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金属对海洋生物的影响【文献综述】

重金属对海洋生物的影响【文献综述】

ID:464161

大小:29.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7-08-05

重金属对海洋生物的影响【文献综述】_第1页
重金属对海洋生物的影响【文献综述】_第2页
重金属对海洋生物的影响【文献综述】_第3页
重金属对海洋生物的影响【文献综述】_第4页
重金属对海洋生物的影响【文献综述】_第5页
资源描述:

《重金属对海洋生物的影响【文献综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毕业论文文献综述生物工程重金属对海洋生物的影响摘要:当今世界,随着工业的发展,各种污染日益加剧,在水污染中尤其是重金属污染非常突出,主要表现为重金属在沿海底质中的积累,对海洋生物造成了严重危害。海洋生物与水环境直接接触,污染物通过各种循环到达各组织器官,从而导致组织器官的损伤。目前,国内外关于重金属的影响研究,主要集中重金属生物富集动力学特性、毒性试验、重金属检测及对胚胎发育和组织结构影响上。关键词:贝类;富集;毒性;影响;近年来,沿海经济的突飞发展,大量工业“三废”和生活污水直接或间接排入海洋,

2、使得海洋环境受到严重的创伤,特别是对沿海养殖业造成巨大的直接经济损失。重金属来源方式很多,但最终归宿基本上都是流入海洋环境中。重金属铜(Cu)、铅(Pb)、锌(Zn)、镉(Cd)、铬(Cr)、汞(Hg)、砷(As)是引起海洋生物中毒死亡的原因之一。生物体对重金属离子有富集作用[1],通过食物链的作用,重金属逐步进入人体,对人体造成巨大的伤害,如发生在日本的水俣病和骨痛病就是由重金属Hg和Cd引起的重金属污染事件。张学书研究了重金属对生殖内分泌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铅对人类的生殖系统有很大的影响,会导

3、致不孕、不育、胎儿畸形等症状[2]。Cd是环境中主要的重金属污染物之一,它蓄积性强,易进入食物链,危害人类健康。1.重金属在贝体内的生物富集特性重金属在水生动物内的积累,通常认为经过下列途径:一是经过鳃不断吸收溶解在水中的重金属离子,然后通过血液输送到体内的各个部位,或积累在表面细胞之中;二是在摄食时,水体或残留在饵料中的重金属通过消化道进入体内。此外,体表与水体的渗透交换作用也可能是重金属进入体内的一个途径[3]。研究证明,贝类既能吸收溶解态重金属,也能吸收食物颗粒态重金属。溶解态重金属主要通过

4、直接吸附在动物体表来吸收,颗粒态重金属可通过动物对食物的摄取和消化过程来吸收[4]。重金属在生物体内的累积有两种方式,体表吸附和透过体表吸收或两者兼而有之[5]。不同贝类种类、不同个体对重金属的吸收和累积程度不同。吴玉霖发现毛蚶个体软体部分重量与Hg浓度之间存在一定相关性,个体较小的部分比大的对Hg有较强的富集能力[6]。水体中的重金属含量与生活在该环境下贝类生物体的重金属含量呈明显正相关关系,但沉积物中的重金属含量与该环境下贝类生物体的重金属含量则不明显[7]。贝类基本上是滤食性动物,水体中以离

5、子状态存在或吸附在有机体和有机颗粒表面的重金属贝类滤食过程中摄入。贝类并不食入沉积物中的有机物,因此沉积物中重金属对贝类影响较小。分析可见,贝类的生活习性使水体中重金属成为影响贝类生物体内重金属含量的重要原因[7]。紫贻贝为底栖滤食性贝类,由于其重金属富集能力很强,国内外都开始利用它作为重金属污染的指示动物[8-9]。2.重金属的毒性试验Cd,与Hg、Cu、Zn、Cr等其他重金属一样,都会对生物体造成毒性效应或导致生物死亡。其毒性大小不仅与重金属种类、温度等物化条件有关,还与生物种类、发育阶段以及

6、生物体的自身解毒机制有关。4种重金属离子(Zn2+、Cu2+、Hg2+、Cr6+)对厚壳贻贝幼贝的急性毒性实验研究,结果表明4种重金属离子在不同质量浓度下,幼贝呈现出不同的中毒反应,低质量浓度组实验个体活动状况几无变化,高浓度组实验个体死亡数量明显[10]。研究表明,在毒物实验取值质量浓度范围内,毒物实验质量浓度与实验对象死亡率的关系一般呈S型,当毒物质量浓度达到S型拐点值时,实验对象死亡率出现骤然增加,此时死亡率变化值达到最大,而当毒物质量浓度超过该值时,死亡率虽有增加,但不显著[11-12]。

7、而不同下重金属对三角帆蚌幼蚌的急性致毒效应,在3种水温条件下,3种重金属离子对三角帆蚌幼蚌的毒性大小依次为:Hg2+>Cd2+>Zn2+。随着温度的升高,重金属的毒性逐渐增强[13]。3.重金属检测方法(1)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步骤较多,实验比较麻烦,而且设备需要时刻有人看守,不过准确率较高,精密度好,但容易受到背景吸收的干扰。(2)石墨炉原子吸收法。快速简便、精密度好、准确性高,实际样品回收率高,样品用量也较少,但是得到的谱图峰形不够理想,升温条件有待进一步优化[14]。(3)化学发光法。这个方

8、法灵敏度高、线性范围宽、分析快速和仪器设备简单等优点,近年来在无机物、生物活性物质、有机痕量和超痕量分析领域都得到了广泛应用[15]。然而化学发光反应大多是快速的动力学反应,容易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将流动注射分析技术与化学发光联用,在很大程度上克服了化学发光分析重现性差、操作耗时、不便于实现自动化等缺点。(4)质谱法。具有前处理简单、干扰少、检出限低、分析速度快、能同时测定多种元素等优点,从而被广泛用于环境水样中痕量重金属元素的分析。但是分析海水等高盐样品时,基体盐分容易在炬管、采样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