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苏轼的现实主义词风研究

【精品】苏轼的现实主义词风研究

ID:46311508

大小:76.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11-22

【精品】苏轼的现实主义词风研究_第1页
【精品】苏轼的现实主义词风研究_第2页
【精品】苏轼的现实主义词风研究_第3页
【精品】苏轼的现实主义词风研究_第4页
【精品】苏轼的现实主义词风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精品】苏轼的现实主义词风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苏轼的现实主义词风研究吉林师大2009级汉语言文学本科2班吴结琴指导教师:北宋苏轼是继柳永Z后的著名词人,然而他的一生是坎坷不平的:青年时期参加进士考试,获第二名,雄心勃勃,要求变法;中年时期出任杭州、密州等地方官,主张温和改革,与王安石政见不同,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担任有名无实的团练副使;中老年时期返京任翰林学士等职,因反对司马光全面废除新法,再次岀任杭州、扬州等地方官;晚年时期被贬惠州、脩州等地,生活十分艰苦。苏轼这起伏曲折的人生经历,使他有更多机会接触社会,深入到各阶层,创作了许多文学著作,在当时享有盛名:“其为文章,才落笔,四海

2、己皆传诵,下至闾巷皿里,外及夷狄,莫不知名,具盛盖当时所未有”。一、对国家民族命运的关心普列汉诺夫说:“一个艺术家如果看不到当代最主要的社会思潮,那么,他的作品所表达的思想实质的内在价值就会大大的降低。”民族斗争是宋代主耍的社会问题,在词史上,苏轼较早把民族矛盾引入词中,扩大了词的题材,增强了词反映社会生活的能力。熙宁八年(1075)七月,辽主胁迫宋王朝,“刘”地界'辽”,“凡东西失地七百里”。这年冬天,苏轼写了著名的《江城子•岳州出猎》,其下片:“酒酣胸胆尚开张,鬃微霜,乂何妨:情节云屮,何H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词屮

3、借出猎习射,来抒发他渴望驰骋沙场;为国靖边立功,驱走入侵之敌的豪情。又如《阳关Illi•赠张继愿》:受降城下紫群郎,戎马台南1口战场。恨君不取契丹首,金甲牙旗归故乡。这也是一首抒发爱国主义激情的壮歌。作者通过对汉唐盛世不受外族欺侮的羡慕,表现了对宋朝衰败国事的深深失望。这里说“恨君”,实际上是表达作者报国无门的忧愤;在北宋词中,这样与当时边境事件有直接联系;’并且反映杀敌靖边的爱国感情的作品是不多见的。在这以前,范仲淹在西北边上写的《渔家傲》词,抒发了“燕然未勒遇无计”的苍凉悲壮的感慨,也包含着对国事的关心;但是,苏词所表现的爱国感情却强烈

4、得多,深厚得多,风格也更为道劲豪放。“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巩固下來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苏轼的爱国主义激情如此强烈,除受当时历史条件影响Z外,还与他从小受到良好的传统教冇有关,其父苏洵《六国论》一类文章,旨在对付西北二边的侵犯,不为空言,切屮时弊,关系到宋朝立国Z根本,给当时的执政者提供了极其重耍的历史教训。苏轼在其父的影响下,对边防大计也有过不少积极的建议,可惜只起到了科举考试屮敲门砖的作用,对消洱边防大患竟丝毫无补。苏轼被贬时,仍常关心边事。在《与滕达道书》中他问:“西事得其祥乎?虽废弃,未忘国家虑也。”可见,苏轼无论穷达都

5、关心着国家安危,他在《浣溪沙•送梅庭老赴潞州学官》屮说:“上党从来天下脊,先生原是古Z儒,时平不用鲁连书。”潞州地区地势髙,又北临辽国,是个边防重镇,而梅庭老“原是古之儒”,本来是可以大有作为的,可惜“时平不用鲁连书”,这“时平”是苟且偷安的统治者用屈辱投降政策换来的,“奉Z旨有限,而求Z者无厌”。这怎能不激起作者的愤慨呢?苏轼看到统治者只知道宴安享乐,而忘记了大片边地,他遥望边关,不胜感叹;“歌翻杨柳金尊佛,饮散凭栏无限意,云深不见玉送遥,草细山重残照星”。元丰四年十月,苏轼贬官黄州,当他得知种鄂率军大败西夏时,界常兴奋。但不到一个月,战

6、局剧转,宋军惨败,折损将土与民夫三十万,宋朝军事上的腐朽完全眾露了。自此,西夏更加犯撅。国势的虚弱衰危,个人遭遇的坎坷,使苏轼内心处于极度的矛JS之中。苏轼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泛舟赤舜矶,写下了一首热情向往英雄事业的V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以祖国雄伟壮丽的江山和悠久的历史作背景,借对历史舞台上曾导演过的赤壁Z战、大败曹军的周瑜的怀念,塑造了一个雄姿英发的英雄形象,而抒发了作者强烈渴望为祖国作一番事业的抱负。词屮也流圖出事业无成、早生华发的感叹,反映了理想与现实的矛盾。这里虽有政治上无可奈何的一丝哀怨,但向往英雄业绩的豪迈气魄,仍是苏轼全词的

7、主旋律。在“乌台诗案”中,被“锻炼儿致于死”之后,苏轼处于逆境,而抱负依然藏于胸中,洋溢于字里行间。这种执着的精神是令人钦佩的。多数论者只注意这首诗的豪放词风,殊不知,通过其豪放所表现出來的现实反映,在词史上亦是绝无仅有的。二、抒发个人感慨,探索人生奥nr:苏轼出身屮小地主家庭,他凭自己的才能,二十二岁就名震京师,得到欧阳修等老臣的赏识,不到二十三岁即已登馆阁清耍Z阶,得直史馆。可是熙宁二年,他遇到了一场来势迅猛的暴风雨袭击一一王安石变法,因与王安石“议论素界”而屡遭排挤、打击。从此,他带着伤痛顽强搏击,但始终未能实现自己的伟大抱负。理想与

8、现实的孑盾,理想得不到实现的苦闷,在他的词屮随处可见。如《沁园春•赴密州早行马上寄子由》:当时共客长安,似二陆初来俱少年,有笔头千字,胸中万卷;致君尧舜,此事何难。用舍由时,行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