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的认识案例分析

倍的认识案例分析

ID:46340119

大小:66.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1-22

倍的认识案例分析_第1页
倍的认识案例分析_第2页
倍的认识案例分析_第3页
倍的认识案例分析_第4页
资源描述:

《倍的认识案例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体验数学即生活,感受数学的乐趣《倍的初步认识》教学案例武汉市江夏区纸坊二小吴秀荣—、设计理念《数学课程标准》强调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倍的认识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表内乘法(二)》中的内容,倍的认识是在学生认识了乘法的含义及学习T1-7的乘法口诀的基础上來学习的,学生掌握了“倍”知识,为今后利用乘法口诀解决“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及“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等数学问题打下基础。倍的含义的理解对今后的学习至关重要。本节内容是学生初

2、次接触的新概念,思维迁移存在一定的难度。因此,耍使学生在充分动手感知的过程中理解“倍”的意义,了解倍的概念。教学此知识时,我尽量多给学生感知的机会,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让学生自觉地接受新的概念,学习新的知识,并在自己身边寻找“倍”的足迹,体验数学即生活,感受数学的乐趣。二、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经历“倍”的概念的初步形成过程,体验“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2、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初步建立“倍”的概念,明白“一个数的几倍”的具体意义。3、会求一个数的儿倍是多少,并能用这个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4、在经历“倍”的概念的初步形成过程中,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推理的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教

3、学重点:经历“倍”的概念初步形成过程,建立“倍”的概念。教学难点:建立“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思路。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仪、学具盒等。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师:今天的数学课,老师请一些同学上讲台來一起做一个小游戏,同学们愿意吗?师叫2名女同学站在第一排,再叫2名男同学站在第二排师:第一排有儿个女同学?(2个)第二排冇几个男同学?是几个2?(1个2)生回答后,师告诉学生:男同学的人数和女同学的人数同样多我们就说男同学的人数是女同学的1倍。然后又叫4名男同学站在第二排(2个2个地站在一起)。师:现在男同学有儿人?是儿个2?(3个2)生回答后,师引出课题:像这种

4、情况,我们就说男同学人数是女同学的3倍。今天这节课我们就学习“倍”的认识。(板书课题)(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1、初步形成“倍”的概念。(1)教学3倍带着学生摆圆片:第一行摆2个圆片。学生边摆边说:第一行有(2)个圆片,是一个2。再在第二行摆6个圆片,(2个2个地摆)。边摆边说:第二行有(3)个2。师:我们就说第二行圆片的个数是第一行的(3)倍,3个2也可以说成2的3倍。(2)用同样的方法教学2倍、5倍、1倍。(3)让学生观察、比较前面摆的圆片,在小组中讨论:第二行的数量是第一行的几倍,应该怎样想?学生讨论后,每组请一个代表汇报讨论结果,教师引导学生得出:第二行的数量是第一行的几倍?

5、应分两步思考:一是先看第一行是一个几,二是看第二行有几个第一行的数量,就是第二行的数量是第一行的几倍。2、巩固“倍”的概念。第一行★★★第二行★★★★★★★★★判断第二行是第一行的几倍?生解答时,师耍求学生说出想的过程。3、教学例3。(1)师:刚才我们学习了,第一行有2个圆片,第二行有3个2,那么第二行是第一行的3倍。(2)师:如果只告诉我们第一行冇2个圆片,第二行是第一行的4倍,那么第二行有几个2?同学们会摆吗?卜-面,同学们门己动手摆摆看。(3)小组讨论:要求第二行有几个圆片,应怎样列式计算?为什么?(4)教师引导学生小结:要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也就是求几个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6、。三、拓展延仲,巩固深化。1、课本第76页:“做一做”练习。先让让学生弄清题意,再让学生独立地操作学具,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最后列式计算。2、课本第78页第1题。学生练习时,多举一些实例,结合操作学具,让学生明白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计算的道理。3、小组讨论:在我们的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倍的知识?四、全课小结。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你有哪些收获?案例分析:本节课是学生接触“倍”的概念的第一节课,目的是要求学生初步建立倍的概念,理解倍的概念,初步建立“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思路。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我认为有以下几个特点: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由于倍的概念

7、比较抽彖,学生不容易理解,所以在课的开始,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通过学生活动,创设一个生活情境:请2名女同学,2名男同学上台后初步理解同样多是1倍,再请4名男同学上台,诱导启发,并说明:男同学是女同学的3倍。这节课就来学习“倍的认识”。把抽象的倍的概念具体化,帮助学生理解倍的含义。使学生对教学内容有熟悉感,为学生创设一种用数学眼光分析观察日常生活问题的能力,激发学习兴趣。二、借助直观操作,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有位教育家曾经说过「'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