2.3有效降雨量因子的计算警分区以5kmX5kin网格为单元进式中,力分别为控制评价单元大量的研究工作表明,短时的行剖分,对各影响因子进行赋值。地质灾害形成的地形、地质、气象强降雨和多日的连续降雨都会引在单元格内把地形地貌、岩土体特条件等的表度分值(表1),其取发不同类型的地质灾害。短时强降征、多年平均降水量、瞬时最大降值具体各因素赋值权重见表2。雨可用当El24h雨量来表征。对于水量、地震动峰值加速度、现状地2.2.3地质灾害灾害现状强度指数多日的连续降雨而言,由于地表径质灾害

8、发育密度、人类工程活动强地质灾害灾害现状强度指数计流、水分蒸发等过程使得进入岩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