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讽在写作教学中的运用

反讽在写作教学中的运用

ID:46397101

大小:64.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11-23

反讽在写作教学中的运用_第1页
反讽在写作教学中的运用_第2页
反讽在写作教学中的运用_第3页
反讽在写作教学中的运用_第4页
反讽在写作教学中的运用_第5页
资源描述:

《反讽在写作教学中的运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反讽在写作教学中的运用反讽在写作教学中的运用【摘要】“反讽”这一概念由来已久,长期以来受到中外修辞学家和文学批评家的重视。本文借反讽及其相关概念、反讽类别、反讽功能来进行一堂反讽写作教学课,将反讽运用于真实的写作教学中。【关键词】反讽;写作教学;运用中图分类号:G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78(2014)07-232-02一、反讽的概念(一)反讽概念的演变“反讽”(Irony)—词源于古希腊喜剧,为喜剧中的一种角色类型,即“佯装无知”者,因此反讽的原初含义即“佯装无知”的意思。尽管在后来的演变过程中,其含义在不断地变异与扩充,但与“佯装无

2、知”相关的隐幽委婉性一直被人们认为是反讽的基本特征。诺思罗普・弗莱指出:“反讽”这个词就意味着揭示人表里不一的技巧,这是文学中最普通的技巧,以尽量少的话包含尽可能多的意思,或者从更为一般的意义来讲,是一种回避直接陈述或防止意义直陈的用词造句的程式。在以修辞学为基础的古典反讽理论当中,以苏格拉底为界分为两个阶段。苏格拉底之前,反讽表示说大话或轻蔑,内涵是否定的,含有狡猾、嘲笑、伪装和欺骗之意。苏格拉底之后,定义基本维持在“意义与所说的相反”这个轴心上,但有很多修正和补充,内涵发生了深刻变化,既有肯定的一面,也有否定的一面用表扬来责备或用责备来表扬,是一种高

3、雅的玩笑形式。(二)反讽的今义“反讽”作为一个内涵极为丰富复杂且不断发展的流变概念,在定义上很难达到完美和统一。即使到今天也是众说纷纭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但对其有个大概的理解,即目前对反讽的一般定义。“反讽”是一种修辞方法,又称倒反、反语,为说话或写作时一种带有讽刺意味的语气或写作技巧,单纯从字血上不能了解其真正耍表达的事物,而事实上其原本的意义正好是字而上所能理解的意涵的相反,通常需耍从上下文及语境来了解其用意。二、反讽在写作教学中的运用“反讽在写作教学的运用”,本人的理解是以一名教师的身份将“反讽”这一写作技巧在课堂上进行讲解,再根据教师对课堂的三部

4、分设计:定义辨析、模拟练习、归纳扩散使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反讽”并将它运用在实际的写作当屮。(一)定义辨析在写作教学过程当屮,要将“反讽”运用于课堂讲解,首先要辨清儿个概念。“反讽”是一种综合性修辞术,但它又与另外一些概念密切相关。反讽的概念已经清晰,所以接下來就是简单的梳理与Z相关的一些概念。1.讽刺。“讽刺”是一种用來使某事物显得荒谬可笑,并引起读者对这事物产生乐趣、鄙夷、愤慨或蔑视的态度,以达到贬损这一事物的丨丨的的文学艺术。反讽与讽刺很相似但乂有本质的区别。和似z处是,两者都以矛盾和荒谬的事物为描写对象,从而加以怀疑,揶揄和嘲笑。不同之处在于,反

5、讽的运用者不像讽刺的运用者那样,站在二元对立的一方对另一方进行明确的假丑恶和真善美的判断,从而对真善美进行歌颂,对假丑恶进行鞭挞,而是超越相互对立的二元,站在一个更高的平台上來审视,拷问这矛盾和荒谬的事物。2.幽默幽默是一个假装庄严和正经的作者,但他用某种颜料来粉饰那些客观对象,因而激起欢娱和大笑。常说这人很幽默,指的是这人很会逗人发笑,而且在逗人发笑之后,又会使人想到很多有道理的东西。3•滑稽滑稽就是通过使用模仿严肃的主题,或者风格,造成文体与主题Z间的不协调来引人发笑。滑稽是在嘲笑,插科打评中揭露事物的自相矛盾Z处,以达到批评和讽刺的目的。每一个范畴

6、都会有自己独特的表达方式,要切实融入到写作过程才能有更加深刻的理解。总而言Z,反讽与这儿个概念都有着紧密的关系,但是它们乂有着区别。讽刺是对对象直接的言语评判,指向性强。幽默是在轻松愉快的发笑的气氛里,感悟另一番道理。滑稽则是利用不协调来揭露矛盾,发掘可笑Z处。反讽则可以汲取它们的精华,让各种手法集于一体,表现它那种言在此意在彼的真实意图。(二)实战练习在对反讽与其它几种与Z相关的概念有个了解Z后,便应该运用真实的课堂进行一些模拟练习,用实践来加强学&对“反讽”的理解。1・现实体验。简单模拟应该从师生的对话和生活实例中截取。止当老师在和同学们讲“反讽”讲

7、到一半的时候…学生急匆匆赶來上课。这时老师便说:“我来这么早是不应该的,早知道就应该等等你”。从这句话中,老师没有很明显得讽刺这位学生的迟到行为,而是运用反讽以幽默的方式说出他想要表达的东西,让学生口己去体会老师的真实意图。这是教师的一个现实示范。当然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平时生活屮截取这样的实例。学生小红就在当日早上的报纸上看到了这样一段:王朔说口己的作品比余秋雨发表的早,所以认为余秋雨应该算他的晚辈。余知道此事后说,在王朔眼里写散文的都是不入流的,他没有做王朔晚辈的资格。通过这样的实例,同学老师Z间相互分享,便在脑海中积累了众多有关“反讽”的材料。2•模

8、拟练习一一写作训练。上述现实中的体验只停留在口头,要想将“反讽”自如地运用于自己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