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农业产业化组织模式探析

云南省农业产业化组织模式探析

ID:46329295

大小:68.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11-22

云南省农业产业化组织模式探析_第1页
云南省农业产业化组织模式探析_第2页
云南省农业产业化组织模式探析_第3页
云南省农业产业化组织模式探析_第4页
云南省农业产业化组织模式探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云南省农业产业化组织模式探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云南省农业产业化组织模式探析云南省农业产业化组织模式探析【摘要】农业产业化经营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耍内容,而农业产业化组织模式是影响农业产业化经营实施成效的制度因素,在产业化过程中应予以关注。本文在分析云南龙头企业带动型、市场带动型和合作经济组织带动型这三种农业产业化组织模式的基础上,指出云南省农业产业化组织模式存在的不足,提出进一步完善农业产业化组织模式的对策建议。【关键词】云南省农业产业化组织模式一、云南省农业产业化组织模式1、龙头企业带动型龙头企业带动型一般是以农副产品加工或流通等企业为龙头,通过合同契约、股份合作制等多种利益联结机制,与农户结成互惠互利的经济共同

2、体,带动农户从事专业生产,将生产、加工、销售有机结合,龙头企业对农产品进行加工或销售,农户或农产品生产基地提供优质农产品或原料,实施一体化经营。如云南玉溪凤凰生态食品有限责任公司,公司采取“龙头+养殖基地+养殖小区+养殖专业合作社+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拓展国内外消费市场,提高养殖效益,促进了农民增收,探索出符合云南畜牧产业发展特点的高原特色畜牧业发展模式。公司现有良种猪繁育示范基地3个,在红塔区、江川、通海、华宁等地建立了出口备案养殖基地42个,带动了生猪养殖小区10个,养殖专业合作社5个,出栏50头以上规模养殖户3500多户,实现户均增收350多元。2013年,公司屠

3、宰加工生猪84.8万头,销售总额9.94亿元,比2012年增加2.07亿元,增长26.3%;出口冻猪分割肉7281.5吨,外汇收入3884万美元,比2012年增加1338万美元,增长53%。2、市场带动型市场带动型是以各类市场特别是专业市场或专业交易中心为依托,拓宽农产品流通渠道,带动区域专业化生产,实行产、力口、销一体化经营,扩大生产规模,形成产业优势,节省交易成本,提高营销效率和经济效益。如砚山稼依辣椒批发市场,其声名远扬,是四里八乡农民走进大市场的桥梁。稼依辣椒城1995年建成,是全国第二、西南地区最大的辣椒交易市场。市场内有I古I定商业门面1200间,摊位1000余

4、个,有57个辣椒专营收购门市,300余户辣椒收购、加工户,辣椒年成交量上万吨,交易额近亿元,产品远销国内11个省市及美、口、韩、马来西亚等国,成为西南地区笫…大辣椒专营市场和集散地。稼依辣椒城带动了个体私营经济和乡镇企业的发展,基木形成了以辣椒城为中心,沿323国道发展,集加工、修理、饮食、服务等多行业多层次的发展格局。3、合作经济组织带动型合作经济组织带动型依托农村各种类型的农民专业协会、合作社等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一头连着千家万户,一头连着市场,把分散经营的农户组织起来,共同进入市场,参与竞争。在运行机制上,合作组织以共同的利益联结农民入社,对内不以营利为目的,保本微利,

5、盈余返还;在经营内容上,从事生产资料供应、产品收购、运输、贮存和食品加工等…系列产前、产中、产后的一体化经营;在对外关系上,合作组织代表农户社员的利益,具有营利性,因而提高了农户的收入和交易地位。如玉溪市通海十街玫瑰合作社,该合作社选择“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坚持“自我发展,自主经营,自我管理,共同集资,共担风险”的办社原则,健全民主管理制度,实行社员大会和理事会、监事会制度,并且理事会、监事会班子成员均为本村村民;坚持民享原则,种苗由合作社培育,农用物资均由合作社批量采购且以批发价供给社员,鲜切花销售方面由合作社统一分级包装后送到南国际花卉拍卖市场拍卖并按拍卖价返还社员,

6、这样从种苗供应到农用物资,再到销售,合作社最大限度地为社员节约了成木,直接面对市场,避免了以往花卉公司鲜切花收购存在的压级压价现象,实现了花农利益的最大化,引导花农走上了合作规模经营的道路,提高了市场竞争力,促进了花农增收致富。二、云南省农业产业化组织模式存在的问题1、利益机制不健全云南省积极探索农业产业化经营各主体间的利益联结机制和分配机制,形成了多种各具特点有效的利益联结方式,但是,在各种利益联结方式屮,还存在农业产业化组织和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不规范、不完善、不稳固的问题。一是违约现象十分普遍。由于农业产业化组织模式冃前还是以“企业+农户”模式为主,农户和企业Z间毁约现

7、象比较普遍。二是利益分配机制不够完善。云南省农业产业化组织的框架中并没有从制度安排上提供让农户分享第二、第三产业利润的稳定的联结机制及其有效的载体,导致农户难以真止分享到农产品产后环节的利益;而且由于缺乏一种对龙头企业和农户的组织约束,双方时常会因市场行情的变化而发生违约或不履约的现象,特别是龙头企业常常会将自身在市场竞争中遇到的风险转嫁到农户头上,龙头企业和农户的利益分配常常处于一种难以预期的诚信风险Z中。2、龙头企业竞争力不强一是龙头企业实力弱。云南省龙头企业整体存在总量不足、单体规模小、生产链条短的缺陷,难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