Ⅱ度烧伤创面治疗中应用银离子抗菌敷料的疗效观察

Ⅱ度烧伤创面治疗中应用银离子抗菌敷料的疗效观察

ID:46315377

大小:68.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11-22

Ⅱ度烧伤创面治疗中应用银离子抗菌敷料的疗效观察_第1页
Ⅱ度烧伤创面治疗中应用银离子抗菌敷料的疗效观察_第2页
Ⅱ度烧伤创面治疗中应用银离子抗菌敷料的疗效观察_第3页
Ⅱ度烧伤创面治疗中应用银离子抗菌敷料的疗效观察_第4页
Ⅱ度烧伤创面治疗中应用银离子抗菌敷料的疗效观察_第5页
资源描述:

《Ⅱ度烧伤创面治疗中应用银离子抗菌敷料的疗效观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II度烧伤创面治疗中应用银离子抗菌敷料的疗效观察II度烧伤创面治疗中应用银离子抗菌敷料的疗效观察摘要:目的观察银离子抗菌敷料换药与烧伤创面外用药磺胺卩密喘银换药治疗II度烧伤创面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58例II度烧伤患者,按随机表法分为两组各29例,观察组采用银离子抗菌敷料处理创面,对照组采用磺胺卩密唳银处理创面。比较两组患者创面愈合时间、愈合率、史换最内层药用纱布的次数、平均换药次数,并对创面分泌物进行细菌培养,同时检测治疗前后患者血尿常规以及肝肾功能,记录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创面愈合时间缩短,用药后第7、14d创而愈合率增加,换药次数减少,治疗组患者换药次数

2、及更换内层纱布次数少丁对照组,而出现炎性反应情况的患者比例也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创面细菌培养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o结论银离子抗菌敷料在II度创面治疗的应中,能够缩短创面愈合时间,提高创面愈合率,减少换药次数,且在治疗期间无不良反应发生,在治疗II度烧伤中安全、有效。关键词:II度烧伤;银离子抗菌敷料;伤口愈合不管是在和平年代还是战争年代,烧伤在临床上都较为常见[1]O烧伤往往影响人解剖学上的重要部位,如头、面、手、会阴等,如果处理不当,会引起感染性败血症,严重威胁到患者的生命[2]。烧伤治疗的主要目的是以缩短创面愈合时间及

3、预防感染为主。因此选择具有较强修复和抗菌能力的敷料尤为重耍。银离子敷料具有广谱抗菌、抗炎、吸收渗液等功效,本研究以烧伤创面外用药磺胺喀喘银为对照,拟评价银离子抗菌敷料在治疗II度烧伤创面的安全性和有效性。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株洲市中心医院烧伤外科2012年12月〜2013年11月急诊收治入院的烧伤患者58例,其中男34例,女24例,年龄18〜49岁,平均(34・2±5・6)岁,文化程度均是初屮以上。入组标准:创面面积、深度按三度四分法,新九分法估计,面积为4%〜28%(TBSA);创面部位以躯干和四肢部为主,烧伤在24h内入院的。排除标准:有磺胺类药物过敏史,严重心

4、、肺疾病、糖尿病、营养不良者、孕妇、哺乳期妇女、肝肾功能不全及精神障碍的患者。将符合条件的58例患者采用随机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9例,两组在年龄、烧伤面积和深度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1・2方法观察组用用0.9%氯化钠溶液+0.5%碘伏清创,去除所有腐皮后,将银离子抗菌敷料敷于创面,外覆20层无菌纱布覆盖并妥善固定;对照组用用0.9%氯化钠溶液+0.5%碘伏清创后,以均匀涂抹了一层磺胺喘喘银霜的纱布贴于创面,20层无菌纱布覆盖并妥善固定。两组需暴露创面时均用烤灯持续烘烤创面。1・3评价指标①创面愈合吋间及愈合率:两组患者创面愈合吋间均由2名

5、主治以上医师进行判断。去除敷料后,两人一致认为创面95%上皮化为判断愈合的标准,并记录愈合时间。于治疗后第3、7、14d根据公式(用药前创面总面积-未愈创面面积)/用药前创面总面积X100%计算创面愈合率,取2位医师计算值的均值为最终创面愈合率。②敷料渗液情况及炎性反应:计数lw内外敷料纱布渗湿层数;判定是否存在创周炎性反应。③换药次数及更换内层纱布次数:统计患者治疗过程中换药次数及更换内层纱布的次数。④创面细菌培养阳性率:取笫3、7d创面分泌物进行细菌培养,并进行阳性率的比较。⑤实验室检查指标及不良反应:监测患者治疗过程中血常规、肝肾功能,并密切观察患者有无疼痛、高热、过敏反应等

6、不良反应。1・4统计学处理数据资料利用统计软件SPSS13.0进行统计分析,创面愈合时间、愈合率、换药次数及更换内层纱布次数用均数土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2.1创面平均愈合时间及愈合率的比较治疗组创面平均愈合时间为(10.95±2.6)d,对照组创面平均愈合时间为(13.25±2・8)d,治疗组创面愈合时间较对照组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7、7±8.5)%,提示第7、14d治疗组愈合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o2.2敷科渗液情况及炎性反应比较治疗组1w内外敷料渗湿纱布层数为(10.39±1.5)层,对照组(19.24±3.7)层,治疗组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o治疗组有5例患者出现炎性反应,对照组12例出现炎性反应,治疗组出现炎性反应的比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o2.3创面换约次数及更换内层纱布次数的比较治疗组换药次数平均为3.96±4.7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