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商、西周时期养生思想研究

夏、商、西周时期养生思想研究

ID:46423259

大小:70.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11-23

夏、商、西周时期养生思想研究_第1页
夏、商、西周时期养生思想研究_第2页
夏、商、西周时期养生思想研究_第3页
夏、商、西周时期养生思想研究_第4页
夏、商、西周时期养生思想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夏、商、西周时期养生思想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夏、商、西周时期养生思想研究夏、商、西周时期养生思想研究摘耍:皇皇中华,养生之道,博大精深,夏、商、西周时期的养生思想寓含着唯物、辩证的哲学思想原理,它的创立为养生思想和方法的推陈出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从理论上丰富了我国传统养生学的发展的方向。关键词:养生思想;夏、商、西周;周易中图分类号:G85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3612(2007)08-1040-03夏、商、西周时期是中国奴隶制时代。在这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古代人类与大自然不断地进行斗争,以求得生存,也在这种实践中逐步积累了

2、一些有益于人类身心健康的知识,慢慢形成了原始的医学。生产的发展,人民生活的提高,有文有武,文武合一的学校教育出现,为养生思想的不断发展提供了可靠的保证。拟对此作一详尽的探讨,使之更好地为人类的共同健康和人们的养生保健提供借鉴。1唯物、辩证的哲学原理是传统养生思想理论源泉1.1《周易》和《尚书》是确立养生思想哲学观的理论基础夏、商、西周时期,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养生思想从原始的萌芽壮态发展到具有一定规模和一定体系的初级阶段,出现了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等。据《中华历史通鉴》一书记载:早在商周时期,就有阴阳学说的

3、概念。五行的概念起源丁殷商时期的五方观念。阴阳和五行学说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哲学思想,具有代表性是《周易》和《尚书》。《周易》中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1]的内涵就是:天(体)因不停的运动而健在,人也应当按照“天行健”这种自然法则不停地运动,才能健康长寿。辩证地提出了人跟天一样,耍不断运动,用运动来促进人体健康长寿的思想。在当时这种养生思想的出现,为养生思想发展提供了机遇,同时在养生方面指出了人的主动性的重要作用,如后来的张景岳对《灵枢》天年有定数的解释吋说:所谓“天定则能胜人,人定亦能胜天也”,[2]

4、人Z所以能胜天,在寿命问题的关键在于上文所述的“养能合道”,也就是养生有道的思想。荀子说:“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应Z以治则吉,应Z以乱则凶[3]”在身心健康方面,荀了同样坚持了唯物主义观点。他说:“形具而神生[3]”这是物质第一的主张。他还说:“养备而动时,能病;……养略而动罕,则天不能使Z病”[3]。认为人的身体不是由天来决定的,是由人的“养”(衣,食方面)和“动”(活动而不怠惰)來决定的,强调了运动对人体健康的意义。这种养生有道的养生思想,为后来人们探索长寿的规律,延长人的寿命,确保老年人的

5、健康与活力,同吋促进了寿亲养老(老年保健)的各种方法层出不穷。如后来出现养生书籍《天隐子养生书》、《养生类纂》、《养生月览》等。内容丰富,种类繁多,既有系统的理论也有十分可靠的实践经验,养生必须有一定的方法才能使人寿命延长的思想,确立了传统养生思想发展的方向,为传统养生方法的创新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周易》是一部通过象征天、地、雷、风、水、火、山、泽人种自然现象的八卦、乾、坤、震、翼、坎、斋、艮、兑、耒推测自然和变化的书。它认为阴阳的相互作用,是产生万物的根源。有天就有地、有火就有水、有山就有平原,也就是天

6、体Z间有动就必有静,动静是物体运动的两个方面或两种不同形式的体现。提出了动静不可分割的思想,从而为传统养生思想发展提供了充分的依据。这不仅是儒家的重要经典,也被道家吸收和利用。在后來的养生学方面,很多思想和理论都是吸吮了《周易》中的精髓。在长寿与健康方面,它们提出了用辩证对立和统一的原理,来判断长寿、健康与人们生活幸福的标准。殷代典籍《尚书・洪范》就有“五福”的记载:“一H寿,二日寓,三H康宁,四13修好德,五日考终命其中人还有“六极”(穷极恶事H极)即:“一日凶短拆,二日疾,三FI忧,四FI贫,五H恶,

7、六FI弱。”人如有“福”就是长寿和健康,人如有祸,身体和健康状况就不好,这是人一生最不幸的。这种用人“福”,人“祸”,来判断长寿与健康的幸福标准的辩证思想,为养生思想的创新提供了发展的空间,也为人类的养生思想和方法的不断推陈出新起到对推波助澜的作用,从实践认识上升到了理论认识。1.2《周易》中的阴阳学说和脏象学说是确立传统养&哲学观的思想基础《周易》的经文虽未直接提到阴阳,但阴阳观正寓于刚柔及卦爻之中。而《周易》的阴阳是以“一一”“一”即阴爻和阳爻为体现的。阴阳的对立、统一、消长、传化皆取决于这两个基木符

8、号的变化。《周易》经文是西周初期形成,战国期间出现的《易传》,是对《周易》的升华和提炼。其阴阳爻摆脱了占卜的束缚,上升到了阴阳学说的范畴,从而使《周易》成为一本阴阳学说理论精华。在《周易》阴阳学说的影响下,人们养生思想观念不断地更新、变化。《内经》就是从《周易》和《易传》阴阳学说中,吸取了《周易》阴阳学说原理,把它同医学思想结合起来,成为了中医理论的基础理论和思想,有力促进了中医学的发展。《内经》的“阴阳应象大论”,“阴阳离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