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修复治疗先天性缺牙的疗效研究

口腔修复治疗先天性缺牙的疗效研究

ID:46401846

大小:72.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11-23

口腔修复治疗先天性缺牙的疗效研究_第1页
口腔修复治疗先天性缺牙的疗效研究_第2页
口腔修复治疗先天性缺牙的疗效研究_第3页
口腔修复治疗先天性缺牙的疗效研究_第4页
口腔修复治疗先天性缺牙的疗效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口腔修复治疗先天性缺牙的疗效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口腔修复治疗先天性缺牙的疗效研究[摘要]目的探讨口腔修复治疗先天性缺牙的疗效。方法方便选择2015年5月一2016年10月期间在该院接受治疗的94例先天性缺牙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各47例。所有患者入院后均予以常规检查,对参照组患者实施正畸治疗,实验组患者在正畸基础上进行口腔修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咀嚼与语言功能评分及患者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74%,显著高于参照组的80.85%;实验组治疗后的咀嚼功能评分为(9.21±0.73)分,语言功能评分(9.23±0.78)分,参照组

2、分别为(7.34±0.64)分、(7.23±0.61)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者的满意度为97.87%,对比参照组的85.11%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先天性缺牙患者实施口腔修复治疗效果理想,值得推广应用。[关键词]口腔修复;先天性缺牙;疗效研究[中图分类号]R7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742(2017)04(a)-0087-03先天性缺牙在口腔疾病中较为常见,主要是指在牙胚形成过程中,未发育、未形成的牙齿,会对口腔牙列的完整性造成影响[1]。长期未治疗,邻近牙齿会因缺少束缚及依

3、靠而出现牙齿倾斜、脱落等现象,这会使患者的咬合功能、咀嚼功能受到限制,且还会因食物镶嵌、滞留等诱发口腔疾病及牙周病,影响患者的个人形象及生活质量[2]。该文为提高先天性缺牙患者的治疗效果,对2015年5月一2016年10月期间收治的94例患者实施口腔修复治疗,效果较令人满意,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该次研究对象均为方便选取来该院就诊的先天性缺牙患者,共计9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各47例。实验组患者中男性16例,女性31例;年龄分布在18〜45岁之间,平均(25.6±4.2)岁;上颌侧切牙13例,上颌

4、第二前磨牙15例,下颌第二前磨牙16例,其他3例。参照组患者中男性14例,女性33例;年龄分布在17〜48岁之间,平均(25・9±4.4)岁;上颌侧切牙15例,上颌第二前磨牙14例,下颌第二前磨牙16例,其他2例。将两组患者的资料数据进行比较羌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o1.2方法所有患者均接受全面的口腔检查,确定其是否存在口腔牙齿错位、牙轴倾斜等情况。根据X线片检查结果,确定患者的缺牙部位、数量,如果患者有埋藏阻生牙、残留的压根牙冠以及无用乳牙等,要进行适当处理。并做好常规的口腔清洁工作。参照组患者予以单纯的正畸治疗,按照患者

5、的缺牙部位、数量、邻近牙齿情况,制定针对性的正畸方案,利用固定矫正器对牙齿进行正畸,保持上下牙列排序整齐,及时矫正牙齿倾斜、错位情况,对基牙、中线、尖牙、磨牙的位置进行调整,确保牙齿覆盖可满足正常的生理位置。验组患者在正畸治疗基础上进行口腔修复,先通过排龈、备牙、取模等来为患者制备牙齿修复体,再为其行临时性冠桥这样可维持良好的基牙位置与缺牙间隙,还可保护好基牙O确定好义齿的种植位置、间隙、颌龈向距离,小心为患者佩戴义齿,调整好密合度,最适宜的邻近关系为牙线可通过牙间隙。同时告知患者要保持口腔清洁,定期来院复诊。1.3疗效评价标准患者

6、满足以下5项内容[3-4],则为治疗显效;患者满足以下3〜4项内容时为治疗有效;未达3项者为无效;治疗总有效率二显效+有效/总例数。①牙齿美观舒适,咬合功能良好;②牙齿排列整齐,前牙覆盖正常,第一恒磨牙达到中性牙合水平;③经正畸后,患者无牙根尖吸收现象;④咀嚼功能、语言功能完全恢复至正常;⑤患者在佩戴矫正器期间无并发症、无复发情况。1.4评价指标咀嚼功能评分、语言功能评分:应用该科牙列缺损患者专用的生活质量量表评估患者的咀嚼功能及语言功能,分数越高表示患者的咀嚼功能、语言功能更佳。患者满意度:为患者发放该科患者通用的满意度调查表,评

7、估患者对牙齿正畸、修复的满意度。结果分为非常满意、一般满意、不满意三个级别;患者满意=非常满意+—般满意/总例数。1.5统计方法将该次研究中的数据输入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整理及检验;治疗总有效率、患者满意度为计数资料m(%)1,结果行x2检验;咀嚼功能评分、语言功能评分等为计量资料(x±s),结果予以t值检验;PV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2.1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参照组,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o2.2咀嚼功能、语言功能评分比较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咀嚼功能评分、语言功能

8、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咀嚼功能评分、语言功能评分显著高于参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V0.05),说明实验组患者的咀嚼功能、语言功能改善程度优于参照组.2.3患者满意度比较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