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地发挥主观能动性课件

正确地发挥主观能动性课件

ID:46403651

大小:272.34 KB

页数:17页

时间:2019-11-23

正确地发挥主观能动性课件_第1页
正确地发挥主观能动性课件_第2页
正确地发挥主观能动性课件_第3页
正确地发挥主观能动性课件_第4页
正确地发挥主观能动性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正确地发挥主观能动性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二、正确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年份(年)最大流量(立方米/秒)最高水位(米)19544450034.4519983680035.94(比较)—7700+1.49城陵矶水量比较表结论98年洪水最大流量比54年小,而最高水位却比54年高出1米多,这说明城陵矶等长江中下游地区河床淤高了很多。想一想:试比较下列表格中的年份及数据说明了什么?本框主要内容1、为什么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2、怎样正确地发挥主观能动性?提问1、为什么要对比城陵矶两个年份的洪水流量?人们发挥主观能动性,比较洪水流量,是为了认识长江洪灾的本质和规律,是为了用这些对于事物本质和规律性认识作指导,有效地预防长江洪

2、水。2、是不是分析这两年洪水流量的记录,就能完全掌握长江洪灾的本质和规律?要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是不容易的,因为本质和规律是隐藏在现象后面,是看不见摸不着的,需要通过抽象思维,不是轻而易举的。一、为什么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联系主观能动性的三个方面)1、才能揭示事物的现象和规律,正确的指导人们的行动。2、才能利用规律,利用和创造条件,达到改造世界的目的。3、认识和改造世界过程中,必然会遇到困难和暂时的失败,需要坚强的意志。“想”“做”“精神状态”二、怎样正确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受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的制约。(思路:“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1、客观因素客

3、观条件客观规律(前提和基础)(前提和基础)客观因素制约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想一想1、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关系怎样?2、利用所学知识,说说你对“谋事在人,成事在天”的认识。两种错误“倾向”主观因素制约主观能动性的发挥1、制约着人的主观能动性发挥的主观因素有哪些?(1)业已形成的观念、能力、方法、身心健康的程度。(2)利益出发点是一个重要的问题。2、端正主观动机,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使我们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有益于人类,有益于国家,有益于集体;起码不应当损害集体、国家、人类的利益。片面地强调发挥主观能动性,无视客观规律和客观条件的制约,属于唯心主义,只强调尊重规律和客观

4、条件,否认人的主观能动性是形而上学。小结本框我们围绕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主要讲了以下三个问题:1、什么是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发挥主观能动性是以客观规律为指导,以客观条件为基础,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小结2、为什么要正确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正确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才能透过事物的现象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才能充分利用规律和条件并创造新的条件去改造世界;才能具有坚强的意志、良好的精神状态去克服困难、战胜挫折。总之,才能取得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的胜利。小结3、怎样才能正确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发挥主观能动性受客观规律和客观条件的制约,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基础

5、,这是唯物主义的观点;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认识规律、利用规律、发挥主观能动性还受主观因素的制约,这是唯物辩证法的观点。所以,我们既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又要尊重客观规律和客观条件,同时还要端正主观动机,做到正确地有效地发挥主观能动性。1、“人有多大胆,地有多高产”上述观点()A、认为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B、认为片面的强调主观能动性而忽视客观规律性,在实践中必然遭到客观规律的惩罚。C、认为只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办事情就能成功。D、认为错误的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发展有阻碍作用。2、人们发挥主观能动性能否取得积极效果,取决于A、人们对发挥主观能动性的重视程度B

6、、人们的活动是否取得统治阶级的支持C、人们的活动是否有正确的理论指导D、人们是否尊重规律、正视客观条件CD3、之所以要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是因为A、意识在认识和改造世界中具有能动作用B、人们的精神状态决定着客观事物的发展方向C、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D、意识的内容来自于客观事物4、胡锦涛同志指出,务必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把开拓进取的精神和求真务实的态度结合起来,体现了A、人的精神作用是十分巨大的B、矛盾既具有普遍性,又具有特殊性C、事物的发展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D、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统一AD5、1998-2002年,国家一共发行6600亿国债,有效

7、拉动了投资规模,共创造750万个工作岗位,为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上述材料体现了什么哲理A、只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是可以改变规律的B、人们能够以规律性的认识,指导实践活动,达到预期目的C、人们可以反映事物的外部现象和本质、规律D、人们在认识和改造世界活动中具有的精神状态是作用是十分明显的6、6600亿国债是在尊重规律的前提下,考虑偿还能力的基础上发行的,是在安全警戒线以内的,这说明A、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本身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B、我们的一切工作都要遵循客观经济规律C、客观规律、客观条件对人们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有制约作用D、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