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古典贸易理论

第二章+古典贸易理论

ID:46376067

大小:1.12 MB

页数:95页

时间:2019-11-23

第二章+古典贸易理论_第1页
第二章+古典贸易理论_第2页
第二章+古典贸易理论_第3页
第二章+古典贸易理论_第4页
第二章+古典贸易理论_第5页
资源描述:

《第二章+古典贸易理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国际贸易理论篇主要研究的问题国与国为什么要进行贸易?——贸易利益的驱动gainsfromtrade国与国之间为什么能够进行贸易?——价格不同(供需)basisfortrade供给角度(成本):技术、要素禀赋、生产规模需求角度:收入、偏好贸易格局如何?patternoftrade贸易产生哪些影响?impactsoftrade(商品的价格、生产、消费和福利等)古典贸易理论:--从早期贸易思想到比较成本模型第二章第一节早期贸易思想第二节绝对成本理论与斯密模型第三节比较成本理论与李嘉图模型第一节早期贸易思想一、古罗马古希腊时代的分工交换思想二、宗教神学的贸易思想三、重商主义荷马史诗《伊利亚特

2、》和《奥德赛》描述:一个奴隶等于四条公牛,一个铜三角鼎等于二十条公牛,这里间接表现出当时人们已经意识到交换的好处。柏拉图的分工学说古希腊思想家柏拉图(Plato,-427~347)所处时代特征:城邦国,每个城邦国的经济都相对单一,经济互补性很强。一、古罗马古希腊时代分工交换思想B.柏拉图主要观点:每个人都有多方面的需求,但人生来只有某种才能,因此一个人不可能自足自立。一人做几件事,不如一人专心做一件事,如果一人专门作一种他最感兴趣的事情,他生产出来的必定较好较多。所以一国要有专门从事更行各业的人。二、宗教神学的贸易思想“上帝没有把所有的产品都赠给地球的每个部分,但他把礼物分布在不同的

3、地区,到头来人们会力求建立起地区之间的社会关系,因为他们需要互相帮助。上帝使贸易产生,从而使所有的人都能共同享受地球上的果实,而无论这些果实是在何处生产的。”三、重商主义(一)产生背景时期:15c-17c背景: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商品货币经济大发展:地理大发现拜金主义盛行新的社会阶层--商人出现早期15c~16c50s:货币差额论(斯塔福)晚期16c50s~17c:贸易差额论(托马斯。孟)(二)重商主义的主要观点:1、国家财富=黄金(货币),金银是社会财富的唯一表达形式2、出口是获取财富,进口是财富减少3、贸易是一种“零和游戏”(zero-sumgame):一方得利必定是另一方受损。

4、(三)重商主义的主要政策政府垄断货币进出口,黄金的买卖权归属国家政府干预外贸,实行对外经营机特许,颁布航海条例,实行奖出限入的政策鼓励本国工业发展(四)对重商主义的批评MS=P×Q货币供应量=价格×商品量MSQ一定P上升贸易状况改变出口减少,进口增加Ms顺差大卫·休谟DavidHume的铸币-价格机制休谟观点总结只要有足够的时间,贸易平衡机制会自动调节贸易顺差和贸易逆差国家,使其达到进出口平衡,这是国家间贸易的“自然规律”,任何人为因素都不能改变。(五)简单评述一、在历史上起到了进步作用,促进了资本的原始积累。二、缺陷:1、贸易差额的财富观是错误的。金银不是财富的唯一形式。2、这是典

5、型的经商致富论。认为财富是在流通领域内产生的。3、只是研究如何在贸易中获取金银,而没有探究贸易产生的原因以及国际贸易能否给本国带来利益。第二节绝对成本理论与斯密模型一、历史背景二、斯密模型三、斯密模型的局限性背景:1、资本主义由原始积累向自由竞争过渡2、重商主义阻碍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二、斯密模型基本假设贸易基础绝对优势的衡量举例说明分工与贸易模式贸易所得(一)基本假设1、两个国家:USandChina2、两种产品:小麦(Qw)和布(Qc)3、一种投入:劳动(L)4、两国技术水平不同劳动生产率存在绝对差异5、要素在国内可自由流动,在两国间不可自由流动6、充分就业,完全竞争,以及规模

6、报酬不变7、不考虑关税、运输成本等费用(二)贸易基础技术水平不同劳动生产率不同生产成本不同商品绝对价格不同国际贸易生产技术的绝对差别导致劳动生产率的差别,从而导致生产成本以至商品价格的不同。这就是贸易产生的基础。绝对优势(absoluteadvantage)(三)绝对优势的衡量生产率:如果则中国在布的生产上占绝对优势.生产成本:价格:W为工资率W一定,P与生产成本aLQ成正比(四)举例说明中国在生产布上占绝对优势,美国在生产小麦上占绝对优势(五)生产与贸易模式理论阐述:在某种产品的生产上,如果一个国家所耗费的劳动成本绝对低于自己的贸易伙伴国,那么每个国家都应该专业生产和出口其

7、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继而进行交换,彼此就可以获得绝对利益的好处。生产模式:中国专门生产布,美国专门生产小麦贸易模式:中国出口布,进口小麦;美国出口小麦,进口布(六)贸易所得P:生产者;C:消费者;两国劳动力总数都为100,且平均用来生产布匹和小麦贸易所得:1、布匹和小麦的总产量提高(布匹增加10,小麦增加25)2、两国的消费水平都提高了(中国小麦消费增加25;美国布匹消费增加10).交换比率必须在0.8~2之间交换比率中国用1单位布换取的小麦不能小于0.5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