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斯维辛导学案

奥斯维辛导学案

ID:46402852

大小:73.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11-23

奥斯维辛导学案_第1页
奥斯维辛导学案_第2页
奥斯维辛导学案_第3页
资源描述:

《奥斯维辛导学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监利一中2015-2016学年高一语文导学案编号:11小组:姓名:组内评价:教师评价:时间:2015、11、6学案装订线《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导学案编制人:贺燕妮审核:郭少华【学习目标】1、捕捉并分析课文中极具新闻价值的反差。2.、潜心品味语句,理解作品的深刻意蕴。3、了解奥斯维辛集中营,增强对遇难者的同情,学习优秀记者崇高的社会使命感和人道主义良知。【学法指导】1、课前自主预习,认真完成预习自测。2、熟读课文,品读鉴赏文中有意蕴的句子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3、了解奥斯维辛的相关资料,铭记历史惨痛

2、的教训,珍惜和平,做一个有良知的人。课前预习案第一步:认真细致的阅读课文,勾画重点词句、经典词句,记录自己的独特感受,写好旁批。第二步:结合【自主学习指导】自学,完成【预习案】。自主积累奥斯维辛集中营是纳粹德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修建的1000多座集中营中最大的一座。由于有上百万人在这里被德国法西斯杀害,它又被称为“死亡工厂”。该集中营距波兰首都华沙300多公里,是波兰南部奥斯维辛市附近40多座集中营的总称。该集中营是纳粹德国陆军司令希姆莱1940年4月下令建造的,由3个主要部分组成:1号集中营,

3、1940年6月收容了首批728名波兰和德国政治犯。这里通常关押着1.3万至1.6万人,最多时达2万人,其中包括政治犯、战俘以及犹太和吉卜赛平民。德国1941年6月入侵苏联后,苏联战俘被陆续送往那里关押。2号集中营,该营建于1941年10月,是德国法西斯利用毒气室大规模屠杀被关押人员的场所。3号集中营,是纳粹德国负责建筑和生产人造橡胶、汽油的大型企业,同时还负责在几座较小的集中营从事挖煤和生产水泥。德国法西斯在集中营内设立了用活人进行“医学试验”的专门“病房”和实验室,还建有4个大规模杀人的毒气“浴

4、室”及储尸窖和焚尸炉。1944年,这里每天要焚烧约6000具尸体。残暴的法西斯分子甚至在焚尸前敲掉受害者的金牙,剥下纹身人的皮肤做灯罩,并剪下女人的长发编织成地毯。奥斯维辛集中营先后共监禁过数百万各类人士,其中有约110万人被夺去生命,受害者主要是波兰和欧洲其他国家的犹太人、吉卜赛人、波兰人和苏联俘虏。1945年1月27日,苏联红军攻克了奥斯维辛集中营,当时集中营内的幸存者仅有7000多人,其中包括130名儿童。1947年7月2日,奥斯维辛集中营旧址被辟为殉难者纪念馆。197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5、将其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以警示世界“要和平,不要战争”。为了见证这段历史,每年有数十万来自世界各国的各界人士前往奥斯维辛集中营遗址参观,凭吊那些被德国纳粹分子迫害致死的无辜者。“奥斯维辛”一词演变到现在,已成为了屠杀和灭绝人性的代名词,使用这个地名也就同时说出了适用于所有民族屠杀的关键词。一、读准字音明媚()雏菊()祷告()瞩目()易帜()冉冉()婆娑()噩梦()窒息()纳粹()二、词语积累引人注目:毛骨悚然:目瞪口呆:不可思议:不寒而栗:【我的疑问】【自主学习指导】1、边读课文,边勾画重点生字

6、词,通过工具书解决,并将其书写到学案上,记忆掌握。2、同学们自己检测自己,务必认真,保证有效、高效!3、请同学们将你在自学过程中发现的困惑整理在下面,一定要写啊!探究案3监利一中2015-2016学年高一语文导学案编号:11小组:姓名:组内评价:教师评价:时间:2015、11、6一:联系上下文,揣摩下面语句的内涵。1.从某种意义上说,在布热金卡,最可怕的事情是这里居然阳光明媚温暖,一行行白杨树婆娑起舞,在大门附近的草地上,还有儿童之追逐嬉戏。2.对另外一些人来说,这样一个事实使他们终身难忘:在德国

7、人撤退时炸毁的布热金卡毒气室和焚尸炉废墟上,雏菊花在怒放。二:问答题。(1)“这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姑娘,长得丰满,可爱,皮肤细白,金发碧眼。她在温和地微笑着,似乎是为着一个美好而又隐秘的梦想而微笑。当时,她在想什么呢?现在她在这堵奥斯维辛集中营遇难者纪念墙上,又在想什么呢?”请你想想,作者为什么要描写这个姑娘?三:《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用了一连串的否定句,如“今天,在奥斯维辛,并没有什么可供报道的新闻”“在奥斯维辛,没有新鲜东西可供报道”有什么作用?※请根据所学内容,观察生活中的新闻,写一则短消息

8、。【我的收获】【拓展阅读】《蝴蝶》——来自奥斯维辛的诗 那一只,就是上次那一只, 那么丰富、明亮、耀眼的黄色, 或许,那是太阳金色的泪水 滴在白色的石头上…… 那样、那样的一种金黄 轻盈得翩然直上。 它离去了,我相信,这是因为 它自己要告别这个世界。 我在这里住了七个星期, 被囚禁在这个集中营。 可我已经发现,这里有我喜爱的东西。 蒲公英在招呼着我 还有院子里开着白花的栗树枝条。 只是,我再也没见到另一只蝴蝶。 那只蝴蝶,是最后的一只。 蝴蝶不住在这里, 不住在集中营。  这首诗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