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的产生与传播》的教学反思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的教学反思

ID:46347413

大小:57.09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11-22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的教学反思_第1页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的教学反思_第2页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的教学反思_第3页
资源描述: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的教学反思》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的教学反思    根据《中学科学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本课教学设计力求体现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创设条件让他们在科学的探究活动中学会有目的的观察在观察中发现、思考让学生在自主的活动和体验中学习科学这节课中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经验:    一、整节课的设计较合理    1、符合预备年级学生认知的特点在学生活动获得感性体验的基础上归纳总结出声音的产生原因和“声音必须依靠介质传播”的结论    2、根据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设计了两个环节的探究活动:第一个环节是引导学生观察多种发声体、从中发现、感悟声音

2、的产生原因;第二个环节是探究声音靠什么传播主要是通过演示:“钟罩抽气实验”、“水中敲击小烧杯实验”和学生实验:用“土电话”通话、“轻划桌面”先给学生以感性的认识然后归纳总结出“声音必须依靠介质传播”的结论在这两个环节的活动中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进行有目的的活动和思考并说出自己的发现这样的活动设计较好地调动了学生主动探究的积极性从学生课堂的表现来看不仅比较主动还能随着教学内容的延伸主动思考并向老师提出问题    二、实验的设计起到关键的作用    1、第一个环节是引导学生观察多种发声体、从中发现、感悟声音的产生原因的实验教

3、师有目的为学生准备了三种能制造声音的东西:1、音叉——最容易观察到振动与发声有关的器材;2、鼓上放绿豆可以放大鼓面的振动;这两种都是通过敲打发声3、橡皮筋可以通过另一种方式发声——拨动为了不限制学生的思维还要求学生用另外的东西制造声音在此四次观察的基础上归纳共同的现象、思考声音产生的根本原因    2、“证明水能传声的实验”是教师自己的设计用玻璃棒敲打靠细绳悬吊在水中的小烧杯发声所用器材简单易得、效果又好    3、“证明固体传声实验”中教师做了改进让学生用指甲或笔的末端轻划桌面听声音效果比轻敲桌面要明显    因此实验

4、为突破难点起到关键的作用    三、教师有关注学生发展的理念是教学成功主导因素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只有主体发挥主动性学习才有效其主动性的发挥不仅要靠合理的教学设计更要靠教师对学生的关注的态度来维持在这堂课上学生多次发表了不同看法和提出问题老师是注意倾听的并注意给以适当的引导师生关系的融洽是这节课获得较好效果的大前提这是因为平时教学中教师的作风是较民主的、对学生的提问是鼓励的看来这一点很重要    关注学生发展的理念还体现在要重视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活动注意培养学生小组记录的习惯    四、不足之

5、处    1、时间控制不够好    第一个活动由于学生个体的差异导致有的小组记录的速度较慢拖延了时间也反映出第二个不足    2、预备年级的学生刚接触这门课程还需要平时课上继续训练小组活动的诸多习惯    3、在探究声音产生的活动环节中教师如果能有意识的渗透给学生一种科学探究的思想——“证明推测一定要有足够的、有力的证据”会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的思维方式因为科学课不仅要使学生对科学感兴趣还要培养其科学探究的能力而这种能力的核心就是科学的思维方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