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游资流入规模测算及其对我国宏观经济的影响【经济毕业论文设计】

国际游资流入规模测算及其对我国宏观经济的影响【经济毕业论文设计】

ID:46398014

大小:72.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11-23

国际游资流入规模测算及其对我国宏观经济的影响【经济毕业论文设计】_第1页
国际游资流入规模测算及其对我国宏观经济的影响【经济毕业论文设计】_第2页
国际游资流入规模测算及其对我国宏观经济的影响【经济毕业论文设计】_第3页
国际游资流入规模测算及其对我国宏观经济的影响【经济毕业论文设计】_第4页
国际游资流入规模测算及其对我国宏观经济的影响【经济毕业论文设计】_第5页
资源描述:

《国际游资流入规模测算及其对我国宏观经济的影响【经济毕业论文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经济其它相关论文■国际游资流入规模测算及其对我国宏观经济的影响内容摘要:近年来,受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人民币升値的预期以及人民币和外币的利差的影响,境外的各种投机资金通过各种渠道流入境内,资金数量呈现加速上升的势头。境外投机资金的进入增加了我国金融监管的难度,提升了金融系统的风险,甚至某种程度上扰乱了我国实体经济的发展。本文测算了国际游资流入的规模,分析了其可能带来的风险和危害,并提山了对策建议。关键词:国际游资规模测算金融监管国际游资是一种短期的投机资本,又称“热钱”。上世纪80年代以来,国际金融市场上出现了巨额的游资。国际游资通过套利套汇的方式,破坏一国或多国经济金融发展甚至引

2、起一国或多国金融系统瘫痪,爆发金融危机。国际游资的流动性很强,这就增加了测算其规模的难度。尤其在我国,国际游资无法通过正常的结售汇方式进入,只能通过地下或者其他一些隐蔽的方式进入,这更增加了其测算的难度。国际游资规模的测算目前主要有三种方法来估计国际游资的规模:第一种是利用国际收支平衡表上的“净误差与遗漏”项来估计。这是最原始的一种计算方法,带有很大的误差。第二种是利用外汇储备减去贸易顺差再减去实际利用的外商直接投资。公式表示为:国际游资规模二外汇储备•海关统计贸易顺差•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此方法假设贸易顺差和外商直接投资中不存在热钱,可能低估热钱的规模。第三种是根据《现代汇率理

3、论及模型硏究》对“游资”的定义:短期国际资本流入额二常项目下投资收益贷方余额+资本和金融项目下证券投资贷方余额+资本和金融项目下其他投资中短期投资贷方余额+误差与遗漏项日贷方余额。本文遵循以上第三种方法的基本思想,通过对1999・2006年的我国国际收支平衡表(见表1)的分析,总结出一种更加科学的计算方法。本文的热钱规模估算公式为:热钱规模二国际收支净误差与遗漏+私人非银行统计部门短期资本流入+以其他名义通过正常渠道流入的短期投机资本。其中,国际收支误差与遗漏直接从国际收支平衡表中得到。私人非银行统计部门短期资本流入采用海外私人存款的增加额表示。以其他名义通过正常渠道流入的短期投机

4、资本的流入隐蔽性较强,下文具体分析其中两个可能是热钱流入的渠道:收益项绝对値从2002年明显下降,并且从2005年起转负为正。这说明外商直接投资收益减缓了汇回的速度,不排除部分滞留国内的投资收益转变成热钱进行短期资本投机。考虑到该项目的变动具有一定的平滑性,因此本文用该项目前五年的平均数据为参数値来估算可能滞留国内的短期投机资本数据。公式为:本年收益绝对値-前五年平均値。其他投资项目中短期项目从2001年由负转正。由于该项目下资金具有短期和流动性的特点,是热钱流入国内的重要渠道,所以本文将此项目纳入调整项目中。而该项目包括短期贸易信贷、短期贷款和其他短期资金,总量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

5、趋势性,因此本文用指数平滑法在该项目单一事件序列的模型上,通过Evicws软件来测算2004-2006年流入国内的短期投机资本数据。公式为:yt=ayt-l+(l-a)yt-l公式中y即代表其他投资的短期项目,a是平滑系数。测算结果(见表2)。因此,本文采用直接法测算热钱的具体公式修正为:热钱规模二国际收支净误差勺遗漏+私人非银行部门短期资本流入+(收益-前五年收益均衡値)+(其他投资的短期项目实际値-指数平滑预测値)。根据直接法测算公式测算,2004-2006年流入我国的热钱规模(见表3)。用直接法通过多项调整得到:2004-2006年流入我国的热钱规模测算分别为544.17亿美

6、元、477.83亿美元、811.92亿美元,三年一共估计流入1833.92亿美元。如此巨额的热钱对我国的宏观经济将带来严重的隐患,扰乱我国经济实体的发展。国际游资对我国宏观经济稳定的影响大量资本流动会对国内实体经济与金融体系产生一定程度的冲击,从而给宏观政策和经济稳定带来挑战。(一)资本流入引起经济过热大量国际游资的进入,会弓I起外汇储备增加从而外汇占款增加,在对冲不充分的情况下,这种外汇占款的增加必然引起基础货币增加,并最终引起通货膨胀与经济过热。2007年到2008年上半年的这段时间内,我国的物价指数曾一直居高不下,至今仍维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上。深入分析这一经济现象,不可否认有

7、结构性的原因和偶发事件的影响。但是,在知识上,经验和理论上比较高度一致的地方是把通货膨胀看作一个货币现象。因为政府多发货币一定会引起物价总水平的上升。当然,就中国的具体情况来说,并不是央行新发了多少货币。而是由于央行不能容许大量国际游资和贸易顺差带来的高能货币全部留在市场上。所以,必须要不断的发行大量的“央票”来对冲,但是“央票”的发行并不是没有限度的。在对冲不充分的情况下这部分的高能货币就成为通货膨胀的货币基础。(二)资本流入引起经济风险的增加由于大量资金的流入和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