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赫金诗学研究

巴赫金诗学研究

ID:46425654

大小:72.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11-23

巴赫金诗学研究_第1页
巴赫金诗学研究_第2页
巴赫金诗学研究_第3页
资源描述:

《巴赫金诗学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巴赫金诗学研究》纲要周卫忠—导论(%1)巴赫金其人:1.生平与著作2.巴赫金的发现:结构主义考一一文艺学家一一思想家3.诗学话语中的巴赫金思想与思想家巴赫金(%1)巴赫金诗学的传承与影响1.巴赫金诗学的古典性(1)巴赫金诗学与希腊拉丁古典思想(2)巴赫金诗学与西方中世纪文化(3)巴赫金诗学与康德和新康德主义(4)巴赫金诗学与东正教和俄罗斯宗教哲学(5)巴赫金诗学与陀思妥耶夫斯基思想2.巴赫金诗学的现代性与后现代性(1)巴赫金诗学与现象学和马克思主义(2)巴赫金的话语论与海德格尔的语言存在论(3)巴赫金狂欢、对话的未完成性与海德格尔存在的敞开性(4)巴赫金诗学的对话与伽达默

2、尔阐释学的对话(5)从巴赫金对话思想到哈贝马斯交往哲学(6)从巴赫金对话性到克里斯蒂娃的文本间性(7)从狂欢、对话的颠覆意义到后现代主义的解构意义二巴赫金诗学的哲学、文化视界(%1)“存在即事件”1.西方思想史上的“存在”:从巴门尼德到胡塞尔2.巴赫金早期哲学中的存在1)“第一哲学”的存在2)巴赫金的存在论3."存在即事件”(6biTne-co6biTne)巴赫金诗学叙事话语的哲学基础。(%1)双重性1.双重性(aMOnBaneHTHOCTb)的内涵2.西方哲学语境中的双重性思想3.双重性——巴赫金狂欢诗学的基本哲学立场1)狂欢的世界是一个双重存在的世界1)狂欢节的世界感受

3、(KapHaBanbHocMupoomymcHHc)是弃旧与迎新的内在统一;2)狂欢化艺术形象是一个正反对立共生的形象体系(三)主体间性,多元文化视野1.现代哲学的主体间性:从胡塞尔到哈贝马斯2.巴赫金诗学的主体间性:1)对话的前提:对话双方的平等2)狂欢的诉求:颠覆官方等级制,追求自由平等3)作者与主人公:平等主体,对话交往3.巴赫金诗学话语中充满了破除权威、消解中心、颠覆等级神话的努力,是多元世界观的诗学表述。三从诗学建构到哲学追问巴赫金诗学范畴自成一体。这些诗学范畴,同时也是思想家巴赫金创立的独特的哲学范畴。这一部分将立足于诗学分析,终结于哲学追问,集中探讨巴赫金重要

4、的诗学范畴中的深层哲学思考,昭示巴赫金对一系列现代哲学命题的思索轨迹,发现巴赫金对存在的独特追问:(—)狂欢(KapHaBaji)1.狄奥尼索斯与西方狂欢节传统2.中世纪、文艺复兴狂欢节的特殊意义3.拉伯雷、陀思妥耶夫斯基创作与民间狂欢文化4.作为一种艺术精神的狂欢1)自由平等与生命冲动2)情节上的夸张与怪诞3)人物形象的变形4)语言的张扬放纵5.中国现当代文学创作中的狂欢6.狂欢——来自民间的鲜活的自由平等诉求,体现着原初的、激荡不羁的生命活力,是一种有别于官方的保守、专制的生活秩序、社会制度以及道德规范的非官方的存在方式。(二)对话(nuajior)1.西方哲学语境中的

5、对话2.西方宗教语境中的对话3.陀思妥耶夫斯基创作中的对话1)对话与对语2)作者与主人公的对话(对话作为一种艺术立场)3)主人公内心的对话(对话作为自我的生存方式)4)人物关系中的对话(对话作为自我与他人关系的载体)4.超语言学(MeianHHrBHCTHKa):对话语言的本质(对话作为语言的本质)2395.话语论(BbicKa3biBaHwe):一切存在都是对话存在(对话作为整个人类文明、文化发生发展的过程)1.对话巴赫金对存在的独特追问。对话是人的存在方式,也是语言的本质:人在言语中生存,在对话中与他人、与世界建立联系。世界在话语中得以显现,话语就是存在的家园。(三)独

6、白(MOHOJIOr)1.与对话相对的诗学范畴(386页)2.创作中作者一人独大、全知全能的叙事模式和叙述话语。3.如果说,对话体现的是一种来自民间的自由平等诉求,独白则体现一种官方的专制权力话语。4.独白范畴的时代隐喻5.独白与主体性(四)复调(nOJIH4)OHHa)1.音乐中的复调概念2.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中的复调:多种声音、多种思想同时共存、相互作用所构成的艺术世界3.一个由不同的主体及其完全平等的思想、意识构建的多元世界,正是存在的应有状态。4.复调理论与主体间性(五)外位性(BHCHaXOOTMOCTb)1.巴赫金诗学独创的诗学概念:内涵与外延2.作者观照主人公

7、的艺术立场3.关于自我与他者关系的哲学视界1)作者:行为主体,即自我。2)主人公:行为主体的产物,同时又是独立的、有生命的他者。3)外位性与主体间性(五)时空体(xpOHOTOn)1.哲学渊源:康德《先验美学》2.自然科学中的时空体3.巴赫金诗学中的时空体:文学中已经艺术地把握了的时间关系和空间关系,表示着空间与时间的不可分割4.诗学时空观与存在时空观四结语:巴赫金思想的解构意义与建构意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