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优秀教学设计和反思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优秀教学设计和反思

ID:46441449

大小:79.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11-23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优秀教学设计和反思_第1页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优秀教学设计和反思_第2页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优秀教学设计和反思_第3页
资源描述: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优秀教学设计和反思》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一、教材分析1.课标中对本节内容的要求:加强朗读,注意把握孟子文章的思想观点,了解《孟子》的论述方式及语言风格;地位及联系:本节课位于九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第二课,是承接《墨子•公输》并为下一课《孟子•告子上•鱼我所欲也》铺垫AB-Z±Zk2.本节核心内容的功能和价值(为什么学本节内容)学习本节课一是增进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教育学生团结和睦;二是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为学习《鱼我所欲也》打基础;二、学情分析1.师生访谈、学生作业,中考试卷试题分析反馈、问卷调查2.学生认知发展分析:主要分析学生现在的认知基础:学生文

2、言文字词解释、句子翻译、理解分析的基础较差,缺乏语感,教学本文采用感知、理解、记忆、运用.迁移的认知发展线。3.学生认知障碍点:学生形成本节课知识时最主要的障碍点是词句的翻译,句子读不懂。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①积累孟子的文学常识,了解孟子的思想;②积累文言文字词,了解孟子的说理方式;③背诵课文,积累名句;2•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认识“天时地利人和”的关系,教育学生团结和睦3•方法与过程目标:自主合作探究诵读练习四、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解释字词句,理解文意2•教学难点:把握孟子论述的思路及方法,了解孟子的思

3、想。教学过程(教学过程的表述不必详细到将教师、学生的所有对话、活动逐字记一.提问激趣导入1•大家知道占人必读的四书是哪四Hi么?(学生口答后再问)那《孟了》是什么样的书?孟了是什么样的人呢?2•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孟了的《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借这篇课文來了解孟子是什么样的人,《孟子》是什么样的书!学生口答《孟子》《论语》《大学》《中庸》激发兴趣二、岀示学习目标.三.引导学生学习学生读“学习目明确学习任务标内容”及任务留出学生自学学生自主学习,合时间.it学生在自学中感受知识生成,体作探究,互相检验学习的成就传,答疑解惑感明确精

4、讲、重点讲的内容突出重点%1积累孟子的文学常识,了解孟子“民本”''仁政”的思想:%1积累文言文字词“城”“郭”“池”“兵革”“委”“去”“域民”“威”“道”"至”“顺”“畔”“亲戚”“利”,了解孟子的说理方式:%1背诵课文,积累名句"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域民不以封彌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多助之至,天下顺之;失道之至,亲戚畔之”;%1认识“天时地利人和”的关系,生活中能和他人团结和睦相处(-)出示学案,引导学生自学:①听读课文,诵读课文注意把握字音,停顿、重音

5、。②结合课下注释及工具书,自行翻译课文,圈点勾画,标示出疑难词句③把握行文思路,理解孟子的论述方式,感知孟子思想④结合课文,联系生活,说说“人和”的重要性(提示时间)(二)教师出示自学反馈习题并提问:①《孟子》是什么样的书?孟子是什么样的人呢?②解释“城”“郭”“池”“革”“委”“去”“域民,,“威”“道”“至”“顺”“畔”“亲戚”“利”,说说孟子是怎样说理的?;③背诵课文,默写“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域民不以封躍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多助之至,天下顺之;失道之至

6、,亲戚畔之”;④说说“天时地利人和”的关系,联系生活实际,说说“和”的重要性(三)巡视抽查学生自学效果,个别指导(四)教师精讲,答疑解惑:重点讲行文思路及论证方法四,当堂训练发放昌堂训练检测题(2011年绍兴中考文言阅读)教师批阅学牛课章作业学生独立完成检测知识落实及迁移情况五.总结及思想教育1.知识框架2.教育学生与人和睦相处,创建良好的人际关系形成整体知识体系六.作业A类.(必做)1.解释句中加点词诰2.翻译句子3.木文的论点及论证方法是什么?B类(选做)枳累与''和"有关的成诰及名句作业木完成巩固知识,分层布曽,让差生

7、吃饱优生更优七•课后反馈询问好中差三类学生学习感受,意见及建议加强反思研究,改进教学板书设计(需要一直留在黑板上卞板书)论点: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论证攻战环而攻Z,不胜(举例)一天时不如地利仁政守战城為池深委去(举例)一地利不如人和人和结论:得道名助失道寡助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