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课改内涵加强探究及实践

把握课改内涵加强探究及实践

ID:46440188

大小:60.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1-23

把握课改内涵加强探究及实践_第1页
把握课改内涵加强探究及实践_第2页
把握课改内涵加强探究及实践_第3页
把握课改内涵加强探究及实践_第4页
资源描述:

《把握课改内涵加强探究及实践》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把握课改内涵加强探究及实践轰轰烈烈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关联和影响若我们每一个基础教育工作者。直接影响着千百万中小学生。作为亲身参与了2001年秋季起始的“课改”的一名老教育者工作者,难免思绪万千当年课改“改”些什么?有“六个方面”:1.改变课程只注重知识传授方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2、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3、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技能。4、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培养学

2、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与合作的能力。5、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育学实践的功能。6、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学生的适应性当年的课改给我们带来了什么々对此,教育部陈小娅副部长用三句话作出了高度概括「一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突出时代特色,更加符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二是积极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变革,学生综合素质明显提高;三是考试评价制度取得积极进展。注重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机制正在形成。”是的,这是课改以来全国的基本情况,也是亲身经历了课改的广

3、大教育工作者们的共识就我们贵阳市中小学音乐教育的现状而言,我们能够清晰地看到课改所带来的可喜变化,教师角色的重新定位,使广大教师的“师生观”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教师不仅是教育者、管理者,也是学生学习、成长的引导者、参与者教学中,许多教师一改自己习惯了的“程式化”的开课模式,他(她)们通过自己课前精心设计的“导入”,一下便将学生带入对学习的期待与渴望之中,激发出学生主动学习的内在动力教学中,他(她)们注重以美感人,将《音乐课程标准》的倡导和要求渗透到听.唱、想、说、演等等一个个具体的教学环节中,渗透到学生亲自参与的实践过程里教学中,他(她)们注重以美

4、育人,立足教学内容注重学科整合,充分联系学生的已知和感受,引导学生进入情感体验教学中,他(她)们以和学生平等的“合作者”、“参与者”的姿态,与学生交流、互动,让学生感到老师既可亲又可爱,增强了对教师的信赖经过九年的课改。我们可以通过种种表现看到学生们的成长与发展。例如,在班级、学校、社区组织举办的(诸如联欢、文娱汇演、比赛等等)活动中、在学生们群体性参与的大型活动中,我们可以充分地感受到现在的学生在艺术情趣、音乐素养与表现能力方面发生的明显变化。课改不仅为我们基础音乐教育带来了勃勃生机,更让我们基础音乐教育的功能和价值得了前所未有的体现课改还将继

5、续,课改还需深化。针对“课改是素质教育推进的核心问题和关键环节”、“是基础教育内涵发展的关键”这个需要,有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急待我们去面对、去研究,并在自己的实践中努力去解决这个问题是:“如何增强实施课程的目标意识。克服教学的随意性。”其实,我们音乐学科的课程功能和课程价值在音乐的《课程标准》里都有阐述,最终它们都将集中体现在(课程标准)提出的“课程总目标”里。要实现课程的总目标,就必须落实(课程标准)制订的各个学段的目标,只有这样,我们课程的总目标才可能实现,音乐教育归属于素质教育的功能和价值才能得到体现然而,在我们普通中小学里,音乐学科和众多

6、综合类学科一样,都不属于考试科目。对于各个学段教学任务的完成情况,缺乏全面、系统和严格的检测和评价措施。对学生音乐学科成绩的认定,基本上是由执教老师个人说了算。是否能全面、完整地实施课程,是否能按《课程标准》制订的学段目标,联系《教科书》呈现的相应内容,统筹规划、合理安排、具体落实,则首先依赖的是教师个人的事业心、责任感,其次,才是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因此,音乐教学随意性的问题是一个带有普遍性的顽症从这个意义上说,一位音乐教师的水平高不高,教学质量好不好,不能仅局限于看他(她)的某一节公开课、评比课。而应看其学生的整体水平与《课程标准》制订

7、的学段目标的对应情况。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