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化学品安全措施和应急处置原则(六)

危险化学品安全措施和应急处置原则(六)

ID:46407785

大小:74.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11-23

危险化学品安全措施和应急处置原则(六)_第1页
危险化学品安全措施和应急处置原则(六)_第2页
危险化学品安全措施和应急处置原则(六)_第3页
危险化学品安全措施和应急处置原则(六)_第4页
危险化学品安全措施和应急处置原则(六)_第5页
资源描述:

《危险化学品安全措施和应急处置原则(六)》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危险化学品安全措施和应急处置原则(六)(接上期)112,2,-偶氮二异丁月青风险提示遇明火、高热、摩擦、振动、撞击可能引起激烈燃烧或爆炸。受热时性质不稳定,逐渐分解甚至能引起爆炸。理化特性白色晶体或粉末。不溶于水,溶于乙醇、乙醍、甲苯等。分子量164.24,熔点105°C(分解),相对密度(水二1)1.Io主要用途:作为橡胶、塑料等发泡剂,也用于其它有机合成。危字信息【燃烧和爆炸危险性】遇明火、高热、摩擦、振动、撞击可能引起激烈燃烧或爆炸。受热时性质不稳定,40°C逐渐分解,至103-104C时激烈分解,释放出大量热和有毒气体,能引起爆炸。溶

2、解在有机溶剂时,有燃烧爆炸危险。易累积静电。【活性反应】与醇类、酸类、氧化剂、丙酮、醛类和桂类混合,冇燃烧爆炸危险。【健康危害】大量接触可出现头痛、头胀、易疲劳、流涎和呼吸困难等症状。对本品作发泡剂的泡沫塑料加热或切割时产生的挥发性物质可刺激咽喉,口中有苦味,并可致呕吐和腹痛。本品分解能产生剧毒的甲基琥珀腊。长期接触可引起神经衰弱综合征、呼吸道刺激症状、以及肝、肾损害。安全措施【一般要求】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熟练掌握操作技能,具备应急处置知识。生产过程密闭,加强通风。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提供安全淋浴和洗眼设备。

3、建议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戴橡胶手套。工作业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远离火种、热源。应与禁配物分开存放,切忌混储。生产、储存区域应设置安全警示标志。禁止震动、撞击和摩擦。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采用湿法粉碎工艺时,应待物料全部浸湿后方可开机;当采用金属球和金属球磨筒方式进行粉碎时,宜用水或含水溶剂作为介质。粉碎混合加工过程中应设置自动导出静电的装置,出料时应将接料车和出料器用导线可靠连接并整体接地。生产过程中易引起燃烧爆炸的机械化作业应设置自动报警、自动停机、自动泄爆、自动雨淋等安全自控装置;自

4、动化生产线的单机设备除有自动控制系统监控外,在现场还应设置应急控制操作装置。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不合格品和废品应隔离存放、及时处理:内包装材料应统一回收存放在远离热源的场所,并及时销毁。【寺殊要求】(1)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静电工作服,戴橡胶手套。(2)避免产生粉尘。避免与醇类、酸类、氧化剂、丙酮、醛类和坯类等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晶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3)生产过程中需用热媒加热或加工过程中可能引起物料温升的作业点,均应设置温度检测仪器并采取温控措施。【储存安全

5、】(1)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房温度不超过35°Co(2)应与醇类、氧化剂、丙酮、醛类和桂类等分开存放,切忌混储。存放时,应距加热器(包括暖气片)和热力管线300毫米以上。储存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禁止震动、撞击和摩擦。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运输安全】(1)运输车辆应有危险货物运输标志、安装具有行驶记录功能的卫星定位装置。未经公安机关批准,运输车辆不得进入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限制通行的区域。(2)运输过程屮应冇遮盖物,防止曝晒和雨淋、猛烈撞击、包装破损,不得倒置。严禁与醇类、酸类、氧化剂、丙酮、醛类和

6、炷类等同车混运。运输过程中要确保容器不泄漏、不倒塌、不坠落、不损坏。运输时运输车辆应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禁止震动、撞击和摩擦。(3)拥有齐全的危险化学品运输资质,必须配备押运人员,并随时处于押运人员的监管之下,不得超装、超载,不得进入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禁止通行的区域;确需进入禁止通行区域的,应当事先向当地公安部门报告,运输时车速不宜过快,不得强行超车。应急处置原则【急救措施】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呼吸、心跳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勿用口对口)和胸外心

7、脏按压术。如出现中毒症状给予吸氧和吸入亚硝酸界戊酯,将亚硝酸界戊酯的安瓶放在手帕里或单衣内打碎放在面罩内使伤员吸入15秒,然后移去15秒,重复5〜6次。口服4-DMAP(4-二甲基氨基苯酚)1片(180毫克)和PAPP(氨基苯丙酮)1片(90毫克)。食入:如伤者神志清醒,催吐,洗胃。如果出现屮毒症状,处理同吸入。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中洗。如有不适感,就医。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流动清水或5%硫代硫酸钠溶液彻底;屮洗。如果出现屮毒症状,处理同吸入。【灭火方法】灭火剂:小火,用水、泡沫、二氧化碳、干粉灭火。大火

8、时,用大量水扑救。从远处或使用遥控水枪、水炮灭火。消防人员应佩戴空气呼吸器、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将容器移离火场。用大量水冷却容器,直至火扑灭。如果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