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一分殊”在王阳明思想中的运用

“理一分殊”在王阳明思想中的运用

ID:46299578

大小:73.5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9-11-22

“理一分殊”在王阳明思想中的运用_第1页
“理一分殊”在王阳明思想中的运用_第2页
“理一分殊”在王阳明思想中的运用_第3页
“理一分殊”在王阳明思想中的运用_第4页
“理一分殊”在王阳明思想中的运用_第5页
资源描述:

《“理一分殊”在王阳明思想中的运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理一分殊”在王阳明思想中的运用摘要:“理一分殊”是宋明理学中的基本范型。“理一分殊”在王阳明思想中有着完整的运用。王阳质区别的论述,对于宋明儒学“万物一体”与儒家传统中爱有差等之间辨证关系的讨论,体现了他从伦理层面对“理一分殊”的具体运用。王阳明在良知本体上的“一节之知”与“全体之知”论述,以及“拔本塞源”论等思想中,所蕴含的思维方法、诠释架构,体现的同样是“理一分殊”的哲学原则。nnMM明关于宋明理学“万物一体”与墨家兼爱之间存在本关键词:理一分殊;王阳明;万物一体;爱有差等;一节之知;全体之知;“拔本塞源”论中图分类号:B24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

2、03-0751(2015)05-0102-04陈荣捷先生曾指出,“理一分殊”与“涵养须用敬,进学则在致知”这两句名言,以及体用之说,“可视为新儒家(案:即宋明理学)之基本范型”①。不过,陈先生对“理一分殊”的分析基本是围绕程朱理学来进行的,没有对阳明思想进行具体的讨论。蒙培元先生曾从“理学范畴”系统的视角对“理一分殊”在阳明思想中的运用有一定的论述②,但也没有进行更为系统而详尽的考察。彭国翔先生以阳明的三教观为考察中心,探讨儒家“理一分殊”精神所体现出来的多元主义宗教观及其意义,在一定程度上涉及“理一分殊”在阳明思想中的运用。③也就是说,学界目前还未能对“理一分殊”

3、这一宋明理学的“基本范型”在阳明思想中的具体运用缺乏专门的考察。本文拟集中讨论“理一分殊”在王阳明思想中的运用,希望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学界的缺失。“理一分殊”是程颐回答弟子杨时对于张载《西铭》之疑问而提出的命题。依杨时的看法,《西铭》中所谓“民吾同胞,物吾与也”的思想,未能体现儒家一贯的爱有差等精神,而可能开启后学流入墨家的兼爱无差的立场,不仅混淆了儒墨两家的基本立场差异,更可能丧失儒家一贯的爱有差等思想传统。杨时曾致信程颐有云:“某悉谓:道之不明,智者过之。《西铭》之书其几于此乎。昔之问仁于孔子者多矣,虽颜渊、仲弓之徒,所以告之者,不过求仁之方耳。至于仁之体,未尝

4、言也……孔、孟岂有隐哉,盖不敢过之,以起后学之弊也。且墨氏兼爱固仁者之事也,其流卒至于无父,岂墨子之罪耶?孟子力攻之,必归罪于墨子者,正其本也……《西铭》之书,发明圣人微意至深,然而言体而不及用,恐其流遂至于兼爱,则后世有圣贤者出,推本而论之,未免归罪于横渠也。”④杨时当然不是直接说张载的《西铭》就等同于墨子的兼爱无差等,而只是说《西铭》的陈意过高,即“过”言“仁体”,而不能兼言体用,恐开启后学之流弊。当然,就核心问题意识来说,杨时在这里点出了整个儒家传统中的重要问题,即如何把儒家的爱有差等与墨家的兼爱无差区分开来。这一问题转换到宋明差等,或者说是如何处理“万物一体

5、”与儒家的爱有差等原则之间的关系问题。no理学那里,则是如何处理“万物一体”与墨家的爱无对于杨时的问题,程颐作了如下的回答:《西铭》之为书,推理以存义,扩前圣所未发,与孟子性善养气之论同功(原注:二者亦前圣所未发),岂墨氏之比哉?《西铭》明理一而分殊,墨氏则二本而无分。(原注:老幼及人,理一矣。爱无差等,本二矣。)分殊之蔽,私胜而失仁;无分之罪,兼爱而无义。分立而推理一,以止私胜之流,仁之方也。无别而迷兼爱,至于无父之极,义之贼也。⑤程颐显然是用“理一分殊”来概括《西铭》的基本精神⑥,其主旨在于强调《西铭》在根本精神上是与儒家的传统一致的,而与墨家的思想存在根本的差

6、异。杨时与程颐围绕《西铭》的讨论,涉及的也就是宋明儒者的“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境界与儒家传统中强调的爱有差等之间的关系问题,这本身就构成宋明理学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换句话说,宋明儒者如何在“一体”与“差等”之间做到圆融的诠释就是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当然也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而这一问题,对于高扬“大人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精神的阳明来说⑦,显然就更是一个紧迫的课题,而阳明与弟子也围绕此问题进行了详尽的讨论。《传习录上》有问:“程子云:'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何墨氏'兼爱'反而不得谓之仁?”阳明回答说:“此亦甚难言,须是诸君自体认出来始得。仁是造化生生不息之理,虽弥漫

7、周遍,无处不是,然其流行发生,亦只有一个渐,所以生生不息……惟其渐,所以便有个发端处;惟其有个发端处,所以生;惟其生,所以不息……自此而仁民,而爱物,便是发干生般看,便自没了发端处;不抽芽便知得他无根,便不是生生不息,安得谓之仁?孝悌为仁之本,却是仁理从里面发生出来。”⑧枝生叶。氏兼爱无差等,将自家夫子兄弟与途人一在这里,阳明可谓对儒家的爱有差等作了明确的说明,同时也说明了儒家的“万物一体”与墨家的''兼爱”有着根本的区别,这一区别就是儒家的一体之仁与差等原则是内在一致的。阳明不是只进行简单的说明,而有他自己独特的论证。首先,阳明把仁界定为“生生不息之理”,强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