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师范专业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途径探析

对师范专业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途径探析

ID:46426629

大小:67.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11-23

对师范专业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途径探析_第1页
对师范专业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途径探析_第2页
对师范专业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途径探析_第3页
对师范专业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途径探析_第4页
对师范专业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途径探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对师范专业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途径探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对师范专业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途径探析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和研究生培养模式也在不断创新,研究生实践能力的提升已成为增强研究生就业竞争力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分析了当下师范专业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模式存在的误区,并提出了从导师双轨制、训练体系化、实践课程制和以志愿服务活动为辅等四个途径提升研究生实践能力,以期为后续研究者提供一些借鉴和参考。关键词:师范专业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模式中图分类号:B844.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5)06-0121-02一、引言曾儿何时,研究生不再成为公众视野中学术科研领域“高大上”的代名词

2、,就业难的严峻现实H渐困扰着一部分地方高校的研究生,使他们面临着高不成、低不就的尴尬局面。以师范专业研究生为例,论学校品牌,他们比起985、211院校的研究生在就业机会上差距巨大,第一学丿力、第二学历非重本院校毕业成为他们继续深造或今后进入高校继续学术研究的短板;论实践教学能力,他们不如木科生年轻有活力,三年的学术研究培养模式也让他们与一线教学的要求有所出入,理论素养有余,实践经验不足。在研究生扩招的压力下,如何加强研究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已成为H前高校亟待解决的问题。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若干意见》(教思政[2010]11号)也明确提出:要强

3、化研究生实践教育环节,将社会实践纳入研究生培养方案,作为研究牛培养的必要环节,做到有计划、有规范、有考核,形成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长效机制。[1]笔者从自己的关于研究生实践培养的工作经历岀发,分析了目前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的几个误区,并提出关于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的一些认识,以期为后面的研究者和高校培养体系的制定者提供参考。二、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的误区及局限1•实践培养体系不完善,学生认识不足。一般师范专业所在的地方院校大多尚未建立起完备的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体系,学校更重视学生科研能力的养成和科研成果的研发,学生的学习时间和精力大多在学业导师的指导下向阅读文献、申报课题、

4、发表论文方面倾斜,不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另一方面,学校的实践培养体系不完善,没冇-个循序渐进可操作的研究生实践培养的系统,加之学生对实践的作用认识也不明确,认为研究生就是专心致志地搞科研,对实践工作的认识不足,热情不高,态度也不积极。2•实践师资配备不全,教师指导缺乏。高校教师对于学生实践能力提升的指导力度不够,且指导的方式方法还有待于进步和提升。部分高校的实践指导导师并未从事过基层的一线教学,在科研成果方面著述颇丰,但是过于学院派的理论用于指导学生进行实践操作还是略显有些“消化不良”,且部分高校并未配备起微格教学、多媒休设计等关于学生实践的课程体系,学生从教师方面

5、、同学间的朋辈指导方面以及硬件设施所提供的技能训练方面得到的收获也都是有限的。3•社会实践能力欠缺,接收部门局限。社会实践是学生的实践能力与社会需要接轨,体现出学生学习理论应用性的最好的展示平台,可是绝大多数学校并未为对社会实践方面给予足够的指导和关心,这一方面往往成为学生自我发挥的“自留地”。例如,暑期社会实践本应是学生锻炼的一段大好时机,但是很多师范学生做兼职家教的有之,进入培训机构的有之,散兵游勇的社会实践成为一种常态,缺乏一个体系化的培养和专业性的技能指导,且愿意接受师范牛并为之提供实践平台的正规企业或学校少之又少,今后学校应加强此方面的教育和指导工作,让暑

6、假这一黄金时间得以充分利用。4•外聘导师积极性不够,服务热情不高。部分院校的外聘导师在研究生实践指导中发挥的作用不大,甚至有的校外导师在研究生实践培养中只是挂名,并未发挥实际的指导作用。一方面由于对所归口研究生的培养与校外导师的职称评定、薪酬待遇等关联性不是特别强,对校外导师的激励作用发挥的也不是特别明显;另一方面研究生自身在学校的科研任务及课程学习较繁忙,与校外导师的联系也不是特别紧密,仅在配合发放问卷等时联系校外导师,校外导师対于实践指导的作用并未得到有效地发挥;另外,学生的研究课题往往与校内导师的研究方向一致,校外导师常常对此领域不太了解或者与校外导师的研究方

7、向相关不大,因此对课题研究方面提供的帮助也常常收效甚微或有心无力。三、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的途径1・训练体系化,研践并举。高校要建立起切实可行的研究生实践培养体系,让研究生自身对于实践能力培养形成正确的认识和足够的重视。研究生从入学开始,就要与学业导师进行商议确定研究方向的专业模块,根据学校的课程安排和研究生自身的研究取向和专业兴趣,有弹性地进行课程的安排,结合校外导师的建议和所能提供的实践平台和资源,对研究生三年的实践训练做出整体的规划和安排。以师范专业研究生为例,研究生一年级可以以理论知识的学习和确定科研定位为主要方面,研究生二年级跟随校外导师进行优质课的听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