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知识管理探析

图书馆知识管理探析

ID:46407806

大小:69.5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9-11-23

图书馆知识管理探析_第1页
图书馆知识管理探析_第2页
图书馆知识管理探析_第3页
图书馆知识管理探析_第4页
图书馆知识管理探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图书馆知识管理探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图书馆知识管理探析知识管理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90年代得到迅速发展,进入21世纪以来,已成为管理实践和学术研究的热门领域。对知识管理的研究主要沿着三条主线进行:第一条是把重点放在信息管理上,从显性知识的价值出发,致力于信息系统、人工智能等工具方面的研究,主张以数字技术、网络技术对知识进行采集、存储、整合、检索和交流传播,提高知识的使用效率,可以称为“知识工具论”。第二条是把重点放在人的管理上,从隐性知识的价值出发,着重研究人的思想行为、技能技巧和经验方法,可以称为“知识主体论”。第三条是把重点放在知识资产管

2、理上,从整体知识价值出发,把知识作为一种生产要素,主张通过有效运营使其转化为资本,产生新的价值,可以称为"知识资本论”。〔2)把知识管理的三条研究主线综合起来,知识管理是以自我实现人为前提,以人的复合价值需求为起点,依托知识主体,运用知识工具,采取知识资产运营等方式,不断推动知识的生产、服务和创新。知识管理以人的需求为逻辑起点,围绕知识的供求关系,遵循知识生产、服务、创新的价值规律,具有四大特点:一是开放性,无论是个人还是组织,均应在交流共享中实现知识的价值。二是动态性,知识是不断积累生成的,知识理是一个动态流

3、变的知识运作过程。三是创新性,知识管理的目标在于推动知识创新,不断用新的知识赢得竞争的制高点。四是人文性,知识管理立足人又超越人,依靠人又发展人,把深入激发人的思想、行为潜能作为最大的能量源泉。知识管理立足人、依靠人、满足人,又不断超越人的实际主体,把人作为知识主体与客体有机统一起来,把主观知识和客观知识辩证结合起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并向自由王国迈进。内在需求:图书馆的本质属性与知识管理无论是从图书馆的内在要素构成,还是图书馆的基础理论发展,以及图书馆的历史演化来看,图书馆的知识本质是图书馆发展的内在逻辑,蕴含

4、着自发的知识管理形态,驱动着自觉化的知识管理,与知识管理在本质是一脉相承的。图书馆的内在构成要素充满了知识属性。图书馆由从业人员、馆藏资源、管理工具和服务对象四大部分组成。以上四个方面无一不与知识相联,无一不与知识活动相关,无一不是知识管理的研究内容和承载主体。图书馆从业人员包括管理者与馆员,承担着运用管理工具对馆藏资源进行整理、组合并提供给用户的职责,与知识资源打交道,向知识需求者提供服务,本身就是知识主体,又是主体化的知识,即隐性知识。馆藏资源包括文献、信息,是知识的载体和形式,是知识分类中的显性知识,通过

5、图书馆馆员、管理者的隐性知识进行知识发现、挖掘和创新,产生新的知识。管理工具包括制度、技术,科学的制度如组织构架、工作流程和先进的技术如数字技术、网络技术,能有效提高馆藏资源的利用效率,促进知识交流、共享和创新、增值,本质上就是知识工具。服务对象即用户,是图书馆的需求方,是知识资源的利用者,知识管理的服务者,更是知识价值的实现者。图书馆内在构成要素的知识属性蕴含着、驱动着、发展着知识管理。图书馆的理论基石于对知识的研究。德国图书馆学家阿道夫•艾伯特在1820年出版的《图书馆员的教育》一书中指出,“图书馆员执行任

6、务所需要的一切知识和技巧的总和”应当构成图书馆学的主体内容,建立了图书馆的“知识论”理论思想。1976年,英国纽卡斯尔大学的肯普在《知识的本质一——图书馆学入门》一书中讨论了知识与图书馆的关系,指出图书馆不只是作为知识的收集站而存在,应努力传递知识,阐释了图书馆的“知识基础论”的理论思想。1954年,德国图书馆学家彼得•卡尔施泰特在《图书馆社会学研究》一书中认为,图书是客观精神的容器,图书馆是主观精神与客观精神发生联系的场所,提出图书馆“知识社会学”的理论思想。1977年,美国图书馆学家奥尔在《作为交流系统的图

7、书馆》一书中指出,图书馆的目的是收集和利用人类文字的交流,是知识的传递系统,是人类交流系统的补充,反映了人类自身的知识体系,提出了图书馆的“知识交流论”的理论思想。图书馆研究专家布利斯和谢拉率先提出了图书馆知识组织的观点,最终在夏尔马的《图书馆员知识的知识》一书中发展为涵盖图书馆职业的“知识组织论”的理论思想。〔3)对图书馆的理论研究一直是沿着知识的研究路径展开,没有对知识的深入认识就没有图书馆基础理论的深化,没有知识的存在,图书馆就丧失了存在的基础。图书馆的历史演化贯穿了知识的主线。第一代图书馆以收集和保存图

8、书为目的,采取人工操作的方式对图书资料进行整理和保存,是人与图书相结合的传统图书馆时代。第二代图书馆是以文献为主要收集存储对象,利用计算机进行管理和服务,是文献信息与人、计算机相结合的图书馆自动化时代。第三代图书馆是以信息资源为对象,以计算机和数字网络为手段,是信息资源与人、计算机、信息网络相结合的图书馆网络时代。(4〕图书馆的历史演化实际上是知识的形态演化,随着知识的内容和形式的发展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