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风病治疗疗效分析

中风病治疗疗效分析

ID:46328461

大小:81.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11-22

中风病治疗疗效分析_第1页
中风病治疗疗效分析_第2页
中风病治疗疗效分析_第3页
中风病治疗疗效分析_第4页
中风病治疗疗效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风病治疗疗效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中风病治疗疗效分析中风病是老年人常见病,其发病急骤,病情危重,死亡率和致残率都很高。为了降低病残程度,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我科室采用优化治疗方案进行治疗,收到理想效果,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128例屮,男87例,女41例,年龄最大87岁,最小25岁,平均63岁;50岁以下3例,51〜60岁30例,61〜70岁50例,71〜80岁33例,80岁以上12例;病程最长20天,最短10小时,平均8天;按屮风病病类诊断:屮经络96例,屮脏腑32例。有高血压病史81例,冠心病病史21例,糖尿病病史12例。2诊断及疗效评定标准全部病例按照屮华全国屮医学会内科学会1986年6月修订的《中风

2、病屮医诊断、疗效评定标准》。辨证分型依据临床实际分为:1•风痰阻络;2.痰热腑实;3.肝阳暴亢;4.阴虚风动;5.气虚血瘀;6••痰火闭窍;7••痰湿蒙窍;8•元气败脱:各型例数及出现率见表lo中风病的疗效判定评价:1•临床治愈:症状和体征消失。影像学检查CT检查基本消失,诊状全部消失。2.显效:症状和体征明显减轻,影像学检查梗死兆明显减少达1/2以上,诊状60%消失。3.有效:症状和体征有减轻。影像学检查较治疗前减少30%或变小者。症状30%消失。4.无效:症状和体征有减轻或无变化,CT检查无明显改变。表1中风病各型例数及百分比统计症候病案数目临床治愈显效有效无效风痰阻络3

3、281572痰热腑实112360肝阳暴亢2561171阴虚风动133730气虚血瘀155820痰火闭窍142570痰湿蒙窍1615100元气败脱20011总计1282754434百分比21.1%42.2%33.6%3.1%3辨治方法1)、依据以上辨证分型:1•风痰阻络:化痰通络汤;2.痰热腑实:星萎承气汤;3.肝阳暴亢:天麻钩藤饮;4.阴虚风动:镇肝熄风汤;5•气虚血瘀:补阳还五汤。6•痰火闭窍:羚羊角汤加减配合至宝丹或安宫牛黄丸鼻饲;7•痰湿蒙窍:涤痰汤加减;8•元气败脱:参附汤加减频频服用。2)、静脉滴注中成药注射液中经络:1•可选用具有活血化瘀的屮药注射液静脉滴注:丹参

4、注射液、川茸嗪注射液、七叶皂昔钠粉针剂、血栓通粉针剂、疏血通注射液均可考虑使用。2•辩证属于热证者,选用具有活血清热作用屮药注射液滴注:醒脑静、清开灵注射液。中脏腑痰湿蒙窍:醒脑静注射液痰火闭窍:清开灵注射液元气败脱证:参附注射液、参麦注射液或生脉注射液等具有扶止作用中成药4结果中经络96例,其中临床治愈24例,显效44例,有效25例,无效3例,分别占25%、45.8%、26%、3.2%,总有效率96.8%。中脏腑32例,其屮临床治愈3例,显效10例,有效18例,无效1例,分别占9.4%、31.3%、56.3%、3%,总有效率97%。经统计学处理,中经络的有效率与中脏腑差异无

5、显著性(P>0.05),中经络临床治愈及显效率与中脏腑差异有显著性(P<0.05)。患者住院最长65天,最短6天,平均住院天数12.3天。5结论关于中风病机,历代著述颇多,《灵枢•剌节真邪论》“虚邪偏客于身半,其入深,内居营卫;营卫稍衰,则真气去,邪气独留,发为偏枯。”《丹溪心法》“中风大率主血虚有痰。”《临证指南•中风》“精血衰耗,水不涵木,木少滋荣,故肝阳偏亢,内风时起。”说明气虚血瘀、肝阳上亢在本病的发病机制占有重要地位,本组病例亦与之相符。清开灵注射液由《温病条辨•上焦篇》安宫牛黄丸化裁,由胆酸、水牛角、珍珠层粉、黄苓、金银花等八味中药材经现代科学方法制成。具有清热解

6、毒、化痰通络、醒神开窍之功。现代研究认为,该药能纠止代谢紊乱,改善脑循环,减轻脑水肿,增强脑细胞对缺氧的耐受力,从而保护脑细胞,缩小梗塞面积,促进血肿吸收E,]O复方丹参注射液为丹参和降香经提取制成,具有活血化瘀、镇静安神作用,能抑制凝血及血小板聚集,激活纤溶,促进纤维蛋白降解,减少血栓形成,调节免疫,加速改善脑循环[2]。生脉注射液由人参、麦冬、五味子制成,具有益气复脉,养阴生津之功,能降低细胞的聚集性,促进纤维蛋口降解,增加血液的流动性,改善组织灌注⑷。依据传统中医理论,结合现代药理研究,肝阳上亢型和肝风痰热型予清开灵注射液静脉滴注,气虚血瘀型和阴虚风动型予复方丹参注射液

7、和生脉注射液静脉点滴。经本组病例使用,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经本组病例可知,以风痰阻络型为主,肝阳暴亢次之,元气败脱最少,治疗难度大。治疗上强调早期治疗,注重在中医辨证分型的基础上使用中药针剂点滴,同时鼓励患者尽早进行肢体功能锻练。这样,就有利于降低病残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促进早日康复。江华瑶族自治县民族中医院心脑血管科2011年月H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