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校研究生入学政治理论

党校研究生入学政治理论

ID:46383033

大小:85.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11-23

党校研究生入学政治理论_第1页
党校研究生入学政治理论_第2页
党校研究生入学政治理论_第3页
党校研究生入学政治理论_第4页
党校研究生入学政治理论_第5页
资源描述:

《党校研究生入学政治理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政治理论练习题一、概念解释题1、哲学的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2、生产力: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叫做生产力3、生产关系:人们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所结成的社会关系。4、上层建筑: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社会意识形态以及相应的政治法律制度、组织和设施的总和5、商品: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6、货币: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7、剩余价值:雇佣工人所创造的并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那部分价值,它是雇佣工人剩余劳动的凝结,体现了资本家和雇佣工人之间剥削和被剥削的关系。8、可变资本:资本家用于购买劳动力的那一部分资本9、实践:是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10、理

2、性认识:认识的高级阶段。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把所获得的感觉材料,经过思考、分析,加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整理和改造,形成概念、判断、推理。理性认识是感性认识的飞跃,它反映事物的全体、本质和内部联系。11、党的三大优良作风: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作风;与人民群众密切联系的作风;批评和自我批评的作风。12、主要矛盾: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这种矛盾就叫做主要矛盾13、自觉能动性: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中有目的、有计划、积极主动的有意识的活动能力14、民主集中制:是在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的制度。15、文化产业:具有精神性娱乐性的文化产品的生产、流通、

3、消费活动。二、辨析题1•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对,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是认识的最终目的,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2.对新事物要肯定一切,对旧事物要否定一切。错,唯物辩证法的扬弃观截然不同于形而上学的否定观,它要求对任何事物都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能简单的肯定一切或否定一切,不能犯片面性或绝对化的错误。3•具体劳动创造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创造价值,所以他们是两类独立存在的劳动。错,劳动二重性即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不是两类独立存在的劳动,而是生产商品的同一劳动过程的两重属性。4.市场经济以市场作为资源配置的基础性手段,但它并不排斥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正确。市场经济有其自身

4、难以克服的缺陷,而国家的宏观调控正好可以弥补其缺陷,故市场经济并不排斥宏观调控。5.发展才是硬道理,这里所说的“发展”是指经济发展。错误。主要是指生产力的发展。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决定了我国在现阶段发展生产力是一项重要而迫切的任务。邓小平通知提出的"发展才是硬道理"说明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这是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和社会主义主要矛盾进行科学分析所得出的最重要的结论,是解决当代中国一切问题的关键.4.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以实践为基础的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正确。它坚持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并对物质有反作用的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把反映论作为认识论的基本功原理。

5、它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把实践观点纳入认识论。科学地解决了主体和客体的关系,认为二者首先是改造和被改造的关系,然后才是反映和被反映的关系。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对认识起决定作用。把辩证法应用于认识论,科学地说明了认识发展的辩证过程。它从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的矛盾运动中考察了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问题,认为人的认识过程在实践的基础上,由感性认识能动地上升到理性认识,又能动地用理性认识指导人的实践活动。7・以人为本就是以人民群众为发展的根本动力错误,以人为本,不仅主张人是发展的根本目的,回答了为什么发展、发展“为了谁”的问题;而且主张人是发展的根本动力,回答了怎样发展、发展“依靠谁"的问题。“为了

6、谁”和“依靠谁"是分不开的。人是发展的根本目的,也是发展的根本动力,一切为了人,一切依靠人,二者的统一构成以人为本的完整内容。只讲根本目的,不讲根本动力,或者只讲根本动力,不讲根本目的,都不符合唯物史观。8•计划与市场的多少不是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本质区别正确。中国在改革开放之初确定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方针,在对真理标准的大讨论中得出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结论,当时的疑问是:如果中国实行市场经济后,国家到底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句话,很好的回答了这个问题,在社会主义国家也可以实行市场经济,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中国人可以更好的走出贫困,走向

7、富裕,三十年的实践证明了这一点。所以说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而不是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本质区别。9.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时根本对立的分配原则错误,按生产要素分配与按劳分配是统一的。按劳分配与按要素分配这两种看起来是相互对立的理论,实际上仍然是可以统一的。这种统一主要体现在分配的平台(分配的生产技术基础)、分配依据(参与分配的权力)、分配标准(分配份额的决定因素)、分配对象(对什么进行分配)和分配的实现形式(分配的具体方式和手段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