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社会学》探究及评析

《体育社会学》探究及评析

ID:46305323

大小:67.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11-22

《体育社会学》探究及评析_第1页
《体育社会学》探究及评析_第2页
《体育社会学》探究及评析_第3页
《体育社会学》探究及评析_第4页
《体育社会学》探究及评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体育社会学》探究及评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体育社会学》探究及评析摘要:本文运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等方法,从学科性质、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和框架结构四个方面来分析国内《体育社会学》的研究特点。结果表明:关于“《体育社会学》的学科性质是社会学的分支学科及研究对象是体育社会现象”的观点已达成一致。我国的学科研究内容上与国外相比有一定的差异,缺少时代的、中国特色的部分。关键词:《体育社会学》学科性质教学研究20世纪80年代,《体育社会学》的研究在我国起步,经过20余年的发展,已形成了我国自己的体育社会学专业委员会、第一个省级体育社会学学术团体,同时出版了多部专著、教材。最

2、早的一部《体育社会学》是刘德佩先生于1990年6月出版完成的,其后有徐隆瑞、梁向阳的《体育社会学》(1990年7月),吕树庭、卢元镇的《体育社会学》(1995年4月),毛秀珠的《体育社会学》(1997年7月),卢元镇的《体育社会学》(2003年4月第4版)等。本文以1990年徐隆瑞、梁向阳的《体育社会学》(下文简称4990版).1999年顾渊彦主编的《体育社会学》(下文简称1999版)为例,从学科性质、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和框架结构四个方面来探讨其学科内容和体系;同时在比较国外相关研究及参阅国内同类文章的基础上,进一步阐述我

3、国《体育社会学》研究中的优势和存在的不足。1•研究方法1.1文献资料法查阅《体育社会学》专著和教材近10部,并通过计算机检索相关文章数篇,这为本文的进一步分析奠定了资料基1.2专家访谈法对我国体育社会学研究领域中的10余名教授进行访谈,访谈包括《体育社会学》的学科发展及研究内容等。1.3比较法与国外《体育社会学》版本中的相关内容进行比较。2.研究结果与分析2.1学科性质关于《体育社会学》的学科性质,我们来比较三个版本的观点。伯90版认为:“体育社会学是一门新兴的社会学分支学科”;1999版的观点是:“体育社会学是在社会学的

4、理论基础上产生的。”综上可看出,《体育社会学》是社会学的一门分支学科,这一说法得到一致的认可。我们比较了美国杰•科克利(JayJ.Coakley)编著的《体育社会学——议题与争议》(第6版),其有关学科性质的看法是:“把体育社会学描述为体育和社会学的分支领域……大多数体育社会学的学者同意,此领域是社会学的一个分支,它把运动当做社会和文化生活的一部分来研究。”就国内有关《体育社会学》学科性质的相关文章及资料显示,主要存在以下几种观点:(1)是社会学的一个分支学科;(2)是体育科学的一门基础学科;(3)既是社会学的一个分支学科

5、,又是体育科学的一门基础学科。由上论述我们可以看岀,关于《体育社会学》学科性质比较一致的看法是它是社会学的分支学科。而关于它与体育科学的关系是分支还是基础,还存在一定的差异,著名学者卢元镇先生认为《体育社会学》是体育科学的基础学科。2.2研究对象关于《体育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有不同的观点。1990版认为:“体育社会学是从社会学的理论出发,研究体育的社会性或社会过程的学科,或者说,体育社会学是研究体育与社会之间关系的学科。”此处的社会过程和社会性不仅表现在体育活动系统内部,而且体现在体育活动与其他社会活动及社会总体的关系上。

6、1999版引用《中国体育社会学》中的观点,认为《体育社会学》是一门把体育这种文化现象作为一个不断变化的整体的学科,具体可分为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杰•科克利(JayJ.Coakley)在《体育社会学议题与争议》一书中也认为应该把体育作为社会现象来研究。国内相关文章表明,关于《体育社会学》研究对象有不同的看法,而这些看法是跟作者对其学科性质看法有密切联系的。综上所述,研究者对《体育社会学》研究对象的不同观点,与其对学科性质的不同看法有密切关系。对不同学科性质的看法,决定了不同研究对象的观点。2.3研究内容我们对两个版本的

7、《体育社会学》研究内容进行了比较分析。1990版清楚地介绍了研究内容,其中有三个共性的方面,(1)体育的社会结构、特点及与社会的相互关系。其中包括整个体育结构及其组织形式的研究;体育与社会现象(包括经济、政治、宗教、教育、文化等)之间的关系等。(2)体育社会学的理论和体育社会问题。这既包括创建体育社会学理论体系,又包括解决体育中的具体社会问题。研究者通常是把两者结合起来研究,以促进理论和实践的双向和谐发展o(3)不同体育形态的研究(大众体育、学校体育、竞技体育)o从目前的资料来看,对大众体育与竞技体育的研究较多。大众体育包

8、括大众体育的群体与组织、闲暇与体育、生活方式与体育、影响大众参与体育活动的因素、各种群体的体育等;竞技体育包括竞技体育与大众传媒、竞技体育引起的越轨与控制、竞技体育的文化价值等。学校体育中的体育现象是我国研究较少的内容,包括学校体育的社会化、学校体育的社会影响价值、校际体育运动研究等。此外,1990版还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