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学研究的人生体悟

佛学研究的人生体悟

ID:46348314

大小:71.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11-22

佛学研究的人生体悟_第1页
佛学研究的人生体悟_第2页
佛学研究的人生体悟_第3页
佛学研究的人生体悟_第4页
佛学研究的人生体悟_第5页
资源描述:

《佛学研究的人生体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佛学研究的人生体悟演讲人:方立天时间:2012年秋季论坛地点:什刹海书院我不是一个宗教的信仰者,也不是一个宗教的反对者,而是把宗教作为一种客观对彖进行研究的一个人学老师。我想跟佛教有关的人概有这样几类人:肓接有关的就是佛教的信徒,第二类就是研究佛教的一些学者,第三就是佛教部门有关的行政官员。佛教学术界研究佛教的人是怎么研究的?他们的立场、方法和观点怎样?可能对我们信仰佛教的朋友也会有参照价值。研究中国佛学的因缘我与佛学研究有三点因缘:传统影响、理性选择和个性爱好。我是浙江人,1933年出生,1956年

2、进入北京大学哲学系,1961年从北大哲学系毕业,分配到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中国哲学史教研室做教师。当时哲学系对老师冇两条要求:一是从先秦到近现代中国哲学史要会通讲;二是要确定哪一段哲学史作为你的重点研究方向。当时很多人报了先秦、两汉、宋明、近现代,但魏晋南北朝、隋唐儿乎没人报。这一阶段除了儒学以外,还有佛教、道教,宗教内容比较多,20世纪60年代初期的政治舆论环境中,道教、佛教研究都被称为“险学”,但我还是报了这一段,而且决定先研究佛教。当时研究佛教有三个闲难。一是内容庞杂,历史很长,派别很多,要想系统

3、、全面地把握佛教思想史很不容易;二是佛教有很多概念,它的文字我们大多认识,但它的意思有特定的内涵,不易了解;三是佛教的思维方式跟我们一般的思维方式不同,是通过排斥而肯定,通过否定来呈现事物的真相,通过不是这个,不是那个,然后就是那样来认识事物,与儒家注重现实的思维很不一样。虽然困难不少,但我最后还是确定把佛教研究坚持下来。我觉得我与佛学研究有三点因缘:一是传统影响。浙江一直是一个佛教大省,佛教的禅宗、天台宗等在民间影响很大。我母亲就信仰佛教,我就读的那个小学和一朋庙和连,上完课我们就跑到庙里去玩,去看

4、佛像。我的儿个哥咼姐姐都不到成年就走了,母亲希望观音菩萨保佑我活下來,就说我是观音菩萨生的,并把我的小名“观生”贴在关公像后面,这把我和佛教的感情拉得很近,好像我和观咅菩萨、关公老爷都冇一种特姝关系似的。这很可能是影响我研究佛教的一个内在基础性的原因。二是理性选择。进入北京大学以后,在对中国哲学的了解当中,对中国佛教也有了一点了解。认识到佛教内容很丰富,和中国文化、中国哲学的关系密切,很值得我们研究。三是个性爱好。我比较喜欢硏究、思考冷门的问题,不太喜欢研究大家都研究的、都有兴趣的东西。佛教当时当然是

5、不被大家重视的一个学科。我就想,别人不研究我就去研究。只要克服了困难,就会取得学术研究的成果。研究中国佛学的轨迹我很早就给星云大帅提过一个建议:成立一个社会心理研究所,观察社会的变化、各类人群心理的变化后提出对策。人间佛教和唐代的禅宗可以说是屮国佛教的两大创造。我到中国人民大学的时候,貝备的佛教知识很少。后來了解到中国佛教囱会办了一个中国佛学院,学校的领导允许我左听课,我就住到庙(法源寺)里,几位教我们的法师都是饱学之士,学习了约八个月,取得两人收获:一是对佛教的基本历史、基本理路、基本思想有了一•个

6、初步的了解。二是了解到佛门法师的生活,了解到他们都是道徳高尚、有追求、有信仰的人,时「L也了解到佛教内容很庞大,学问很深。从佛学院回到学校以后,我就开始了佛学研究。我想这个研究不仅要取得近期效果,而且应能成为一个长期研究的系列。1•从佛教代表人物的个案研究入手经过反复考虑,我决定从佛教传到屮国以后一些在中国佛教屮彩响最大的僧人入手。第一个研究的是东晋的道安法师,头一篇研究的文章在《新建设》上发表。当时《新建设》相当于现在的《中国社会科学》,是中国科学院办的人文社会科学的杂志,地位很高。“文革”结束示,

7、我继续进行个案研究,当时研究的人物有道安、慧远、支道林、僧肇和梁武帝萧衍等等。我的研究方法是首先找全资料。比如说道安,首先要把道安写的所有文献、资料都反复看,有关他的传记等也都耍看。第二是将已有研究道安的成果都找来看,这样就知道别人已经研究到什么程度,哪些还可以拓展。我写的魏晋南北朝佛教人物的系列研究成果,后来被中华书局注意到,20世纪80年代初屮华书局主动约我把对魏晋南北朝佛教人物的研究结集成书,这就是《魏晋南北朝佛教论从》。中华书局的人说,我们一般不给年轻人(我当时还比较年轻)出论文集,都是给老专

8、家illIJo中华书局出《魏晋南北朝佛教论从》,对我来说是很大的鼓励和鞭策。后來我发现冇一个人物在东晋时代特别重要,这就是慧远大师。慧远是山西人,后來在江西弘法,在江西庐山东林寺主持佛事活动。我将对慧远的研究写成专著《慧远及具佛学》。我注意到这些个案研究的意义:它是对于佛教领袖的思想的集大成研究,实际上中国佛教领袖的思想就是中国佛教的思想。研究中国佛教思想首先要从研究中国佛教不同阶段的一些重要人物的思想开始。所以后来到了隋唐那一段我也研究了法藏(华严宗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