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轴加速度传感器原理应用及前景分析

三轴加速度传感器原理应用及前景分析

ID:46394376

大小:138.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11-23

三轴加速度传感器原理应用及前景分析_第1页
三轴加速度传感器原理应用及前景分析_第2页
三轴加速度传感器原理应用及前景分析_第3页
三轴加速度传感器原理应用及前景分析_第4页
三轴加速度传感器原理应用及前景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三轴加速度传感器原理应用及前景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三轴加速度传感器原理及应用2012年09月09日12:42 来源:本站整理 作者:胡哥 我要评论(0)三轴加速度传感器原理MEMS换能器(Transducer)可分为传感器(Sensor)和致动器(Actuator)两类。其中传感器会接受外界的传递的物理性输入,通过感测器转换为电子信号,再最终转换为可用的信息,如加速度传感器、陀螺仪、压力传感器等。其主要感应方式是对一些微小的物理量的变化进行测量,如电阻值、电容值、应力、形变、位移等,再通过电压信号来表示这些变化量。致动器则接受来自控制器的电子信号指令,做出

2、其要求的反应动作,如光敏开关、MEMS显示器等。目前的加速度传感器有多种实现方式,主要可分为压电式、电容式及热感应式三种,这三种技术各有其优缺点。以电容式3轴加速度计的技术原理为例。电容式加速度计能够感测不同方向的加速度或振动等运动状况。其主要为利用硅的机械性质设计出的可移动机构,机构中主要包括两组硅梳齿(SiliconFingers),一组固定,另一组随即运动物体移动;前者相当于固定的电极,后者的功能则是可移动电极。当可移动的梳齿产生了位移,就会随之产生与位移成比例电容值的改变。当运动物体出现变速运动而产

3、生加速度时,其内部的电极位置发生变化,就会反映到电容值的变化(ΔC),该电容差值会传送给一颗接口芯片(InteRFaceChip)并由其输出电压值。因此3轴加速度传感器必然包含一个单纯的机械性MEMS传感器和一枚ASIC接口芯片两部分,前者内部有成群移动的电子,主要测量XY及Z轴的区域,后者则将电容值的变化转换为电压输出。文中所述的传感器和ASIC接口芯片两部分都可以采用CMOS制程来生产,而在目前的实际生产制造中,由于二者实现技术上的差异,这两部分大都会通过不同的加工流程来生产,再最终封装整合到一起成为系

4、统单封装芯片(SiP)。封装形式可采用堆叠(Stacked)或并排(Side-by-Side)。手持设备设计的关键之一是尺寸的小巧。目前ST采用先进LGA封装的加速度传感器的尺寸仅有3X5X1mm,十分适合便携式移动设备的应用。但考虑到用户对尺寸可能提出的进一步需求,加速度传感器的设计要实现更小的尺寸、更高的性能和更低的成本;其检测与混合讯号单元也会朝向晶圆级封装(WLP)发展。下一代产品的设计永远是ST关注的要点。就加速度传感器的发展而言,单芯片结构自然是必然的趋势之一。目前将MEMS传感器与CMOS接口

5、芯片整合的过程是最耗费成本的加工环节,如果能实现单芯片的设计,其优点不言而喻,封装与测试的成本必然会大幅度降低。加速度传感器选用要点加速度传感器针对不同的应用场景,也在特性上体现为不同的规格。用户需根据自身的具体需要选取最适合的产品。如上文提到的汽车车身冲击传感器或洗衣机等家电的振动传感器等来说,需选用高频(50~100Hz)的加速度传感器;对于硬盘的跌落和振动保护,需要中频(20~50Hz)以上的加速度传感器;而手持设备的姿态识别和动作检测只需低频(0~20Hz)产品即可。线形加速度传感器的选取还需要考虑

6、满量程(FullScale,FS)、灵敏度及解析度等元件的特性。满量程表示传感器可测量的最大值和最小值间的范围;灵敏度与ADC等级有关,是产生测量输出值的最小输入值;解析度则表示了输入参数最小增量。除此之外,加速度传感器按输出的不同还可分为模拟式和数字式两种。其中模拟式加速度传感器输出值为电压,还需要在系统中添加模数转换(ADC);数字式加速度传感器的接口芯片中已经集成了ADC电路,可直接以SPI或I2C等实现数字传输。数字式产品在成本上也有一定优势,因为高质量ADC通常比较昂贵,价格甚至可超过传感器部分的

7、单独售价。三轴加速度传感器的应用1、车身安全、控制及导航系统中的应用加速度传感器在进入消费电子市场之前,实际上已被广泛应用于汽车电子领域,主要集中在车身操控、安全系统和导航,典型的应用如汽车安全气囊(Airbag)、ABS防抱死刹车系统、电子稳定程序(ESP)、电控悬挂系统等。目前车身安全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汽车中安全气囊的数量越来越多,相应对传感器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整个气囊控制系统包括车身外的冲击传感器(SatelliteSensor)、安置于车门、车顶,和前后座等位置的加速度传感器(G-Sensor

8、)、电子控制器,以及安全气囊等。电子控制器通常为16位或32位MCU,当车身受到撞击时,冲击传感器会在几微秒内将信号发送至该电子控制器。随后电子控制器会立即根据碰撞的强度、乘客数量及座椅/安全带的位置等参数,配合分布在整个车厢的传感器传回的数据进行计算和做出相应评估,并在最短的时间内通过电爆驱动器(SquibDriver)启动安全气囊保证乘客的生命安全。除了车身安全系统这类重要应用以外,目前加速度传感器在导航系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