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人民法院民事审判工作中存在的几个问题及对策基层人民法院民事审判工作中存在的几个问题及对策

基层人民法院民事审判工作中存在的几个问题及对策基层人民法院民事审判工作中存在的几个问题及对策

ID:46420161

大小:72.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11-23

基层人民法院民事审判工作中存在的几个问题及对策基层人民法院民事审判工作中存在的几个问题及对策_第1页
基层人民法院民事审判工作中存在的几个问题及对策基层人民法院民事审判工作中存在的几个问题及对策_第2页
基层人民法院民事审判工作中存在的几个问题及对策基层人民法院民事审判工作中存在的几个问题及对策_第3页
基层人民法院民事审判工作中存在的几个问题及对策基层人民法院民事审判工作中存在的几个问题及对策_第4页
基层人民法院民事审判工作中存在的几个问题及对策基层人民法院民事审判工作中存在的几个问题及对策_第5页
资源描述:

《基层人民法院民事审判工作中存在的几个问题及对策基层人民法院民事审判工作中存在的几个问题及对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基层人民法院民事审判工作中存在的几个问题及对策基层人民法院民事审判工作中存在的几个问题及对策司法是社会正义的最后一道屏障,法院是实现法治的最基本的职能部门。在我国四级审判体制屮,处在司法最前沿的基层人民法院担负着绝大多数一审案件的审理,占据了极其重要的位置。在各种案件的审理中,民事审判对化解社会纷争,构建和谐社会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司法理念的革新进步,在基层人民法院民事审判活动中,不断遭遇到诸多法律适用的难题和法律制度的缺陷造成的空白,从而制约了基层人民法院审判职能的充分发挥,影响了基层人民法院实现民事审判公正

2、与效率这一卅:纪主题。故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注意和思考。一、当而基层人民法院民事审判工作存在的主耍问题(一)送达难的问题突出送达是审理民事案件的必经程序,而对基层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的效率影响最大的因素,恰就是送达问题。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诉讼文书应当直接送达给当事人,在直接送达有困难的情况下,可以采取留置送达、委托送达、公告送达、邮寄送达。应该说,法律规定的送达方式种类是比较齐全的,基本上能符合民事诉讼的要求。但是,法律规定的送达方式不够灵活,送达程序过于严格、苛刻,客观上造成了法院诉讼文书“送达难”,并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审

3、判效率的提高,影响着法院审判工作的顺利进行。其主要表现有:1、直接送达。我国《民事诉讼法》规定的直接送达的送达地点单一,签收人范围过于狭窄。有的当事人外出经商、居无定所;有的当事人地址不详或者地址发生了变化;冇的当事人躲避送达,客观上送达困难。而11送达签收人仅限于“同住的成年家属或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或者法人、组织负责收件的人”。对于有相当识别能力的同居人或受雇人员则不属送达签收人之列。所以,法院送达诉讼文书时,有时需要反复多次才能送达,有的则是无法送达。2、留置送达。在直接送达吋,当事人拒收的,根据《民事诉讼法》第79条规定,送

4、达人应当邀请有关基层组织或所在单位的代表在场见证。但是,在实际送达中,由于基层组织界限难以把握,特别是对于农民工、外来暂住人口等人员的基层组织难以确定。同时,是否到场见证,完全取决于基层组织人员的自觉,对于不愿或不配合法院送达的情况卜,法院无能为力。大部分的基层组织或单位人员不是找不到,就是找到了也不愿意来,來了也不愿意见证。所以,留置送达实际操作难度较大,要求过于繁琐。3、委托送达。有的受委托法院出于地方保护等原因,在接受外地法院委托送达诉讼文书时,往往敷衍了事,明明可以送达的,却说当事人找不到,能够及时送达的却拖延送达。所以,造成

5、委托送达周期过长,客观上影响了办案效率。4、公告送达。民事诉讼法及其解释对公告送达作了较为详细的规定,但在实际操作屮仍存在诸多问题。首先是期限太长。一次公告即为60日,一件民事案件从立案到结案需经多次送达,从而延t了案件审理的期限,进而影响了案件审理的效率。其次,费用太高。在报纸上刊登公告送达的,对经济牯据的当事人是不小的负担,对标的额较小的案件则明显增大了诉讼成本。最后,不利于操作。在法院的公告栏或者受送达人原住所地张贴公告的做法,虽简洁、方便、成本低,但因不便于证明人民法院确已送达的事实而在实践屮很少被采用。5、邮寄送达。由于当事

6、人地址变更等原因,邮寄多次被退冋,不仅延长了诉讼文书的在途时间,而且也增加了当事人的讼累。根据我国法律规定,采用邮寄送达的法律文书其送达日期以邮局回执上注明的收件日期为准。在送达过程中,冇时邮局不是直接送达到当事人手中,而是先曲村委、企业传达室等签收再转交当事人。由于种种原因,有时诉讼文书几次周转才转到当事人手屮,如果以邮局冋执记载的日期计算上诉期限,则早已超期,当事人如何行使上诉权成为一个难题。同时,由于邮局的投递规定不等同于法律规定的送达,投递的法律文书通常由他人代签,所以达不到送达的效果。也为将來案件执行等环节埋卜•隐患,甚至引

7、起当事人的上访。(二)、法律适用和执法尺度不统一基层人民法院承担着绝大部分的一审案件,也直接面对着社会的底层人民,纠纷多、孑盾大。由于基层法院一直注重解决社会的具体纷争,而司法理论工作相对薄弱,对一些因法律本身的缺陷和滞后而造成的矛盾没能深入研究,制定统一的适用标准。特别是广大的农村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所引起的城乡差别和地域差别,导致同一法律制度在不同地域的适用遭遇不同程度的尴尬。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而:1、证据采信的标准不统一。特别是举证期限、举证责任的分配和证明程度及证明力大小的确认问题较为突出。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

8、的若干规定》(以下简称《证据规定》)第34条第1款规定“当事人应当在举证期限内向人民法院提交证据材料,当事人在举证期限内不提交的视为放弃举证权利S第33条第2款本文章共2页,当前在第1页下一页规定“举证期限可以由当事人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