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指导下的大学英语听说教学

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指导下的大学英语听说教学

ID:46419095

大小:67.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11-23

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指导下的大学英语听说教学_第1页
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指导下的大学英语听说教学_第2页
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指导下的大学英语听说教学_第3页
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指导下的大学英语听说教学_第4页
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指导下的大学英语听说教学_第5页
资源描述:

《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指导下的大学英语听说教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指导下的大学英语听说教学摘要: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强调,各种模态之间是独立而又相互作用的。在多媒体技术日渐成熟的今天,将该理论应用于大学英语听说教学中,可以有效促进教学各个模态间的协调作用,提高教学效率。关键词:多模态;话语分析;大学英语听说教学;屮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7-0027-021刖B听说教学在大学英语教学中一直占有重要的位置。培养学生较强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尤其是听说能力,更是大学英语教学的重要任务。然而,在当前的大学英语听说教学屮存在的问题是:教学模式单一,〃一本书,一张嘴〃将原木有趣的听说课变成了一潭死水。即使

2、使用了多媒体教学,这种情况也没太大改观。有些高校的听说课甚至成了幻灯片演示课,影视欣赏课。如何改变这种现状?笔者认为,一方面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充分合理利用多媒体和网络资源,提高听说课教学的有效性;另一方面要把握学生在听说课的主体地位,激发他们听说的兴趣。那么如何做到这两点呢?多模态话语分析给出了答案。随着多媒体技术的日渐成熟和网络资源的极大丰富,大学英语教学已经呈现了多模态化。近年来相关研究也开始涉及该领域。笔者通过统计中国知网2007年至2013年105篇关于多模态话语分析的论文发现,有31篇研究话语分析与英语教学,其中有5篇是关于话语分析与英语听说教学。研究视角从认知语言学,语用学,跨文

3、化交际及语料库到文体学。在研究方法上,理论研究占大多数,实证研究占少数。这些研究为我们进一步展开相关研究提供了理论和数据支持,但在一些领域比如多模态话语分析如何有效指导听说教学方面还有欠缺,本文旨在通过冋顾以往相关研究,探讨多模态话语分析对大学英语听说教学的有效指导作用。2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由O'Toole及Kress和vanLeeuwen提出,其理论出发点是:语言是社会符号,语言所具有的三大元功能可延伸到除语言之外的其他符号,并R这些符号是各自独立而又相互作用的符号资源。在分析语言特征时,我们可以运用听觉,视觉和触觉等多种感觉,通过语言,图像,声音,

4、动作等多种手段和符号资源进行交际。这种观点指出,除了语言因素木身,话语交际中还有很多非语言因素(也称为副语言因素),如声音,手势,眼神和表情等。此外,在交际过程中可能借助到的网络环境,音响设备及其他环境因素也能辅助交际。换言之,话语交际不仅限于语言因素,各种非语言因素也可以同步进行。这就是多模态话语。国内学者从不同处度进行了相关研究,其中张徳禄的〃多模态话语分析综合理论框架探索〃(2009)探讨如何根据系统语言学理论建立一个山五个层面的系统级层级范畴组成的理论框架,同时分析各模态之间的关系,其他研究包括胡壮麟的〃社会符号学研究的多模态化〃(2007),讨论了多模态符号学和多媒体符号学的区别,介

5、绍了具有媒休和模态双重特性的计算符号学,朱永生(2007)从话语分析角度探讨了几个与多模态话语分析紧密相关的问题。顾曰国基于认知心理学建构〃角色建模语言〃模型,提出5人假设:恰当的模态转换可增强学习者对所学内容的内化度,提高内容记忆的持久性;多媒体,多模态学习比单媒体,单模态学习更能增强记忆力;词语加图像一起学比单学词语要学得更好一些。李战子更是在评述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后指出〃一幅画抵得上一千个字〃,这对英语教学有积极的指导意义。3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与大学英语听说教学从以往的研究和大量的教学实践中,我们认识到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已经对大学英语听说教学产生了重要影响。那么它的这种影响如何实现的?我

6、们首先要从分析听说课堂中包含的各种多模态话语因素入手。3.1听说课堂包含的多模态话语因素。听觉模态是英语听说课堂中最重耍的模态。但当前听说课堂中的这种模态符号不仅包括•人发出的各种声音,如教师授课的语言和学生参与课堂活动所说的语言,还应包含多媒体设备播放的声音符号。教师授课的语言対于课堂的控制与协调有关键作用,因此它的咅量大小,咅调的高低,节奏的快慢和语气的急缓甚至其口音都直接影响课堂的效果。而学牛在课堂活动中所使用的语言虽不占主要地位,也耍注意其语调和语气等。因为这些声音会传播到老师和其他学生的耳朵,引起他们的反馈,带来积极或消极的〃后果〃。最后由多媒体播放的声音虽是作为一种辅助手段出现的,

7、也不能忽视其播放声音的大小,节奏的快慢。这三种听觉模态符号共同协调作用,构成一个有效的听说课堂。教师在课堂上要学会合理地利用。如在讲授《大学英语听说教程》(第二册)第五单元时,因为主题是咅乐,教师可以选择不同类型的音乐,如中国古典乐,轻音乐或摇滚乐在课堂播放,同时将演奏的画面完美地呈现,但耍注意音乐播放的节奏和咅量的人小,让学生在感受不同音乐的同时,体会到听说课的独特魅力。除了听觉模态,听说课堂上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