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毕业论文老年腰椎滑脱症患者术后近期疗效观察

临床医学毕业论文老年腰椎滑脱症患者术后近期疗效观察

ID:46322729

大小:86.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11-22

临床医学毕业论文老年腰椎滑脱症患者术后近期疗效观察_第1页
临床医学毕业论文老年腰椎滑脱症患者术后近期疗效观察_第2页
临床医学毕业论文老年腰椎滑脱症患者术后近期疗效观察_第3页
临床医学毕业论文老年腰椎滑脱症患者术后近期疗效观察_第4页
临床医学毕业论文老年腰椎滑脱症患者术后近期疗效观察_第5页
资源描述:

《临床医学毕业论文老年腰椎滑脱症患者术后近期疗效观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XX大学毕业论文老年腰椎滑脱症患者术后近期疗效观察姓名:2014年6月25日老年腰椎滑脱症患者术后近期疗效观察作者:贾龙郑燕平刘新宇袁振灿韩世杰李小斌黎君彦【摘要】目的探讨老年腰椎滑脱患者经手术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方法我院自2000年3月至2007年1月共收治各型腰椎滑脱患者185例,按患者年龄分为:I组60岁以下患者101例;II组60岁以上(含60)患者84例。通过对两组术前、术后JOA评分,ODI指数,腰腿痛VAS评分,影像学进行随访评估。结果I组在手术时间及出血量低于II组(P<0.05);随访时间12〜48个月(平均24.6个月),两组间JOA评分、ODI指数、VA

2、S评分、滑脱矫正率、骨融合率(100%)无显著性差异(P0.05);I组在相对椎间隙高度的维持(I组87.7%,II组82.5%)优于II组,内固定相关并发症方面II组多于I组(P0・05)o结论外科手术是屮老年治疗腰椎滑脱理想可靠的治疗方法;高龄患者失血量、并发症较中青年多,围术期工作需要更加全面细致,对于骨质疏松患者应合理选择使用内固定器械,可减少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关键词】腰椎滑脱;外科手术;高龄病人;并发症腰椎滑脱症是常见的脊柱疾患,临床上多见的为峡部裂和退变性滑脱两种。硬膜囊和神经根受压、牵伸而出现的一系列神经系统症状,是慢性腰腿痛的常见原因之一。有效的减压、复位

3、、固定、融合技术,是症状缓解和维持远期疗效的有效手段(1)。随着对脊柱内固定技术和植骨融合各方面研究的不断深入,接受手术的患者年龄段在增宽,很多患者已达高龄,各家对临床疗效的报道意见不统一,且随Z而出现的各种并发症也逐渐成为脊柱外科医生关注的重点(2〜4〕。本文对经手术治疗的185例腰椎滑脱症患者的临床疗效、影像学资料、并发症进行统计分析,旨在评估不同年龄的腰椎滑脱患者在接受相同的手术方式治疗后的临床疗效。1材料与方法冋顾2000年3刀至2007年8刀本院收治手术治疗的各型腰椎滑脱患者,随访资料完整的185例患者按年龄分为,I组:60岁以下(27〜59岁,平均42.6岁)患

4、者101例,其中男42例,女59例;病程0.5〜8年;峡部裂滑脱64例、退变性滑脱37例;单节段患者90例,2节段患者9例,3节段患者2例。共114滑脱节段:10例L3,53例L4,51例L5。II组:60岁以上(60〜85岁,平均71.4岁)84例,其中男36例,女48例;病程0.6〜12年;峡部裂滑脱51例、退变性滑脱33例;单节段患者65例、2节段患者15例、3节段患者4例。共107滑脱节段:7例L3,46例L4,54例L5。合并糖尿病13例,高血压42例,慢性支气管炎11例,骨质疏松13例。两组患者的主要症状为下腰疼和下肢疼,I组分别为95.1%、81.2%,II组

5、分别为96.4%、90.4%。合并间歇性跛行者较多分别占77.2%、83.3%。术前JOA评分分别为14.2±3.9、13.6±2.9,术前ODI分别为64.5±4.4、67.9±4.2,术前VAS评分为7.41±0・73、7・39±0・67。I组、II组肌力减退者分别为23.7%和23.8%;腱反射减弱者34.6%和36.9%;感觉减退者15.8%和22.6%;大小便功能障碍者3.96%和10.7%。1.2手术指征患者腰腿痛,卜•肢麻木及间歇性跛行严重,经长期保守治疗无效,或已有下肢感觉障碍,肌力下降,大小便障碍等神经功能障碍者。经佩带腰围可使症状缓解,但仍然严重影响日常

6、生活和工作者。全部患者经过至少3个月以上的保守治疗无效后手术治疗(5)。1.3临床症状及神经功能评价所有患者均接受同一组手术医师的问诊、全身及脊柱外科体检并详细记录。术前、术后采用日本整形外科学会(JOA)腰痛评分作为临床客观评价标准。根据JOA好转率(RIS)计算公式,判定临床疗效:优为RIS>75%,良为50%〜74%,可为25%〜49%,差为0〜24%或JOA评分低于术前者。优良率设定为RIS50%。应用美脊柱外科学会推荐的ODI评分及100mmVAS腰痛及下肢痛评分作为主观性评分,由医师给予简要说明后,由患者独立填写。椎间隙高度比测定方法:病变椎间隙高度与近端第二正

7、常椎间隙高度相比。确定融合情况吋不单纯依靠X片见间隙模糊,而通过CT矢状位和冠状位重建见连续骨小梁通过间隙方可确定(图l)o1.4手术方法及术后处理木组病例手术均由同组手术医师完成。采取连续硬膜外麻醉或全身麻醉,俯卧位经后正中入路。定位滑脱椎体后,所有病例均行滑脱椎体及下位椎体椎弓根钉固定,全椎板切除减压,潜行切除双侧关节突关节内侧的1/3〜2/3,充分扩大神经根管在直视卜•松解受压的神经根及硬膜囊,并行后路椎间融合术(PLIF)或(和)后外侧融合术(PLF)oPLIF采用在椎间隙内加压打实植入自体骨粒或填充自体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