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引用审计依据

如何引用审计依据

ID:46369266

大小:52.07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11-23

如何引用审计依据_第1页
如何引用审计依据_第2页
如何引用审计依据_第3页
资源描述:

《如何引用审计依据》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如何引用审计依据    审计依据是指查明审计客体的行为规范是据以作出审计结论、提出处理意见和建议的客观尺度那么如何引用审计依据呢?希望下面的方法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外部入手注重“形”    首先法律法规的格式众所周知发条以章、节、条、款、项、目作为不同的划分而在我们使用法条时基本上只需考虑条、款、项、目在引用法律、法规等的条文时如果条下只有一款该款下无项的引用其内容时应写成第×条而不能写成第×条第一款;如果某一条下面没有分款而直接分列几项的就不要加“第一款”直接写成第×条第×项;如果条下包括数款某款下分项的引用该款下某项的内容时应写成第×条

2、第×款第(×)项;其次标点符号的使用在引用法条时法条两侧要加双引号注意引号的两端不可漏项、不可重复如遇到法条本身带有引号时要使用单引号另外要会合理的使用省略号审计报告注重简洁有效当遇到法条叙述过长时可以使用省略号代替一部分内容将与问题有关的叙述留下其他的内容使用省略号代替但是引用法律的名称要写全称不可滥作省略当引用多条法规时还应注意“和”字两侧双引号的使用    二、由内而外注重“意”    一是与审计问题的契合度审计依据的核心就是法条使用是否与问题有直接的证明关系是否能够与问题直接匹配首先表现在所选用的依据与被审计事项是相关的能够判定被审计事项

3、是否、合法与有效;其次是能说明审计人员提出的审计意见、做出的审计决定有充足的理由;另外针对某一被证实的事项来说所选用的各种依据能从不同的角度去证实并能说明一定的程度这些依据也是相关的;二是法律法规的度首先法条切记不能凭记忆或者是虚构有的审计人员觉得有些经常使用的法律法规记得差不多就直接引用这种想法是错误的法规使用时一定是不容错的更不能凭空捏造法条内容    三、纵向深入注重“时”    首先审计发生时间、问题出现时间与依据适用时间的关系一般来说三者要在时间上达成一致比如说一个行政机关的xx年至XX年的经济责任审计项目审计问题在xx年发生的引用审计

4、依据适用《行政单位财务规则》但是新的《行政单位财务规则》自XX年1月1日起实施不能用于XX年以前发生的项目所以要是用老版的《行政单位财务规则》即1998年1月19号发布的;其次法律本身所存在的时效性对同一性质问题两部法律都有明确规定的.在引用时注意把握特别法比一般法优先新法优于旧法在适用法律法规上要遵照“新法优于旧法、下位法服从上位法、特别法优于普通法”的原则    四、横向比较注重“效”    一是法律法规的权限大小首先应正确认识法律法规之间的关系第一层次为法律就是由全国人大包括人大常委会公布颁布的包括宪法审计法、预算法.会计法、公司法等法律;

5、第二层次为行政法规有国务院制定的《审计法实施条例》等;第三层次为部门规章包括国家审计准则、财政部制定的各项会计制度等;第四层次为依据以上法律法规制定的各类规范性文件如规定办法、通知等二是法律法规使用的轻重度的把握在适用法律法规上应遵循引用层次最高法律效力等级最高的原则由于我国现行的法律法规体系尚不健全或多或少地存在各个法律、法规、规章层次之间在相关内容上不一致的地方甚至有相互抵触的现象因此要求审计人员在依法定性和依法处理处罚时应注意法律法规的层次在法律法规规章都有明确规定的情况下引用层次最高的;法律没有明确规定的引用层次较高的;以次类推从法的效力

6、范围看法适用的一般原则是法不溯及既往即法对它生效以前的事件或行为不可以适用因此既不能引用过时的、失效的规定也不能引用审计事项发生时还没有生效的规定作为审计处理处罚依据同类事项普通法和特别法都有规定的特别法的适用应优先于普通法在法的效力等级上上位法与下位法冲突的应引用上位法;在不冲突的情况下可以同时引用上位法和下位法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