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電子信息產業人才集聚研究

成都電子信息產業人才集聚研究

ID:46440553

大小:66.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11-23

成都電子信息產業人才集聚研究_第1页
成都電子信息產業人才集聚研究_第2页
成都電子信息產業人才集聚研究_第3页
成都電子信息產業人才集聚研究_第4页
成都電子信息產業人才集聚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成都電子信息產業人才集聚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成都電子信息產業人才集聚研究20世紀90年代以來,世界電子信息産業在激烈的競爭和産業結構升級中已經高速發展成為當今世界上最重要的戰略性産業之一。而電子信息產業是精英人才薈萃的產業,電子信息產業的國際競爭是知識和人才的競爭。因此,成都要大力發展電子信息產業,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就必須高度重視電子信息產業的人才集聚工作。一、成都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現狀及面臨的競爭態勢1、成都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現狀。“十五”以來,成都市全面實施“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和西部大開發的戰略,從推動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和實現跨越式發展的高度,以傢電、元器件和軍工電子産品為重點,做出把電子信息產業作為全市四大主導產

2、業之一來發展的戰略決策。目前,在集成電路、軟件外包、信息安全、數字娛樂、光通信、軍事電子、電子元器件及信息材料、廣播電視設備、數字視聽產品等領域形成瞭一定的比較優勢和特色。並形成瞭以微電子為基礎、軟件為支撐、元器件為配套、網絡産品為主體、安全產品為特色、信息傢電為外延的產業發展體系。根據成都市信息辦提供的統計數據,目前全市有認證軟件企業超過350傢,通過CMM認證的有4傢,認證軟件產品超過800個。2004年,規模以上電子信息制造企業233戶,實現銷售收入154.21億元,工業增加值56.96億元2、成都電子信息産業面臨來自國內的嚴峻挑戰。目前,國內電子信息產業重鎮當數北京、

3、上海和深圳。北京是全國電子信息産品的研發、集散中心,國內外知名IT公司總部的匯集地,中關村聚集瞭以聯想、北大方正為代表的一批高舉弘揚民族軟件業大旗的企業,背後有中科院和高等學府作支撐;上海已經初步形成瞭集成電路、通信設備制造等優勢的產業群體,有收入超億元的軟件企業23傢,4傢上市;深圳則在通信、計算機及其零部件等行業上有中興通訊、華為公司和長城電腦等在全國具有舉足輕重地位的企業。成都和以上城市相比,在電子信息產業總產值占全國的比值方面還有一定的差距3、成都電子信息產業面臨巨大的國際競爭壓力。目前世界經濟正在經歷新一輪的產業結構調整,產業轉移的主流是發達國傢制造基地的外遷。與前

4、幾輪世界范圍內的産業轉移不同的是,本輪産業轉移我國將接受規模大、資本密集、技術含量高的前沿產業,而且産業間水平分工的趨勢正在加強,研發環節也在轉移之列。國外大公司的進入,使得對各類優秀人才的爭奪更加激烈,將加劇國內企業人才的緊缺狀況二、成都電子信息産業人才開發現狀與需求分析1、成都電子信息産業人才開發的現狀。據成都市電子信息產業推進辦的資料,截至2005年上半年,電子信息制造業從業人員6萬餘人,軟件從業人員5萬餘人,帶動相關就業30萬人;在軟件產業人才中,70%以上擁有本科及本科以上學歷,9%擁有碩士學歷,2%擁有博士學歷。全國軟件產業中本科及本科以上學歷人員占74%,其中碩

5、、博研究生學歷人員占11%,因此,成都市軟件産業人才隊伍具有較髙的專業教育水平。成都軟件企業近年來大量吸收青年員工,因此總體年齡較輕,平均年齡約34歲,其中30歲以下占75%,35歲以下占92%。這一年齡結構也反映出:成都軟件產業的從業人員的平均從業年齡約在5-7年。這個數字比我平均數3-5年要高很多,說明成都市的軟件人才相對穩定2、成都電子信息産業重點領域人才的需求分析。成都市電子信息產業的經濟增長點在於:IC設計、光棒生產、電子材料和磁性材料、出版業、咨詢業、網絡信息服務業和信息化建設等領域。目前成都結合自身的優勢確定未來電子信息産業人才開發的重點領域是數字娛樂、軟件外包

6、、信息安全、集成電路設計,並且未來幾年將進一步做大這些産業,因此對電子信息產品制造業、軟件和集成電路設計業等方面的人才存在很大需求,例如高級程序設計人員、項目經理、芯片制造、封裝、測試及質量管理人員、軟件高級管理人員等。同時,在信息服務業領域通訊技能方面的人才、廣電書報出版等媒體方面人才也存在一定的需求三、成都電子信息産業人才發展面臨的主要問題1、人才流失嚴重。和沿海城市相比,成都市的信息比較閉塞,對人才具有吸引力的政策措施有限,人才發展的環境平臺建設尚且不是很完善。雖然擁有大批與電子信息産業相關專業的人才培養基地、院校,但由於缺乏對人才的吸引力,大批優秀人才紛紛流向東部沿海

7、經濟發達地區,而本地的培養地隻是“為他人做嫁衣裳”。成都每年培養瞭大批計算機、通信、軟件、電子工程、無線電技術、信息技術等專業的人才,但是留在本地的很少。而且許多本來在本市任職的電子信息行業相關的從業人員,也有很大一部分跳槽到待遇更優厚、發展前景更良好的城市2、人才結構不合理。成都市電子信息行業在人才結構上存在很多問題,特別是中高級人才的數量遠遠不足。以軟件人才為例,呈現出兩頭小中間大的“橄欖形”結構,不僅缺乏高層次的系統分析員、項目總設計師,也缺少大量的基礎程序員。而且,軟件從業人員的學歷結構也需改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