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政治指导之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2

公务员考试政治指导之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2

ID:46385536

大小:64.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11-23

公务员考试政治指导之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2_第1页
公务员考试政治指导之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2_第2页
公务员考试政治指导之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2_第3页
资源描述:

《公务员考试政治指导之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公务员考试政治指导之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2四、历史观(2个核心、2大规律)2个核心:社会、人社会(物质要素、基础、本质、结构)(物质要素)地理环境、人口和生产方式是构成社会运动的基木的物质要索,这些要素的总和构成了人类社会的物质牛活条件。PS1:社会与自然(可持续、协调)1、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a、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口然前提和必耍条件;b、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起加速或延缓的作用;c、维护生态平衡,自觉控制人口增长,实丿施可持续发展战略。2、努力实现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协调发展:a、社会发展是一个人类为自然协调发展的

2、过程;b、社会发展是合H的性和合规律性的统一;c、将发展科技与生产力与保护生态环境有机地统一起來;d、将人类生活的内在尺度和生态环境规律的外在尺度有机的结合起來。(基础)社会牛产实践和牛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利发展的基础。(本质)如何理解社会的本质,这是历史观的核心问题。马克思说:“全部社会牛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结构)经济结构;政治结构;观念结构1、经济结构:基础性的结构;决定社会的政治结构、观念结构;指为生产力发展的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总和)。经济结构所反映的内容是生产关系、经济关系,表现为一定的社会经济制度。2、政治结

3、构:又称政治上层建筑,市两部分构成:政治法律(制度);政治法律(设施)。(国家政权是核心)3、观念结构:又称思想(或观念)的上层建筑,山各种意识形态组成的有机系统,包括政治法律(思想)、道徳观念、宗教观点、艺术思想和哲学等社会意识形式及其联结方式。人(本质、价值、自由)(本质)(唯物史观与资产阶级“人性论”的比较)1>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本质是(人的社会性);资产阶级“人性论”一生物属性。2、规定人的本质最主要的是(牛产关系);资产阶级“人性论”一抽象的共性。3、人的本质是(具体的、历史的);资产阶级“人

4、性论"一永恒不变的人性。4、在阶级社会,人的社会性主要表现为(阶级性);资产阶级“人性论”一超阶级的“人性论”。(价值)(唯物史观强调人的社会价值是笫一位的)1、人的价值在社会关系中存在。2、人的价值包括两方而内容:个人对社会的责任;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3、人的价值关系就是个人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关系。PS2:真理与价值1、真理是人对客观规律的止确认识,只有止确的认识,才符合人的利益。2、价值体现的是客观事物对作为认识主体的人的意义,是一种主体尺度,它推动人去认识客观爭物的规律。3、认识真理和实现价值对社会都是重要的。认识真理

5、是实现价值的前提和基础;实现价值是认识真理的动力和归猶。(自由)(自由在木质上是一种社会状态,人的自由的真正实现就是人类的解放)PS3:口由与必然1>自山和必然是对立的统一:2、必然是事物发展一定如此的规律性;自山是对必然的止确认识和対客观出界的改造;3、由在于认识和把握必然并利用必然来达到改造世界的目的;4、白由是具体的、历史的,没有绝对的自由。2人规律:社会发展律、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律社会发展律(牛产关系与牛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生产关系一定耍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规律(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生产

6、力和生产关系是相互制约、和互作用的: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和发展;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右能动的反作用,这种反作川的性质取决于生产关系是否符合生产力的状况。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发展状况规律(重视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1、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决定它的产生、性质、变化和发展方向。2、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巨大的反作用:冬上层建筑必须为自己的经济基础服务;(自发去服务)b、上层建筑利用政权力量和思想影响促迓自己经济基础的形成、巩固和发展,同不利于自身经济基础的IH牛产关系及上层建筑作斗争;(主动來干预)

7、c、上层建筑对自身经济基础是起促进作用,还是阻碍作用,主要看它是否适合自身经济基础的要求。(匹配是关键)3、上层建筑对生产力乃至整个社会发展作用的性质,取决于它所服务的经济基础的性质。服务于先进牛产关系时促进主产力及社会发展,反Z阻碍。PS4: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1、社会存在主要焰指社会物质生活过程和社会物质主活条件,主耍指牛产方式。社会意识是精神生活,是社会存在的反映,主要是对物质资料生产方式的反映。社会意识包括社会的人的一切意识要素和观念形态。2、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决定其内容、形式和产生、发展。3、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反作用。

8、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发展起促进作用,反之阻碍。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律(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利历史的创造者)1、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生产力是最终决定力量,而人民群众是(生产力的体现者);2、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