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校园建筑设计探析

中学校园建筑设计探析

ID:46334025

大小:66.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11-22

中学校园建筑设计探析_第1页
中学校园建筑设计探析_第2页
中学校园建筑设计探析_第3页
中学校园建筑设计探析_第4页
中学校园建筑设计探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学校园建筑设计探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中学校园建筑设计探析摘要:本文就设计建成的无锡天一实验学校为例,从工程概况、设计原则、设计理念和设计特点四个方面展开阐述,探析和研究当代中学校园建筑设计的一些理念和方法,并希望能够为中学校园建设提供一些积极的参考。关键词:交流长廊,传统文脉,现代精神1引言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文明的进步,承载国民教育的校园建筑越来越受到国家的重视,而中学教育又是一个人成长过程最为重要的环节。中学校园则是承载孩子们的成长发展的场所,它是孩子成年的过程中重要的舞台。因此校园建筑环境及配套设施的优劣直接影响到孩子的成长发育以及教育质量的高低。本人有幸在2010至2012年参与了无锡天一实验学校从方案到最终建成的设

2、计全过程。本文以此为例,探讨在中学校园建筑设计过程中的」些经验得失,希望能够为校园建设,尤其是中学校园的建设提供一些积极的、有价值的参考。2工程概况根据《无锡市高铁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为了推进无锡锡东新城中心地区文教事业的发展,完善城市功能,扩大优质教育资源,根据市委、市政府、区委区政府的统一部署,确定建设天一实验学校等教育工程。无锡市天一实验学校于2001年9月由江苏省天一中学创办,是无锡市内的重点中学。新校区从设计到竣工耗时2年半左右(2010.6——2012.12),总建筑面积62198平方米,总投资约2.55亿元。无锡市天一实验学校是一所高标准、现代化的初级中学。学校基地位于锡东新城

3、新华路以南,兴越路以北,锦安路以东。学校规模为代轨48班,学生2400人的初级中学,其中寄宿生约1440人。基地用地比较紧张,而学校建成设施包括了行政楼、教学楼、实验楼、体艺馆、食堂、报告厅、学生及教师宿舍、300米跑道操场等。在天…中学附近为无锡锡东高级中学,有幸两所学校的设计都由我院完成。因此我们在设计的过程中考虑到两校资源的共享,从而提高使用效率。图1无锡天一实验学校南侧沿街全景3设计原则我们在天一实验学校设计过程中秉承了以下设计原则:(1)安全牢固原则:由于学校建筑是密集人员活动场所,同时中学校园又是祖国花朵成长的环境,安全是至关重要的,因此设计首先考虑的是严格执行国家工程建设标准和相

4、关规范,在设计中将安全性放在首位。(2)集约型校园原则:设计立足生态环境保护方针,在满足安全适用经济美观的前提下,不追求豪华、高标准,而是采用绿色环保的技术、方法和材料,创造节能、节水、节材的新型绿色校园,同时与无锡锡东高级中学在教育资源方面实现部分共享,节约成本,提高效率。(3)适用美观原则:设计反映中中学校园建筑以人为本的内涵,为成长中的孩子们提供丰富的空间体验和良好的学习交流环境。在满足功能要求的同时,注重空间造型上的艺术处理,力求营造简约美观,大气活泼的校园建筑群体形象。4设计理念(1)“交流共享”:天一实验中学作为二世纪的屮学校园,不仅仅是传授科学知识的地方,更是陶冶品行情操,全面提

5、高各方面素质的场所。因此我们认为:“交流共享”是获取新知识,培养健康良好的人格品格的重要渠道。如何更好地实现“交流共享”便成为整个方案的契机,最终我们通过设置一条交流长廊来实现这个理念。(2)“传统与现代相结合”学校地处无锡新城这一既具有深厚文化底蕴、又在现代化道路上迅速发展的城市。在设计过程中,我们不仅希望能够体现现代精神,展示新区蓬勃发展的朝气,同时也希望尊重传统历史文脉,发掘当地的文化特色,使得传统和现代能够有机结合。5设计特点(1)交流长廊从设计理念出发,为了更好地为师生创造“交流互动”的契机,我们突破了传统的轴线式、行列式空间布局模式,通过设置一条贯通南北的“交流长廊”将教学办公区、

6、生活后勤区、体育运动区有机整合在一起,充分突出交流空间的重要性,既秉承传统课堂上“教授”的意义,又强调课堂下“交流”的作用。“交流长廊”被设计为一个半开放的敞廊形式,孩子们能够在这里接触到阳光空气,但同时也不会受到雨雪气候的影响。我们希望通过这样一条“交流长廊”为孩子们创造更多的交流机会,为师生构建灵活多变、整体有序的特色校园。图2交流长廊(2)人车分流的交通体系校园整体交通系统的构建中,外环道路组成道路的基本骨架,汽车在外环行,人流在内部走,形成主次分明、人车分道的道路形式。车行道沿教学区、生活区外侧环行,主要道路6米,消防车道4米。人行步道沿南北和东西纵横双向布置,连接多个步行广场,方便学

7、生到达各功能区。道路的布局不仅加强了校园中心区的完整性,提咼了环境质量,也使步行系统与车行系统有机结合,共同构成人性化、安全、通畅的校园交通体系。校内机动车停车位共笛2个,其中位于体育楼下面的地下车库停车位97个,地面停车位15个;校园主入口处设置18个停车位,供接送学生的家长使用。自行车停放位沿学生宿舍西侧道路布置,方便学生使用。(1)立体化的、层层渗透的空间景观设计通过实体建筑的有序布局营造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