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众本位论视角下农民田间学校发展定位探析

受众本位论视角下农民田间学校发展定位探析

ID:46405997

大小:84.50 KB

页数:16页

时间:2019-11-23

受众本位论视角下农民田间学校发展定位探析_第1页
受众本位论视角下农民田间学校发展定位探析_第2页
受众本位论视角下农民田间学校发展定位探析_第3页
受众本位论视角下农民田间学校发展定位探析_第4页
受众本位论视角下农民田间学校发展定位探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受众本位论视角下农民田间学校发展定位探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受众本位论视角下农民田间学校发展定位探析摘要基于北京昌平区生猪养殖户的调查数据,分析生猪农民田间学校的发展现状及规律,并进一步对影响养殖户参与行为的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养殖规模的增大,田间学校满足养殖需求的能力相对减弱,养殖户对田间学校的兴趣越小、参与度越低;影响养殖户参与行为的因素还有文化程度、从业时长、养殖技术支持来源和田间学校辅导员等。关键词农民田间学校;发展定位;受众本位论中图分类号G7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3219(2014)07-0051-06一、引言舒尔茨认为

2、,人力资本的增量能够带来知识要素质量的提高,并已超过物质资本等传统因素对经济增长的推动[1]。在实现现代农业的过程中,对农业科技工作者、农业教育工作者、农业推广工作者,尤其是从事农事活动的生产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近年来政府十分关心农民培训,但仍存在不少问题、面临诸多挑战,主要体现在农民素质普遍偏低且差异明显、培训机构分散、培训内容和方式脱离农民需要以及经费不足等四个方面[2]。为了更好地提高农民培训的效果,作为该公共物品提供主体的政府不断在现有条件下探索创新培训方式方法。在结果导向的驱动下,政府项目

3、也逐步开始采用参与式的方法。农民田间学校是“参与式”在中国本土蓬勃发展的典型范本,自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将这种策略引入我国后便开始以点带面呈现出扩散的局面,而北京市政府独立资助并在发达地区推行农民田间学校的行为更是国际上所仅有⑶。农民田间学校(FarmFieldSchool,FFS)是FAO提岀和倡导的农民培训方法,是以农民为中心,通过组织农民参与分析、研究和解决农业生产中的实际问题,从而提高其自信心和决策能力的新型农技推广方式[4]。由于重视农民参与和经验分享,该方式被农业技术推广界和相关学术

4、界广泛推崇。中国农民田间学校的发展可以分为理念的引入(1988〜1993年)、完整模式的应用(1994〜2003年)、创新发展(2003年至今)三个阶段[5]。2005年北京开办了首个农民田间学校,标志着其由国际机构主办转为政府投资实施为主,由此田间学校进入一个本土化发展的新阶段。从2008年开始,北京掀起了开办田间学校的高潮,截至2011年,先后在京郊开办了近800所农民田间学校,培训农民学员2万余人,涉及全市12个区县,在西瓜、番茄、甜瓜、韭菜等优势种植业基础上,向畜牧业、水产业推进。农民田间学

5、校“北京模式”得到了FAO的肯定,目前,正由农业部将这一做法经验向全国范围推广。这一迅速发展的新事物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通过百度和中国知网搜索关键词“农民田间学校”,可以发现媒体对其报道的数量很多;而通过中国知网核心以及CSSCI期刊来源检索“农民田间学校”,找到22条结果,主要集中在2008年以来,可见学界对农民田间学校开展的高质量研究并不多。近两年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农民田间学校的效果评估上,如在产生的影响方面,农民田间学校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管理知识[6],显著增加了学员户的番茄产量和净收益,

6、但未有效减少农药、化肥等用量[7];在评估方法的探索方面,需要采用自我评估与外部人员评估相结合的方式,才能全面了解田间学校的实施效果和不足之处[8]。在已有研究中,不同学者都体现出了同一种关怀,即让农民田间学校更好地本土化、发挥更大的效益并实现可持续性发展,但迄今为止,鲜有文献对如何发展以及区域定位做出实质性探讨,亟需在广度的基础上加强田间学校建设的精度。我国未来的现代化农业将是以先进技术为核心的规模化经营模式,而农民田间学校侧重于集成并发挥乡土知识、保护分散经营的小农利益,似乎同是政府行为的两种不

7、同做法产生了“冲突”;而在走在农业现代化前列的首都北京,已经步入规模化、标准化的现代养殖行业中,这个问题显得明显而紧迫。在国家层面上,农业部编制的《全国畜牧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2011—2015年)》中,“坚持发展标准化规模养殖”是发展的原则和目标;2010年8月北京市因地制宜编制了《北京市畜牧业发展规划(2010-2015年)》,提出要转变生产方式发展标准化规模养殖。可见,在北京生猪养殖业小规模养殖是逐渐被淘汰的,在政府的发展规划中对其“不理不睬”,让其自生自灭。从2006年成立第一所生猪农民

8、田间学校,到2011年共有生猪农民田间学校87所(占畜牧农民田间学校的32.8%,占全市农民田间学校约11%)①,通过媒体的报道和政府的总结可以发现生猪农民田间学校受到了农户的欢迎,为产业发展、农民致富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面对疫病防控难的头号难题,科技含量低、防疫条件差、达不到享受政策支持标准的小规模养殖户在大市场面前自然将会被“消灭”,从另一个角度看是顺应北京畜牧行业发展目标的实现,那么同样是政府推广的农民田间学校是否会减缓或阻碍现代化养殖业发展进程,是否北京生猪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