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不平等、人力资本积累与收入差距——基于中国的实证研究

教育不平等、人力资本积累与收入差距——基于中国的实证研究

ID:46309149

大小:224.52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11-22

教育不平等、人力资本积累与收入差距——基于中国的实证研究_第1页
教育不平等、人力资本积累与收入差距——基于中国的实证研究_第2页
教育不平等、人力资本积累与收入差距——基于中国的实证研究_第3页
资源描述:

《教育不平等、人力资本积累与收入差距——基于中国的实证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教育不平等、人力资本积累与收入差距——基于中国的实证研究。口王鑫(重庆工商大学融智学院,重庆400033)[摘要]从学校教育获得结果入手,通过引入中国教育基尼系数考察中国教育分布的不平等状况。以该指标为基础,用2006-2011年中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检验了人力资本积累和收入差距与教育分配的关系。结果表明,教育的扩展显著改善了地区教育获得的不平等状况,但二者的倒“U”形关系并未得到验证。同时还发现,收入差距的扩大由于增加了穷人教育获得的激励,从而同样有助于改善教育获得的不平等状况。[关键词]教育不平等;人力资本;收入差

2、距;教育基尼系数[中图分类号】F2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154(2013)06-0007-03一、引言自从Schuhz(1958)首次从劳动者能力的角度系统地论证过人力资本问题后,人们开始认识到人力资本投入可以通过影响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产生长期影响。一般而言,教育是人力资本形成的最重要因素:教育投资越多,则人力资本水平越高;反之人力资本积累就少。大量学者关注了教育投入如何影响人力资本积累,以及由此衍生出的人力资本积累如何进一步作用于收入分配等问题。总体上看,学者们的研究结果也趋于一致:教育投入的

3、增长对人力资本积累具有明显的正向效应,人力资本的积累也显著改善了收入分配格局。许多跟进的研究也得出了类似的结论,所不同的只是在某些微观细节上做出了调整,如把教育投入分为政府教育投入和私人教育投入,分区域考察教育投入与人力资本积累情况以及分性别检验人力资本的收入回报等。教育投入的增长扩展了人们提升自我教育水平的机会,但这种机会显然不是在人群中均匀分布的(李春玲,2003;杨俊、李雪松,2007)。一个随之而来的问题是,一地区整体教育水平的提升与教育分布到底是何种关系,教育水平的提升是加剧还是改善了教育不平等呢?另外,更高的

4、教育水平改善了收人分配已成共识,但却鲜有学者研究收人分配如何反过来影响教育分布。我们感兴趣的是,二者有相关关系吗?如果有,收入差距的拉大是改善还是加剧教育分布不平等呢?本文仅关注了中国的情况,并基于31个省市2006-2011年的面板数据,对教育不平等状况,以其与人力资本积累和收入差距的关系进行经验分析。二、指标与数据教育基尼系数逐渐成为考察教育不平等程度的标准方法。由于数据的限制,我们放弃了Deaton(1997)的估计方法1,而采用Thomas等人(2003)的方法来估计中国的教育基尼系数。具体估算公式如下:t=‘i

5、1)篆a荟piIY;-Y,"[Pjg=Ays=∑P。这里,E。为教育基尼系数;肛为观测样本中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p。和p,表示一定受教育年限人r丁+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新实践研究”(项目编号:11BJL072);重庆工商大学融智学院社科项目“异质性劳动力迁移与农业发展研究”(项目编号:20110705)。1国内关于受教育年限的统计资料并不是按照家庭/个人进行公布,因此数据的可获得性阻碍了直接运用Deaton的公式来计算中国的教育基尼系数。2013年第6期■的比例;Yi和IYj表示不同教育获得程度

6、所对应的受教育年限;/7,为教育获得的分组数。本文按照我国教育年限常用设置,将人口按照文化程度分为:文盲或识字很少(Y。=0)、小学(y2=6)、初中(),,=9)、高中(含中专)(Y4=12)和大学(含大专和研究生)(,,。=16)五组,最pn=5。本文所使用的相关数据来自于2006—2011年(2010年除外2)全国人口变动情况抽样调查。教育基尼系数测算的结果见表1。表12006—2010年各省教育基尼系数~区200620072008200920102011年劈\\北京0.21O.200.18O.18天津O.210.

7、210.200.19O.20河北O.20O.190.18山西O.190.19O.190.190.18O.18内蒙古0.24O.230.23O.21辽宁O.200.190.18O.19吉林O.21O.200.19O.180.19黑龙江0.20O.190.190.18O.18上海O.210.20O.19江苏O.24O.23O.22O.210.2l浙江O.260.26O.250.250.22O.23安徽0.28O.28O.26O.250.24O.23福建0.26O.260.25O.250.190.23江西O.23O.220.2

8、lO.19O.20山东0.23O.220.220.21O.22河南O.2lO.20O.190.21湖北0.25O.24O.230.230.2lO.22湖南0.21O.21O.2lO.20O.19O.20广东0.20O.19O.180.19广西O.21O.200.19O.19O.21海南0.22O.220.220.20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