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职业生涯规划解读

关于职业生涯规划解读

ID:46348865

大小:96.33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11-22

关于职业生涯规划解读_第1页
关于职业生涯规划解读_第2页
关于职业生涯规划解读_第3页
关于职业生涯规划解读_第4页
关于职业生涯规划解读_第5页
资源描述:

《关于职业生涯规划解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关于职业生涯规划解读    职业生涯真的可以被规划?    在很多人的职业规划中“缺乏策略性”的程度简直让人震惊即使是那些“战略管理系”的学生竟然也在犯低级战略错误实际上你只需要遵守最基本最基本的3个“策略思维的原则”    “计划没有变化快谁也不知道未来会发生什么当年比尔盖茨的刚进入哈佛的时候会想到有人会在1年后找到他并且一起开始做编程然后退学创业?职业规划有什么用?职业规划成就不了比尔盖茨、成就不了乔布斯”    很多人面对这样的问题时第一反应的答案是这样    所以按照这样的逻辑好像世界一下子变简单了一切都可以随心所欲—大学生不需要进行

2、职业规划只需要随心所欲、想做什么做什么选择职业的时候只需要按照自己的感觉    当然我们都知道这是不靠谱的实际上这是4大类“不靠谱”职业规划的一派——自由派    职业规划的“自由派”认为任何的规划和思考都是没有必要的生命就是一系列天意和随机过程的结果只要你遇到了机遇你就容易成功;而没有遇到机遇不论多努力都不会成功既然“生命是随机的”那么自然任何的战略规划都没有用    除此之外还有另外的不靠谱职业规划派:计划派、迷茫派和灵修派    计划派    对“自由派”反击的就是“计划派”计划派认为职业生涯规划就是制定一个又一个目标—今年拿到XXof

3、fer3年后跳槽去甲方35岁出来创业42岁公司上市……    他们把所经历的一切都看成跳板大学是去XX公司的跳板、去XX公司是去甲方公司的跳板、去甲方是去创业的跳板、去创业是成为上市公司CEO的跳板……    这说的好像按照“行业通用模板”制定一系列目标就完成了战略规划的过程可以燃放烟花以示庆祝一样    迷茫派    而“迷茫派”同“自由派”比较类似他们都缺乏规划但是不同的是两者对自身处境的心安理得程度—迷茫派往往对自己缺乏规划的事实感到焦虑而自由派却能在当下安静地享受这一点    灵修派    除此之外随着心理学的不断发展还逐渐兴起了一个

4、新潮派别—灵修派他们认为成功所有的要素都是“积极的心态”他们的格言往往是“有志者事竟成”或者“没有不可能”他们每次看到成功者坚韧不拔的励志故事或者NIKE的最新励志广告片都会激动不已但是对如何实现这些伟大的远景他们却绝口不提    他们的枕边经常会放一本《乔布斯传》或者《积极心态的力量》但是实际上成功者的励志故事就像中国食疗偏方一样—不论你想要什么观点你都能从里面找到(不论是茄子治病还是茄子致癌都能找到)    上面的各种“职业规划”观点引发了“制定目标”还是“跟随内心”的争论引发了“理想主义”(灵修派)还是“现实主义”(计划派)的争论但是这

5、些争论反而都忽视一个最重要的方面:“策略性”    是的他们在争论人到底是应该“理想主义”还是“现实主义”但是即使是“现实主义”的人都忽略了一个最现实的问题:我制定职业的策略如何最大化我的优势?如何更快地展现我的价值?如何通过一系列的连贯行动达成目标?——这些最关键的问题反而成为了“职业规划”讨论圈意外的内容    如何“策略性”地进行职业规划?“策略性的职业规划”不能告诉你33岁成为CEO还是35岁但是它会让你更有效地实现目标而你需要做的是首先放下成见遵循3个最基本的路人皆知的原则:    1寻找缺口;    2扬长避短;    3行动协同

6、    1.寻找缺口    任何成功的策略不论是军事策略、商业策略还是个人职业规划策略一个重要的特征往往是“寻找缺口”(提供真正缺少的东西)“寻找缺口”——这个战略原则如此基本甚至在“战略管理”这门学科出现之前就有了    我们学过历史知道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时代美国的铁路大王叫“范德比尔特”但是实际上最开始他不是做铁路的在19世纪那个时代范德比尔特被人称之为“船长”—他在美国轮船运输业刚兴起时就进入了这个行业    随着美国工业革命经济的发展轮船运输业每年都不断增长逐渐由“边缘行业”成长为“热门行业”一开始对这个行业充满不屑的人最终也疯狂涌入这

7、个行业    而就在整个行业最火爆的时候范德比尔特把所有轮船卖掉了—他觉得铁路才是美国将来的趋势而轮船最终会被铁路取代因此他卖掉了全部的船来投资铁路    而这时大部分人对铁路还是将信将疑的态度    我想当时的大部分人跟范德比尔特的选择是相反的—他们觉得轮船才是最火爆的行业因此用很高的价格从范德比尔特手里接过轮船业务而范德比尔特却遵守最基本的商业逻辑“寻找缺口”—当时美国的轮船并不是太少了而是太多了轮船行业已经不存在“市场缺口”    “提供别人最缺少的东西而不是增加别人已经富于的东西”——这几乎是最基本的商业逻辑但是大众的选择却往往与这个

8、“基本逻辑”相违背    十几年前投资银行在中国非常缺乏优秀的分析师那时候进入难度远远不像今天这么大相对收益和职业成长性也比现在好但是却不是当时顶尖毕业生的第一选择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