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茱萸粉调醋敷涌泉治疗高血压疗效观察

吴茱萸粉调醋敷涌泉治疗高血压疗效观察

ID:46408435

大小:64.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11-23

吴茱萸粉调醋敷涌泉治疗高血压疗效观察_第1页
吴茱萸粉调醋敷涌泉治疗高血压疗效观察_第2页
吴茱萸粉调醋敷涌泉治疗高血压疗效观察_第3页
吴茱萸粉调醋敷涌泉治疗高血压疗效观察_第4页
吴茱萸粉调醋敷涌泉治疗高血压疗效观察_第5页
资源描述:

《吴茱萸粉调醋敷涌泉治疗高血压疗效观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吴茱萸粉调醋敷涌泉治疗高血压疗效观察摘要:目的:探讨吴茱萸粉调酷敷涌泉治疗高血压的疗效。方法:将86例高血压病人随机分成两组;在口服降压药物的基础上,治疗组加吴茱萸粉调醋敷涌泉。结果:治疗组降压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吴茱萸粉调醋敷涌泉促使高血压患者血压趋于正常或稳定,方便安全,疗效满意,值得推广。关键词:吴茱萸涌泉穴位贴敷高血压【中图分类号】R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1-0369-01高血压在目前发病率越来越高,自2009年來我科对于高血压病人除了口服降压药物外,还使用了吴茱萸粉调醋敷涌泉治疗高血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与方

2、法1.1一般资料。2009年1月—2009年12月我科收治的高血压病人86例,均符合2005年《屮国高血压防止指南》高血压的诊断标准,其屮男性49例女性27例,年龄21-90岁。1.2临床表现。头痛、头晕、耳鸣、心悸、眼花、颜面潮红、舌红苔黄脉洪,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手脚麻木、疲乏无力、易烦躁等症状,这些症状多为高级神经功能失调所致,其轻重与血压增高程度可不一致,中医认为属肝阳上亢。以后可逐渐累及心、脑、肾器官,严重时可并发高血压性心脏病、肾功能衰竭、脑血管意外等病变。1.3治疗方法。屮药贴敷涌泉治疗:可用吴茱萸适量(2-3g),研成细末,再用醋调成糊状,备用,使用方法:

3、晚上睡觉前洗净双足,取吴茱萸醋糊适量,敷于两足中心处,敷药面积以1分硬币大为宜,再用足够大的胶布固定,第2夭早晨起床后除去。每天用约1次,连用1个月为一个疗程。一般1个疗程开始起效,3个疗程显效。本法一般可降低血压lOmmHg左右,对各期高血压均冇效。1.4疗效评估。高血压症状或在一个疗程内消失为治愈,明显改善为有效,无明显变化为无效,治愈和有效两项相加为有效率。2结果木组观察病例,用吴茱萸贴敷涌泉穴症状消失时间快,血压下降快,效果显著经观察85%病例连续敷药3-5天头晕缓解,15%病例连续敷药5-7天头晕症状改善,在观察病例中中药敷贴无副作用而乂不易复发。3讨论吴茱萸来源于芸

4、香科植物、石虎或梳毛吴茱萸的干燥近成熟果实。8-11月果实尚未开裂,见下果枝,晒干或低温干燥,除去枝、叶、果梗等朵质。性味辛、苦、热;冇小毒,归肝、脾、胃、肾经。功能主治:散寒止痛,降逆止呕,助阳止泻,用于厥阴头痛,呕叶吞酸,外治口疮,高血压。眩晕是临床常见的多发病,又是其它疾病所伴发的一种症状。中医学认为眩晕的发生多与肝关系密切。“诸风掉眩,皆屈于肝”,风在中医学中有内风和外风之分。此条中的“风”,当指内风所致的动摇抽搐等症状。“掉”,摇也,指头面肢体动摇振颤不定的病症。“眩”,指眩晕,即头晕H眩的症状。内风导致的抽搐、掉眩、眩垦大都与肝有关。刘完素认为,眩晕为风火。《素问•

5、玄机原病式•五运主病》屮云:“风火皆属阳,多为兼化,阳主乎动,两动相搏,则谓之旋转”。朱震亨认为,眩晕为痰。《丹溪心法•头眩六十七》云:“无痰则不作眩。”张介宾认为,眩晕为虚。《景岳全书•杂病谟》卷十七云:“眩晕一证,虚者居其八九,而兼火、兼痰者不过十中一二耳笔者根据“诸风掉眩,皆属于肝”的理论认为,眩晕的发生,属于虚者居多。阴虚则易肝风内动,血少则脑失所养,精亏则血海不足,均可导致眩晕。总之,眩晕是临床常见病证,病情有轻有重,在临床上以虚证或本虚标实证较为多见。应详察病情,给予调治。中医认为,头晕大体有以下几种原因:肝肾不足,精血亏虚,不能上荣于脑;肝阴不足,肝阳上亢;膏粱厚

6、味,化湿生痰,痰浊蒙蔽清阳;脾气虚弱,气血生化不足。根据具体病情,常予补益肝肾、滋阴潜阳、之法治疗。涌泉穴位于人体的足底部,卷足时足前部凹陷处,约当第2、3趾趾指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1/3与后2/3交点上。涌泉。涌,外涌而出也。泉,泉水也。该穴名意指体内肾经的经水由此外涌而出体表。本穴为肾经经脉的第一穴,它联通肾经的体内体表经脉,肾经体内经脉中的高温高压的水液由此外涌而出体表,故名。主治疾病头顶痛,头晕,眼花,咽喉痛,舌干,失音,小便不利,大便难,小儿惊风,足心热,癫疾,霍乱转筋,昏厥。4结论中笏外敷法在临床上使用广泛,主要是中医内病外治的一种独特疗法,它是将药物研成细末,调

7、成糊状,敷于穴位上,让药物经皮肤由表入里,循经络传至脏腑,以调节脏腑气血、阴阳、扶正祛邪,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冃的。根据中医学的辩证论治,高血压可分为肝阳上亢型、肝肾阴虚型、肾阳虚衰型,阴阳两虚型等,涌泉穴为足少阴之井穴,具冇滋肾水、引火下行的作用。吴茱萸药性辛、苦、热。李时珍曾云:“其性虽热,而能引热下行,盖亦从治Z义。”吴茱萸调糊贴敷涌泉穴,可引火下行,引阳归根,补阳助阴,由阳生阴,正中高血压的病因,所以在临床上取得较满意的效果。参考文献[1]林治萍,刘淑茹•复方吴茱萸穴位外敷对高血压的保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