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院制视野下的传统文化传承和发展路径探析

书院制视野下的传统文化传承和发展路径探析

ID:46325768

大小:71.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11-22

书院制视野下的传统文化传承和发展路径探析_第1页
书院制视野下的传统文化传承和发展路径探析_第2页
书院制视野下的传统文化传承和发展路径探析_第3页
书院制视野下的传统文化传承和发展路径探析_第4页
书院制视野下的传统文化传承和发展路径探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书院制视野下的传统文化传承和发展路径探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书院制视野下的传统文化传承和发展路径探析葛红丽,李雅婷,金希勇(潍坊学院,山东潍坊261061)摘要: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屮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因此,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寻找不同背景下的传承和发展路径是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实现文化繁荣兴盛的重要举措。本文结合书院制这种新型学生管理体制,分析高校传统文化教育的现状,从而寻求一种书院管理体制下的传统文化传承和发展路径。!词:传统文化高校书院制国学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过千年的传承,已经深深融入到了国人的性格和血脉中,对于民族团结

2、的维系、民族精神的培养和价值观念的形成都具有重要作用。2014年,国家教育部岀台《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提岀要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落实立徳树人根本任务。2017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又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党的十九大报告也进一步强调了要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增强民族文化自信。高校作为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领域和实体阵地,肩负着培养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光荣使命,理应成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地,从而引导青年坚定理想信念、完善道德品质、培养理想人格和提升政治素养。一、高校传统文化教育面临的挑战

3、1.多元文化形态的冲击全球化迅速发展的今天,人学生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判断受多元文化的冲击,价值观也日趋多元化,逐渐丧失了基木的是非判断能力。大学生盲目从众、诚信意识淡薄、道德底线下滑等现象愈演愈烈。在网络时代,学生的信息获取主要是通过互联网,网络是把双刃剑,在提供信息便捷的同时也充斥着各种不良信息。传统文化教育由于内容和形式的落后,对学生的影响力也慢慢被削弱,与网络教育的便捷和普及相比,传统文化教育受到了极大的挑战。1.人文教育的忽视传统文化教育培养的是学生的健全人格和人文精神。纵观全国高校,受人才培养计划的局限和专业学科的设置,高校的课程大都是针对专业开展的,

4、大学生所学专业的涉猎范围狭窄,传统文化中的人文教育被忽略,导致大学生所学的专业涉猎范围狭窄。在一些理工科院校,这种现象尤为明显。学生除了进行自己的专业学习外,对传统文化进行系统学习的少Z又少,这种教育的缺失导致大学生的人文精神也存在缺失,健全人格的形成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2.大学理念的缺失董平认为:“一个民族或者一个国家,如果它脱离了自己的文化传统,很有可能使这个民族的现代生活失去根基”。新文化运动对儒学批判的非客观性,以及人们对传统教育精华认识的偏颇,直接导致传统文化与现代大学的对立,进而导致其精神内荒。“当前,大学正面临着'理念危机'一一大学理想的黯淡,

5、大学观念的落后,大学精神的失落,大学形象的扭曲,大学使命的弱化,大学廿标的混乱。”[1]二、高校传统文化教育的现实意义高校针对大学生的传统文化教育承担着大学生个体的文化归化以及大学生国民精神塑造的使命,关系到大学生对于具有深厚中华传统价值观内涵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与认同。首先,传统文化教育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和人文素养。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所在就是对真、善、美的认识和追求,在于对和谐人文精神的继承和发展,具体表现为天人合一、知行合一和情理合一。⑵现在的大学生自小被呵护长大,自我意识严重,缺乏与他人合作的精神,心理承受能力较弱,人文素质缺乏。加强传统文化

6、教育,大力提倡古代的仁、义、礼、智、信,既可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纠正他们的价值观和世界观,乂可以增强他们的心理素质,形成互帮互助的良好风气,促进健全人格的形成。其次,传统文化教育有助于修炼学生的良好品行和高尚情操。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精忠报国、振兴中华;崇德向善、见贤思齐;孝悌忠信、礼义廉耻,这些话语里蕴含的责任担当意识、爱国情怀、社会风尚和荣辱观念,体现着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蕴含着丰富的道德理念和规范,。它既能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乂能促进大学生正确“三观”的形成,从而引导学生树立民族意识,发扬民族精神。中国成功的高等教育体制必然根植于中国几千年的文化土

7、壤中,绝不是对西方大学制度的简单移植,也不是对传统文化的盲目回归,中国现代大学应该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内核和人文精神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家国情怀教育,仁爱共济、立己达人的社会关爱教育,正心笃志、崇德弘毅为重点的人格修养教育,这些传统文化教育的不同内容分别从个人、社会、国家层面对青年学生的全面成长进行了完整阐述。因此,这就要求高校在进行传统文化教育过程中要注重不同层面的递进和延仲,要在教育过程中注意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不要盲目照搬、因循守旧,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使传统文化的教育价值得到最大发挥。三、书院制下传统文化传承和发展的重要途径书院体制作为中国传统

8、文化里的珍宝,营造的独特的人文精神,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