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地产药材水翁花探究概述

广东省地产药材水翁花探究概述

ID:46429517

大小:84.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11-23

广东省地产药材水翁花探究概述_第1页
广东省地产药材水翁花探究概述_第2页
广东省地产药材水翁花探究概述_第3页
广东省地产药材水翁花探究概述_第4页
广东省地产药材水翁花探究概述_第5页
资源描述:

《广东省地产药材水翁花探究概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广东省地产药材水翁花探究概述摘要:通过全面查阅近20年来有关水翁花的文献资料,对水翁花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相关制剂及临床应用进行总结分析,为其进一步全面系统的研究打下基础,从而为开发其药用价值,使其广泛应用于临床提供科学依据。目前对水翁花的研究报道较少,也不够深入,其药用价值值得进一步开发研究。关键词:水翁花;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临床应用;综中图分类号:R284;R28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197(2009)02-0130-02水翁花始载于《岭南采药录》,记名为“水翁花”,之后大部分文献均袭用此名。水翁花为桃金娘科水翁属植物水翁[Cleis

2、tocalyxoperculatus(Roxb.)Merr.etPerry]的干燥幼嫩花蕾,主分布于广东、海南、广西、福建等省区。水翁花具有清热解暑、生津止渴、去湿消滞之功效,用于夏天暑湿

3、=

4、食滞所致的发热、咽干、口渴腹胀或呕吐泄泻[1]o干燥水翁花久贮后色泽加深,苦味浓,清热作用大,夏季常作凉茶以解暑,在民间使用非常广泛,是“清热凉茶”等中药复方的主要原料之一。迄今为止,对水翁花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报道较少,现对其研究概述如下。1生药鉴定王其新[2]取水翁花的粉末置显微镜下观察,花丝碎片众多,黄棕色或红棕色,直径9-145pm,有的稍弯曲;花丝

5、表皮细胞断面观呈类方形,表面观呈多角形,垂周壁波状弯曲,外平周壁可见波状角质状纹理。花粉囊呈蝶形,直径约至350pm,多破碎,内壁细胞断面观呈窄长方形,壁具条状增厚;表面观呈多角形,垂周壁连珠状增厚,内含众多花粉粒及草酸钙簇晶,草酸钙簇晶众多,大多存在于较小的薄壁细胞中,有的数个连接成行,簇晶较小,直径6-IOpm,棱角大多尖锐,少数角较钝。花托表皮细胞断面观呈类形或类方形,外被淡黄色或无角质层;表面观呈多角形或类长方形,壁稍厚,常见气孔及油室。花粉粒无色或微黄色,极面观呈三角形,表面观呈卵圆形,直径7~12pm,3副合沟。油室呈类圆形或椭圆形,直径97〜1

6、45pm,多破碎,分泌细胞界限不明显,有的含黄棕色分泌物。导管细小,为螺纹,直径5~7pm。其中的花丝碎片、草酸钙簇晶和花粉囊是水翁花的主要鉴别特征。广东省中药材标准[3]鉴定水翁花粉末见分泌腔类圆形或椭圆形,直径48~85pm,分泌细胞棕黄色,界限不明显,腔内可见黄棕色颗粒状分泌物或油滴。草酸钙簇晶多存在于薄壁组织中,成群或数个排列,直径5-15pm,棱角锐尖。花冠表皮细胞浅黄色,形状不规则,垂周壁有时呈波状弯曲,表面有角质纹,气孔不定式,向外略突起。花萼表皮细胞黄棕色,外被浅黄绿色角质层,厚约13pm,表面观细胞界限不甚明显,角质层有裂纹。花丝薄壁组织棕

7、黄色,表皮细胞呈类方形或长方形,直径13~25pm,垂周壁波状弯曲,表面有角质状纹理。2化学成分水翁花含黄酮类、酚类、氨基酸,其花显黄酮昔、酚类、氨基酸、糖类反应[4花蕾[1]含精油0.18%,有35个成分,主要有:*菠烯、B■菠烯、月桂烯、价罗勒烯七、2,7二甲M1,6■辛二烯、芳香醇、3,4■二甲基2,4,6■辛三烯、小茴香烯、水杨酸甲酯、乙酸香叶酯、乙酸松油酯等。张凤仙等从花蕾中分离得到没食子酸乙酯、没食子酸、熊果酸、桂皮酸、氏谷苗5,7■二甲基黄烷酮(去甲氧基荚果蕨醇X7■轻基・5甲氧基七,&二甲基黄烷酮和7!二轻基■6*甲氧基,5*二甲基查耳酮。陈

8、健[5]等用水蒸汽蒸憾和超临界CO2萃取技术提取水翁花挥发油,然后运用GC-MS法分析,两种方法分别分离出的成分均为39种,其中17个组分在两种方法中均检测出,含量较高的有2■甲氧基・5■异亚丙基环庚三烯酚酮(22.8%2,3■二氢・5,7--氢基・6,8■二甲基・2■苯基-4H-1-苯并毗喃・4■酮、丁香烯环氧化物、十六烷酸、9,12■十八二烯酸甲酯。超临界CO2萃取已鉴定岀33种,主要的成分有2,3■二氢・5,7■二氢基・6,8■二甲基2苯基-4H-1-苯并毗喃4酮(20.19%2■甲氧基■5■异亚丙基环庚三烯酚酮(22.83%X4,4,8■三甲基■

9、环[6.3.1.0(1,5)]十二碳烷基-2,9-二轻基醇(6.22%)、1,1-二氯代-2,2,3,3-四甲基环丙烷(4.60%),邻苯二甲酸二异辛酯(3.34%)等。水蒸汽蒸馆已鉴定出34种,主要的成分有2,3■二氢・5,7■二氢基・6,8■二甲基2苯基-4H-1-苯并毗喃-4-酮(26.26%)、2-甲氧基-5-异亚丙基环庚三烯酚酮(30.85%)、丁香烯环氧化物(8.85%)、2,6,6-三甲基・双环[3.1.1}3庚醇(6.72%)J2-二氢-8-轻基芳樟醇(3.57%)等。3药理作用3.1抑菌作用本品对常见的化脓性球菌和肠道致病菌均有较强的抑制作

10、用「Jo3.2对膜脂氧化和神经细胞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